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乡党•乡情变奏曲

    作者:昏昏道人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25日 点击数:

    家乡小张堡村,已随着时代的脚步变得洋气和阔气了许多,也许新农村建设的构想正是这样的把乡村变成都市。整齐的街道,栽满了被修剪得象毛刷一样的绿色植物,宽阔的马路能并排过去四辆马车,一律的小高楼,全一个模样,唯一没有变的是楼前屋后照样挂满了秋天的苞谷和古老的生产工具,住在楼房里的二婶,嫂子,妹子还是说着农村的土话,见了客人第一句话仍然是:“吃了没有”,对方必定回答说:“喋过了”。也不管在那种场合和环境中,哪怕是正端着尿盆子呢?一律热情招呼。

    千百年来那永恒的乡情,灰瓦土墙,老榆树,突然间变得似是而非,

    家乡是变了,一切都新了,一切变得鲜亮了,

    变成了都市风光但却陌生了。

    变的千篇一律的失去了乡村原有的味道,

    面对现代了的故乡,我陌生,我茫然得认不出来了,再也画不出她的土味实足的丽姿倩影,写不出她的平凡故事,直觉得心中空空落落,只好把儿时记忆中的故乡作为博文是幸福地回忆吧。

    如今我离乡客居异地,在外时常思念家乡,等到回堡子一看,我却有点不敢相认了。

    端午节的一天,同在余曲的乡党老桑捎来了一封家书和一张合影的老照片,说:“这是在四川外语学院的大哥桑杭寄来的,在网络上看到昏昏道人写的小张村的文章,感到亲切:。现在托老桑来打听作者,”(因为是乡党么)我听了十分惊诧网络的伟大,网络缩小了世界啊,昏昏道人本是奴的网名,在博客上发表的家乡文章,竟能引起老先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网着实不简单。我看了照片:这是一张解放前的全家福照,后排第三人便是桑杭先生,但是我对乡党却毫无印象,认他不出,使我感到亲切的是那种远在千里未曾见面却在网络里相遇的乡党,还真有点“网上遇乡党,两眼泪满庞”的酸楚。

    我给乡党先生回了信,为了表达同乡之情,我画了家乡秦岭脚下的清华山小景,算是以家乡题材的作品回赠他,先生心中的那个小张村是什么样?我亦然不知道。

    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百姓,处于对自己家乡的某种情感,一时的心血来潮,写了小时候认识的故乡,一不小心发在博里,竟然起到这大作用,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原本是写给女儿看的,让后人记住这生养我们的地方。

    前一晌,我在新闻里看到家乡因选村官,有的将选票给烧了,弄的无有结果,知道如今村支书还是让外村人兼职着呢。我听了以后心凉了许多,越发的悲观起来了,若大的一个古村,难道就没有一个能人吗?倘若就是祖上的风脉泄露,出不了个当官的。也不至于弄到这步田地呀?村容,村貌,村景是发展了,但是人心变得不可知了,看来是落后了。

    故乡啊!真是变的这么的难以理解和不认识了吗?我们心中的哪个故乡真的远去了吗?

    我一生投身商埠,却神差鬼使的做了一辈子文化上的事,这事不能吃,不能喝,但精神却需要,最使我遗憾的是很少能给村子和乡党帮什么忙,所以对现时的村子淡了许多,以至长期养成了性格孤僻、不善交际的坏毛病,对事悲观,徒然地乐观不起来,继而显得渺小平常,招人不爱而烦恨,用家乡乡党的土话说是“吃不开”。

    乡党本是在同一隅地域群居的人群,在外的亲切称谓,时尚点这叫社区文化之类的,在本乡活动时称呼也就省略了,要是在异乡外地那可是亲切不过的,我非常珍惜这样的称谓,在博客上结识了不少的朋友乡党,这是我生来的一种幸福。

    但是,无论怎么样的人,总想落叶归根,怀恋故里也就成了挥之不去的情思呀!

    家乡的秋天,是美丽的,仿佛有各色的叶子落在我的桌上,纸上,秋的阳光射在我的墨池中,那村东头池塘里的蛙声,那满载着丰收喜悦的马车,那劳动中的秦腔乱弹,这些近乎原始的情感,比现代气息要滋润,受活多少倍。虽然我们面对的是现代社会,我俨然在孤独中还能平静的和远方的乡党对话,从一个侧面看到故乡的影子,我为我能有这点情谊感到满意。

    我又看到了那儿时的乡村、乡情、乡党。

     

    方觉于佘曲城壕七亩地庵中2007.8.8立秋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弦动的时光里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