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民俗>> 七夕专题>>正文内容

    发源地之争 何以烽烟突起

    作者:记者 赵福生 来源:www.sanqindaily.com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20日 点击数:

    8月19日是农历的七月初七,中国传统的“七夕节”。浏览网上报道,出现两大舆论态势,一方面是各地竞相举办热闹非凡的盛大活动,一方面是有专家称4成年轻人不知道“七夕节”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最热闹的是,全国10多个地方争“牛郎织女”归属地的报道在网上被“炒”得格外火暴。

     

        今年“七夕”

        3个省份举办首届文化节

     

        8月18日,在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办“石爷石婆庙”(即牛郎织女庙)前,“首届长安七夕文化节”在这里隆重举办。次日,77对情侣牵手走过20米长的“鹊桥”的消息被陕西省各大媒体在突出位置醒目刊出。

        长安区保存有2000多年前的牛郎织女两尊石刻(当地群众称为石爷石婆),并建有石婆石爷庙(195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千百年来,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当地村民自发组织为石婆洗面、穿衣,然后进行献饭、献茶、点烛、上香,耍灯、拜四方神、敲打锣鼓、扭秧歌等一系列活动,以求夫妻和睦。因此,斗门镇南沣村一直享有“牛郎织女故里”的美誉。2007年,长安区七夕习俗成功申请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正在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昨天,首届中国(和顺)牛郎织女文化旅游节将在和顺县举办。和顺县2006年12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山西省政府也将牛郎织女传说列入了该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昨天,河南省南阳市将举办首届七夕文化节。主会场在“牛郎织女故乡”的溧河乡詹庄村牛郎庄,整个活动由爱情村奠基、牛郎织女塑像揭幕和文化演出等内容组成。其中,万人相亲活动从城区开始,最终将走遍下属各县,整个过程至10月初才结束。

        记者上网查询,发现江西新余、江苏无锡、云南丽江、苏州市太仓等地的“七夕节”活动规模宏大。

     

        归属地之争

        引发新一轮开发热潮

     

        西安市长安区已经连续3年举办了学术研讨会,今年举办了首届文化节,在牛郎织女庙遗址上建设一个文化旅游区的项目已经开始实施。

        河南南阳牛郎庄计划把牛郎庄打造成占地300亩,投资2000多万元的“中国爱情第一村”。

        山东沂源县曾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牛郎织女文化发源地就在沂源县”。当地政府已投资40万元,建立了以牛郎织女为内容的民俗馆。 该县的“牛郎织女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规划投资总额为2.5亿元,要打造“中国爱情文化源地”。

        河北省邢台2006年7月,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命名为“七夕爱情文化之乡”。 天河山景区现在已经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爱情文化山”商标,景区正在进行扩建,同样打出了“牛郎织女”这张文化牌。

     

        专家观点

        各地争“牛郎织女”是好事,还是坏事?

     

        作家冯骥才先生曾说,近年来,借牛郎织女的美好传说,七夕节已经成为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在洋节越来越受欢迎,而一些传统的民俗节日却日渐式微的境况之下,七夕节的崛起,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的复兴,应该说是一件好事。

        西安市委党校历史学教授胡觉照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牛郎织女”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这个传说流传很广,各地都可开发利用。争“归属地”实在是可笑之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首届长安七夕文化节昨开幕
    • 下一篇:映像"长安区首届七夕文化节"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