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历史厚重悠久的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

    作者:aet-6768 来源:价值中国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2日 点击数:

      

          大兆街道办事处自然状况
      
     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少陵塬,历史上又称“鸿固原”、“凤栖原”、“杜陵塬”、“少陵塬”,据陕西师范大学史念海教授考证,上述各原(塬)所涵盖的范围自古及今有所变化。

     唐代以后,现长安区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多称少陵塬(原),为西安东南台塬区最高处。大兆街道办事处所处的少陵塬海拔400-600多米,地形高于西安市中心50-100米,地势高亢,天然地貌最高处海拔近650米,在大兆村东,当地人称“东岭”。人工地貌最高处是历史遗迹少陵冢。少陵塬可眺望咸阳北原的嵯峨山、爷台山,当地人称嵯峨山、爷台山为“北山”。

       长安区少陵塬属秦岭北麓黄土台塬区,中部平坦,四周稍陡,地形独立、土地肥沃。少陵塬东部达滻河西岸,北部有鲍陂—韦曲低地和曲江湖。少陵塬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度左右,年降水量600-780mm,冬春少雨,夏秋高温多雨。日照较长,无霜期219天。

        长安区少陵原地区历史上水源丰富,植被茂盛,有成片竹、槐等,野生动物众多。坡、沟有多处泉水和天然水塘,直到20世纪60年代,少陵原四周和鲍陂低地还有泉水。少陵塬秦、汉、唐属皇家园林上林苑园囿,是传统的文化旅游胜地,近代曾有“少陵麦浪”一景的记载。

      
      

             大兆街道办事处历史沿革

      西周时,现长安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属于镐京“宗周”范围,周成王8年(公元前1017年)将杜伯封于这一带,称杜伯国。周武王封其弟鲍伯于原上,古鲍国,其故址今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办事处鲍陂村。秦时称该处为“鲍里”。秦武公、穆公在现西安东南郊一带设西安最早的县——“杜”,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属于“杜”县。秦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设咸阳县,现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属于“咸阳县”的“长安乡”辖区。秦统一后,这里属于“内史”所辖的京畿地区。汉文帝7年(公元前173年),在现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一带设“南陵县”。汉宣帝于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改古杜县为“杜陵县”,大兆村一带有“ 尚冠里”建制。汉武帝到三国时,现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一带属雍州“京兆尹”、“京兆郡”辖区。新莽时,改这一带的万年县为“异赤县”,杜陵县为“饶安县”,不久被废。东汉建武年间,将南陵县并入杜陵县。十六国时,分长安、杜城二县设“山北县”。北周明帝2年(公元558年),将长安、霸城、山北三县各划出一部分设“万年县”,现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属于万年县。隋朝,改万年县为“大兴县”。唐代,改“大兴县”为“万年县”,又改为“咸宁县”、“樊川县”,现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前后属“山北县”“万年县”“大兴县”“咸宁县”“樊川县”辖区。唐代现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有“延信里”建制。宋代,现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属永兴军樊川县(后又改万年县)辖区。金皇统2年(公元1142年),又改万年县为“樊川县”,金大定21年(公元1181年),又改樊川县“咸宁县”。

       据推断,历史上现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乡制(相当于乡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在大兆村。明代和清代,现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称“少陵乡”,属奉元路西安府管辖。明地方政府还在大兆村设“大兆铺司”,清代雍正年在大兆村设“大兆镇”,清末在大兆村又设“大兆社”、“大兆仓”。民国3年(公元1914年),袁世凯政府废陕西巡按使,设“关中道”,历史以来的“咸宁县”属“关中道”,归省政府直辖,现大兆街道办事处辖区仍称“少陵乡”。民国3年(1914年),长安县与咸宁县合并,合称“长安县”,管辖今天整个西安市区及长安区。民国18年(公元1929年),长安县设10区32乡,少陵乡属于八区(区政府驻引镇),少陵乡政府仍驻大兆村。民国26年(公元1938年)(又有一说为1939年5月14日),为避日机轰炸,长安县国民政府(长安县公署)由西安城内的东县门迁至“大兆镇”,驻在大兆村最大的寺庙大兴福寺内。根据民国30年(公元1941年)西安市政府手工绘制的《长安县全图》,“少陵乡”辖区南达现在韦兆乡,比现在大。

       1949年5月20日,西安市及周围各县包括长安县同时解放。中共长安县党委政府短期几经变动,最终迁到韦曲镇(今长安区韦曲街道办事处)。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长安县政府共驻大兆村11年。刚解放,西安市随即成立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1952年8月,西安市设17区,在大兆地区设军政一体的“大兆区”,区组织驻大兆村,管辖范围包括“大兆乡”、“三兆乡”、“春临乡”等在内的几个乡。1954年9月设立雁塔区,以原西安市第九区,及原长安县郭杜区的高堡乡,韦曲区的双桥头、金滹沱2乡和东三爻、杜城乡各一部分,大兆区的三兆乡和春临乡的一部分地区为其的行政区域。

       1955年初,西安市将大兆区1个乡和部分村,共446个自然村、35522户、178812人、292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1956年2月,西安市设大兆乡等4乡为西安市直属乡。后又归长安县。1958年,长安县普遍成立人民公社,同年成立“长安县大兆人民公社”。同年,西安市划大兆人民公社的王家砭、常家湾归西安市管辖。1968年,大兆人民公社成立“革委会”。1978年,恢复生产大队。1984年,改长安县大兆人民公社为“长安县大兆乡人民政府”。2002年,经西安市人民政府、长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将大兆乡与酒铺乡合并为大兆乡,乡政府驻大兆村。同年,经国务院、陕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撤消“陕西省长安县”建制,设立“西安市长安区”,管辖范围不变,各乡镇管辖范围也未变。

       2007年4月4日,经西安市人民政府、长安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大兆街道办事处,下辖大兆村、寨子村、司马村、庞留村、庞井村、高寨村、章曲村、康王井村、新庄村、东曹村、中兆村、兆寨村、西南村、西北村、小井村、二府井村、郭庄村、三益村、甘寨堡村、甘寨村、东伍村、孟家岩村、友联村、三联村、倪家滩村、酒铺村、杜家岩村、常兴村、秦沟村、赵湾村等30个村委会。大兆街道办事处党委和政府驻大兆村。
      2008年7月3日,陕西省建设厅组织专家对第三批关中百镇规划进行了审查,确定大兆村为建制镇。 康王井村的康王墓和庞留井村的惠王墓,他们分别是第五代和第六代秦王。根据对那里的调查,康王墓的墓冢已残缺,文物早就被洗劫一空,现在留在地表的还有墓碑一块,龙首龟座,以及大型石刻12件。惠王墓保存较好,有石刻18件,墓碑字迹仍可见。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水墨中国》主持人论王志平
    • 下一篇:长安王莽四神瓦当:秦汉瓦当之翘楚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