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秀羚>>正文内容

    (杂文)教育的忧虑

    作者:王秀羚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3日 点击数:

    前些时日我们刚刚听说有位父亲,因为对孩子的疼爱不得法而活活打死自己仅有九岁的儿子。事发之后,方知幡然悔悟,那是一种无法挽回的悲剧。还没有几天,突又听另一父母严厉拷打自己八岁的女儿甜甜致其死亡……

    是何因酿造了令人悚然之事?再说,现今的孩子都是每个家庭的掌上明珠,更不应该有此类现象发生。但短短的十来天就已爆出两桩相类似的事。这理应是引起社会的关注,引起每个家庭的关注……

    教育是多么至关重要的,身为父母如果脑中只存有鞭打或棍棒教育的思想,那我们可以严厉的说,还不如成为丁克家庭。如此以来不仅仅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与压力,更少了无知孩子受虐之后令更多人痛心的事。

    那位父亲因为自己情感的苦恼,虽然对孩子疼爱有加,但过度的要求孩子完美无缺,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必须名列前茅。因为一次成绩70分而酿造了祸端,留下了千古恨的痛。亲手打死自己那么疼爱的孩子他还能活得快乐吗?还能活得舒心吗?所以,这是一种惨痛的畸形的爱。父亲为了满足自己强烈的面子欲,为了让孩子做到他心中理想的人……却不完善自身的教育方法,只懂得棍棒法是渲泻自己气愤的最佳良方,在出手的轻重缓急间完全的忘记了站在自己面前的仅仅是九岁的血肉之躯,不是钢铁之身,只顾自己打得痛快,发泄的顺畅。  

    这种爱的极致,痛的悲哀?理应成为现今父母非常重视的焦点,一个好的孩子,是需要父母及老师的百般呵护、引导以及良好而又极富耐心的教育,千万别光顾自己的情绪与心情,稍有不佳便全权发泄在孩子的身上,忘记了他们还是一个大脑不健全,需要父母疼爱的娇弱之躯……

    现如今每个家庭都仅有那么一个孩子,多了也就两个。既然有勇气生下,就要有高度的教育观先完善自己,再细心的培养幼苗的茁壮成长。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是每个家长所渴望的。就因为这样的观点,不发现和总结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不从自身找原因。只要自己不开心,便对孩子大吼大叫甚或爆打,似乎孩子就是他们发泄情绪的最好苗头。这样的做法对吗?就像以上两个家庭最终致孩子死亡,悲哀的又是谁?心撕裂的疼痛又会是谁?依然是失去孩子的自己。因此,懂得教育是何等的重要,身为父母的言传身传又是多么的重要,幼小的孩子最喜欢效仿。

    克拉莫尔说过:“受到父母更多疼爱的孩子在长大后才将具有更强的社会生活能力。”

    孩子是时刻需要父母疼爱的,是需要父母给予温暖和呵护的,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教育,言传身教。孩子的身心和智力发展才会发挥在最佳状态。怎能只顾父母自己的面子关,以孩子为荣的观点来拔苗助长,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与父母细微的行动紧密相联的。

    就如上面第二个将年仅八岁的女儿甜甜爆打半天致其死亡的父母。就因为怀疑孩子偷拿家中的钱,坚决不承认,又偶尔听到好心人提醒,说甜甜在学校吃零食被老师没收之事。气不打一处来,似乎女儿丢尽了脸面。于是失去了理智,自以为爆打就能解决问题,我看只能说家长大脑还未健全。孩子是否偷拿钱,完全可以用耐心的教育观引导孩子,身为父母应该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让她尽快的改正不良行为,以小故事大道理来引导孩子懂得偷拿钱物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性,理性而又充满细心的教育。然而,父母却因一时的气愤为自己留下了一辈子的不安……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千变万化。生活在不断的提高,却又有很多人变得浮躁,变得没有了耐心……

    就以上悲剧家庭,以后即将成为父母的家长首先要学会完善自己的教育法,再来生养孩子,千万别酿造令世人心痛的祸端。教育幼小孩子理应成为每个父母与老师、社会的头等大事。

    由此,我特意向普天下的年轻父母们推荐一本很好的教育孩子的书。美国著名作家杜普森博士的《杜博士孩子管理法——寻找疼爱和管束之间的平衡》。书中提到:“家庭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真的不需要打吗?”“如何帮助在学校里不成功的孩子”等等……翻译此书的译者说:

    作者是当今美国最负盛名的少儿教育、家庭问题专家,全世界有四千多个电台定期播放他的讲座。

    我们谨以此书献给独生子女时代的中国年轻父母、中小学教师,献给中华民族的未来--孩子
                       --译者

     

    我一并附上以下二位名家的简短言语,却意义深远的话:

     

    孩子教育经常在严厉的、压制性的控制和放任自流的纵容之间摆来摆去。该是我们认识到两种极端做法都会在有效的孩子身上留下特殊伤痕的时候了。
                       --詹姆斯-杜布森

       75%的学生在初一到高三之间的某个阶段都经历过学业滑坡。尽管这种现象的发生屡见不鲜,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往往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
                       --詹姆斯-杜布森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活着
    • 下一篇:(散文)标点符号的爱情(一)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