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长在植物中的李蕾--读李蕾《妖祥门》

    作者:杨广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6日 点击数:

    长在植物中的李蕾--读李蕾《妖祥门》

    文/杨广虎

     

    如果一个人活在世上,动感情越深,悲伤也就愈多,在当下金钱横行,世俗日下,一切人的日常活动都极具表演夸张和行为艺术,虚情假意极度蔓延之时,我无法改变世界,但我心中厌恶奔跑的人群,也影响了动物在我心中的可爱、善良和无辜。

    我想到了植物,那些深入天空的大树和漫山遍野的碎花。特别是当我坐着火车从宝鸡到西安,穿过八百里秦川,读着《妖祥门》,窗外绿色的麦苗一片片后倒时,我更感到了植物的青春与无情,所以我认为,植物也是有感情的。

    春风杨柳,是杨柳迎合春风,还是春风佛动杨柳,自然界内藏的无限秘密,我们永不得知。

    “在这个世界上,五层楼那么高的地方是阔叶乔木浓密的树冠,我就住在树木的头顶上,可我常常以为这里是深深的海底,我永远记得,在大海的深处,海水像矢车菊那么蓝,像最亮的玻璃那么清……。”

    我和李蕾认识几年,仅仅见过三、四次面,也多是在一些节庆场合逢场作戏,应付而已,她身边的许多朋友我倒很熟,最深的记忆是她离开西安之前,在南稍门一家茶馆聊过一下午,很是可惜,我很健忘,聊的内容记不得了,只记住了在炎热的古城,她穿一身宽大的连衣裙,深褐色,很薄,蚕纱的吧?!有点像印度、尼泊尔服饰的感觉。平时见惯了她穿旗袍,来了这一身,记得很深。本是大眼睛,素脸朝天的李蕾,穿上这身衣服,绵里藏刀,长袖善舞,很是清爽,少些和气,多些清气,还有点正气,我隐约感到有一种冷森森的“妖气”。

    “妖祥门,是从一本古老小书捡来的现成,这三个字极不安生,神出鬼没,迷住了我。”

    李蕾是很有才情的,我一直这么认为。我想说她是才女,但总觉在现在的语境下,“才女”有点不太合适。在她的准确、调皮、舒缓的笔调中,我常常能读到一些陌生、新鲜和安静,尽管这种安静有一种不安的挣扎、抗争,有一种尖锐的不屈服藏在其后,但难得在红尘中得到一份安静。她诗歌一样的言语,慢慢渗透着我。

    “一条阿尔诺河贯穿全城,水面追逐着阳光,湿淋淋的,光芒万丈,这也是爱情,疯狂的自然之爱……。”

    我惊讶于她的感受,这种对语言的天赋和敏感,独特的内心体验,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这时,我想到了“妖气”的李蕾,有点像家乡西府“乞巧节”上那些姑娘鬼魂附身,不由自主的笔下生花。

    “公布心灵,隐藏隐私”。处在生活与理想,处在种种两难选择和矛盾之中,挤压、压抑、苦困、迷惑……如影相随,诚实的李蕾有时作出的决断,让男人也望尘莫及。她烈性如马的性格隐藏在她面如桃花的心底,像一根草,一颗大树一样寻找着自己的出路,把内心的秘密在土地里埋得更深。

    长在植物里的李蕾懂得这种“玄机”。她对中国词语拿捏得十分准确。

    “秘境之路幽深曲折,在那一刻降临之时,我一定要擦光自己的牙齿,让最后一个笑容肃穆透明。在此之前,我要直面的是自己的恐惧、纠缠和不舍。”

    纠结于文字中的李蕾,纠结于自己生活本真的忧伤和浪漫、勇敢和懦弱。她的每次选择,都在变换着自己的人生坐标,长途跋涉,华美转身,向着一个自己确定的目标朝圣,竭尽全力观察、认识、反思这个美好的世界。她的成长、蜕皮,是一个正常人的嬗变,没有其他一些女作家的出格和偏激,她是很爱生活的一个人,当然也在学会享受生活。或许她当一名杂文家更尖锐,当一名电视主持人更机警,但散文写作更能显出她的智慧和柔美、大度和恬静。

    “伸个懒腰,我稀里糊涂的在异乡的床上醒来,别忙着赶路,生活就是一个懒洋洋的过程,简单需要简单爱。”

    这是慵懒,会懂得享受生活和奔放的李蕾,就像树叶享受阳光的恩惠,闪亮的睫毛表露着纯净、无暇、娇美。

    “冬天,和一群不太熟悉的年轻人去了华山脚下,在放了很多薄荷汁液的热水里看星空,发现天空越来越小,小的像一粒坚果,抱着柔软的自己,什么都不重要了。”

    “每次从温泉回来,不洁净的心情都会被泡出去。……那么,我只管拥抱这一汪水中,历史的惊心动魄呼啸而去,留下自然这么美,我这么美。”

    我非常欣赏,陶醉于李蕾的文字中,因为在华山泡温泉之前,我们一起滑雪,可以说,李蕾是遍体鳞伤,去华山一泡温泉,万痛释然,心情如此好,对自己如此好,真的很美。

    李蕾的确如自己所言,抱有诗歌般的期望,饱满热情和体验,把自己个体和自然万物联系起来,解构着属于自己的世界。

    在她干净的文字里,我总感到有一只精灵在飞舞,冥冥之中,助她一臂之力。她的文字有点像“东巴文”,巫术、符咒、暗语,心灵的轨迹中还原着生活的本质;胸口绽放的花蕾,是孤独、傲立的疼痛,永远说不出口。

    “我要以极大的忍耐力度过这些,让它们成为回忆,在某一个平和的天气里,我将忘掉所有回忆,再用余生苦苦等待它们回来,那时候,它们将成为我身体里的血、我骨头的钙,我的目光和姿态,和我再也不分离。我一行一行的写,一生那么久,也许只有两行诗。”

    同生于70年代,我理解李蕾对文字的种植和钟爱。

    年轻时,总想一个人奔走,狂想者世界属于自己;年龄慢慢增长,才发现世界是多么大,我只属于这个世界一点点。快乐和自由,爱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我记得李蕾,因为她的“妙手文字”;我也认为,不认识或永不相见,在文字的大海和记忆里交谈,最好。

    文字给我们的力量,不仅仅是单薄的一张稿纸,一本书,更多的是厚重和温暖。

    长在植物中的李蕾,让我想到了流水中经年冲刷的柳树根,暗红的根须中饱含多少深情;想到了蒲公英,被风一吹,毛茸茸的,在阳光下,那些晃动的触角多么锋芒毕露和美好无限。

     

     

     

                                                           2010.4.24夜于南山

     

     

    注:《妖祥门》李蕾著,2008年8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中所引用皆从书中摘选。

         本文系作者“读书笔记”之一。

    李蕾,上海台“风言锋语”栏目主持人,原陕西卫视“开坛”栏目主持人,70年代生,著有《妖祥门》。

    生于西安,长于西安,受教于西安。

    无数次逃离这座城,

    无数次心安理得的回来。

    做过宣教干事、广告人、电视人、记者、编辑……

    现为SMG纪实频道《风言锋语》栏目主持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杂文)宜春早“叫春”,西安在“卖老”
    • 下一篇:(杂文)两省三地争夺“西门庆故里”的丑…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