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人物>> 根在长安>>正文内容

    “警嫂楷模”李淑芳

    作者:张志杰 管蕾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16日 点击数:

     

    在长安区公安新村家属院,生活着这样一对老人。丈夫叫马鸿旗,曾是一名公安局副局长,退休前因公致残,之后又突发脑溢血,一躺就是17年;妻子叫李淑芳,是一名贤惠的家庭主妇,任劳任怨,17年来一直陪在丈夫身边。

      如今,李淑芳已经成了一名年逾七旬的老人,多年来细心照料丈夫的她被左邻右舍誉为“警嫂楷模”。

      他一躺就是17年

      事情还得从17年前说起。天有不测云,人有旦夕祸福。1992年7月30日早上,马鸿旗在河南禹州追捕逃犯时,因为天雨路滑不慎摔倒,造成左股骨颈严重骨折。当时,59岁的马鸿旗是长安县公安局副局长,1982年4月转业至长安县之前,马鸿旗长期在青海军区服役。因为医疗条件的限制,在河南治疗3个月后马鸿旗被送回西安,辗转住院期间马鸿旗又突发脑溢血,紧接着完全瘫痪在床,前后不过半年多时间。

      瞬间,家中的顶梁柱塌了。出事时,马鸿旗5个子女都20来岁,有的才参加工作不久,有的还未完成学业。让李淑芳没想到的是,残酷命运才刚刚开始。在瘫痪的第二年,马鸿旗又突发脑梗,抢救后又患上了抽风的后遗症,手术刚完的那几个月,每天抽风超过50次。害怕丈夫发病后咬破舌头,李淑芳将毛巾紧紧塞进丈夫嘴里,用力掐丈夫的人中,李淑芳不敢离床半步,在她细心的照料中,丈夫终于脱离危险保住了性命。

      艰难时她总是默默流泪

      日子一天天过去,儿女们也一个个成家立业,可马鸿旗的病情也一天天加重。由于儿女工作忙,照顾马鸿旗的事情完全压在了李淑芳的肩上。每天喂饭、喂水、擦身、倒屎倒尿……李淑芳一个人担了下来。

      为了照顾好丈夫,李淑芳学会了扎针、隔一两天还要给丈夫刮胡子,每个月理发。当日子艰难却无人诉说的时候,李淑芳经常默默流泪,这些都被虽瘫痪但意识清楚的马鸿旗看在眼里,他总是深情地看着妻子,一遍遍地问:我是不是把你累着了?李淑芳总是轻轻摇摇头。自责却又无可奈何的马鸿旗特别疼惜老伴,每当两人深情凝望时,马鸿旗都会情不自禁贴近老伴耳朵:“亲爱的,你是我的爱人!”“等咱们家开家庭舞会了,我一定亲自为你戴上大红花。”每次,李淑芳都是潸然泪下……

      老人17年从没生过褥疮

      从丈夫倒下的那一刻起,李淑芳就没离开过丈夫半步。老人的吃喝拉撒完全由李淑芳“包”了。每天早上,李淑芳都要为丈夫准备一杯热牛奶和一块面包,中午,李淑芳亲自下厨为老伴做手擀面、包饺子,还时不时包些馄饨给老伴改善生活。长期卧病在床,李淑芳最担心老伴生褥疮,除了及时清理大小便之外,李淑芳坚持每天为老伴擦洗身子,经常换洗被褥,17年来,马鸿旗从没生过褥疮。

      马鸿旗大小便很频繁,离不开人,李淑芳除了下楼买菜几乎不出家门,剩下的时间都待在家里陪老伴。一年年过去了,儿女们一个个也事业有成,与母亲一道照顾起父亲,母亲的辛苦大家都看在眼里,劝她出去散散心、看看风景,好几次,已经收拾好了行囊的李淑芳看见病床上的丈夫,还是放弃了;儿女们要为父母请保姆,都被李淑芳拒绝了。2009年7月,老两口最心爱的小女儿因病离开了他们,李淑芳老人受了不小的打击,再加上左腿也有点小毛病,直到这时,她才同意请了个保姆。

      在她眼里丈夫是她的全部

      昨日下午3时许, 记者来到李淑芳位于长安区青年北街公安新村的家。走进老人的家,屋子虽然狭小,家具陈旧却干净整洁。客厅不大,在明显的位置,李淑芳刻意摆放着老两口1982年的合影,玻璃橱柜里,是1969年两人的结婚照。“你看看我们老马,年轻时多精神,工作上也是没的说,认真负责干劲大!”每逢有人到家里,李淑芳眼神中都流露出无比的自豪和欣慰,在她眼里,丈夫是她的全部。

      一间不大的卧室里,摆放着一张1.5米宽的木板床,77岁的马鸿旗就躺在上面。老人皮肤红润,牙齿齐全,思维很清楚,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位17年没起过身,17年没出过门的瘫痪老人。在老人枕边,一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李淑芳说,那是自己的被子,17年来,她每天就躺在丈夫的枕边,从没离开过。“他因公受伤,我应该对他好。” 她说,从没想过要放弃久病在床的丈夫,丈夫已经成了她的一份希望,一份寄托,“我还要等到丈夫为我戴上大红花的那一刻。”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陕西刘恩典:传授技艺帮就业
    • 下一篇: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党支部副书记杨瑞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