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王志平 用丹青再现一座城市鲜活的历史

    作者:吕向阳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10日 点击数:

     














     

    渭水之滨的石鼓山因出土“中华第一古物”石鼓而得名,韩愈的《石鼓歌》由此传唱千年!

    2010年4月27日上午,连日的沙尘暴尘埃渐落,明媚的春光透过薄薄的雾霭,为石鼓山披上柔美的金纱。宝鸡中华石鼓园迎来了一次春天的盛会:为表达对这片周秦故土的深情厚谊,著名画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王志平将自己呕心沥血创作的56幅“宝鸡杰出历史人物”国画作品,全部无偿捐赠给宝鸡并将在石鼓山书画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展出。王志平由此成为陕西美术界改革开放以来,个人集中绘制众多历史人物且义捐的第一人。为此,宝鸡市授予王志平“宝鸡荣誉市民”称号!

    大凡能为一座城市作出重大贡献的名人才能摘取“荣誉市民”这一桂冠。许多人不禁要问:王志平何许人也?

    他对艺术的感悟是惊人的,对形象和色彩的敏感也超乎常人,并时不时灵光乍现,朋友们都认为他四十五岁前是一堆珍珠,可惜没串起来

    1958年生于山东青岛的王志平祖籍长安,其父是1945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曾参加过保卫延安、淮海战役等,荣立过特等功。从小在革命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王志平,自幼就对中国传统文化偏爱有加。1980年,王志平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教,2004年,他担任全国美展陕西区中国画评委,成为颇具实力的丹青“黑马”。

    贾平凹在《王志平》一文中说:“书画家这个行当,说是天堂就是天堂,说是地狱就是地狱。有的人能把宣纸当钞票印,有的人却穷得像流浪汉。王志平曾经困惑过,他有着颇高的绘画才能,志向也大,却因教师身份,不断地影响学业,他自嘲这是命运,也自慰这可能是天要降大任给他所需的折磨。四十五岁前未能成名,积累了扎实的绘画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四十五岁后,他的绘画发生质变,在意识上、题材上、笔墨语言上突飞猛进,手上的宣纸也变成了钞票。他对艺术的感悟是惊人的,对形象和色彩的敏感也超乎常人,并时不时灵光乍现,朋友们都认为他四十五岁前是一堆珍珠,可惜没串起来;是一堆砖瓦木料没有柱子,而将要年过半百了才突然把这层纸戳破……”。

    王志平放弃参加全国美展,通过自己的画笔再现一座城市鲜活的历史和万世人文经典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发展之根、是一个民族的振兴之魂。作为炎帝故里、周秦王朝发祥地,宝鸡的历史文化可谓“得古独厚”。

    去年5月份,正在全力冲刺全国美展的王志平接到宝鸡市的郑重邀请,想让他为即将竣工的中华石鼓园“锦上添花”,给一批生在宝鸡或曾在宝鸡生活过的历史杰出人物“造像”!其时,陪贾平凹采访写作素材的王志平,也想到了要用百名进城打工者的生存状态反映现实生活,一幅关注时代的绘画构思《劳务市场》已打开草稿。一面是打算全身心投入美展参展,一方面是一座城市几千年积攒的伟大人物,该怎么取舍?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宝鸡历史精英!

    王志平真诚地说:过去不太了解宝鸡,但当仔细阅读了这些曾活跃在古陈仓历史舞台上的杰出人物的资料后,竟兴奋得几乎一夜没合眼,跟全国美展比起来,这项历史重任更有挑战性!历史给宝鸡这块土地以极大的眷顾,从远古的人文始祖炎帝到古公亶父、周文王、周公、周武王、姜太公,从秦穆公到白起、燕伋再到韩信、诸葛亮、马融,从苏蕙、李淳风到苏东坡、张载、吴玠、吴璘及至党崇雅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他被这群先贤打动了!

    一条历史主线串起的人物“珍珠”,可以通过自己的画笔再现一座城市鲜活的历史和万世人文经典,这该是一件多么荣幸而又艰巨的事啊!于是,王志平决定放弃在别人看来比什么都重要的全国美展的拼搏,转而焚香沐浴、静心投入历史的长河,他要穿越时空隧道,去追寻中华文明远逝的烟火和湮灭的时光……

    他得把手、把心伸进深深的史海里打捞这些人物的背影,他得读懂宝鸡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以传统国画的形式,要创作56幅杰出历史人物的肖像,将几千年来名垂千秋的宝鸡精英人物几乎全部囊括,是一件浩大艰苦的大工程。试想,被黄土湮没的颗颗明珠会是什么样子呢?又该是什么样子呢?怎样用中国传统画法比较准确地展现历史人物的风采,而且能让现代人所接受,这是一个两难选择。

    除过研读大量史书,他得把手、把心伸进深深的史海里打捞这些人物的背影,他得读懂宝鸡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啊!可摆在他创作面前的“拦路虎”就有四五只:首当其冲的是创作形式的问题——中国画分工笔与写意两种形式,工笔精细,能准确地刻画人物外貌特征及内心世界,但匠气太浓,品位相对;写意画笔墨情趣是中国画的立足之本,但其讲究意到笔不到,在深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及内心世界方面力不从心。怎么办?还有作品历史跨度大、时代背景复杂、服饰繁杂,众多人物形象容易重复等一连串棘手问题。

    王志平大胆创新,摸索出一套独创的国画技法:将西画的造型手段和中国画的阴阳画法水乳交融。王志平概括了八条“经验”:一、以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技法为主,渗入部分西画的造型手段进行创作;二、人物形象造型包括五官、脸形等,以历史记载为蓝本、以能准确表达人物性格特征为目的,吸取传统中国民间造型习惯以及中国戏剧的部分造型手段;三、色彩的运用以墨为主,辅以淡彩,色不压墨,突出时代特征;四、在人物服饰图案的处理上,除按人物所处时代的服装图式外,亦加入部分具有当时时代特征的装饰图案,丰富绘画语言;五、在服饰的处理上,充分利用中国画特有的生宣纸浸化以及国画色彩覆盖力不强的特点,在服饰上先画图式,后以墨加色压之,使画面既丰富又统一;六、对于远古人物的描写,对传说加以甄别,尽量还原历史的本原;七、背景的处理以体现人物身份特征、时代环境为宜,能简则简,意到则可;八、对线的运用,以突出人物性格为目的,吸收传统视觉图式,该工则工,该放则放,官员则精致,布衣则飘逸,农夫则纯轻。

    经过近4个月的悉心构思、苦心创作、精心打磨,王志平终于打破了自己的绘画纪录,也突破了自己半辈子的国画观念——在为宝鸡历史人物造像的同时,他也走出了多年来束缚中国画的桎梏。

    王志平动情地说:在创作中他多次“灵魂附体”,感觉到这些活生生的人全活在他的内心,他甚至都能感受到这些人物的心在跳动

    鉴古知今,见贤思齐。王志平完成了这批大制作后,人生观和艺术境界也得到了净化和提升。他动情地说:在创作中他多次“灵魂附体”,感觉到这些活生生的人全活在他的内心,他甚至都能感受到这些人物的心在跳动!尤其是他们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自己,他忽然觉得笔下的这群杰出人物竟成了自己的人生老师!

    他做出了惊人的决定,他觉得“宝鸡之宝”应该全部送给宝鸡这片厚土才对。这样他才觉得无愧于这些历史人物,也无愧于自己的艺术人生。

    有人估价,王志平的这批画作,按照他目前的市场价最少应在数百万元以上!“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是圣人孔子对周公制礼作乐的这片文明之邦的无限敬仰和向往。王志平对“中华民族之根、华夏文明之源”的宝鸡也有此情。市委书记唐俊昌先生对王志平赞不绝口:这归于王志平教授淡泊名利的襟怀,更功于宝鸡悠久丰厚的周秦历史文化。是宝鸡这片宝地架起了我们连接的桥梁,成就了这次充满深厚友谊的捐赠!(吕向阳)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庆“世博”长安区首届人文景区摄影选拔赛…
    • 下一篇:《水墨中国》主持人论王志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