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长安宗教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旅游>> 长安风景>>正文内容

    三千年前的乐园一西周灵台遗址

    作者:常春 来源:《长安古迹》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2日 点击数:

     

    西周灵台遗址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灵沼乡阿底村南一公里处,地处西周丰京附近、沣河西岸,是西周王朝的皇家园林,附近沼泽密布,风光十分优美。大约3000年前,周文王在这块风景如画的台地上开辟了号称700里方圆的苑囿,作为游乐休憩的场所。如今,西周王朝已被历史尘封在地下,而灵台作为周王朝3000年后惟一存在于地面的遗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王朝的兴衰变化。1961年,国务院公布丰镐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台遗址,是一个四五米高、十余米见方的梯形立方体。上面的房宇是后来修建的。拾阶而上(阶梯是石制的,已残缺),石块儿与石块儿的缝隙间长满了绿草,其旺盛的生命力与台阶的年古失修相比,愈发显出灵台的苍古与厚重。

    关于文王灵台,史书记载较多,《诗经·大雅》中有:"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席鹿攸伏。席鹿濯濯,白鸟器器。王在灵沼,於初鱼跃。虚业维枞,贲鼓维镛。於论鼓钟,於乐辟鹿。鼍鼓逢逢,嚎瞍奏公。"这是描述这里既有高台式的楼阁建筑,也有养鹿的草场和养鱼的池沼。低空里翱翔着洁白的水鸟,蒲苇中腾跃着肥硕的大鱼,麋鹿悠闲地在树下嬉戏,百姓随意在河边渔猎。同时,《孟子·梁惠王》中有:"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其谓台日灵台,其谓沼日灵沼。"《诗经》和《孟子》都把这里描写为周文王与民共享的乐园,也说明当时丰京的苑囿不像后代帝王禁苑那样神圣不可侵犯。据《左传》记载在春秋战国之际,灵台尚存。关于周文王灵台的位置及其作用,《三辅黄图校证》载:"周文王灵台,在长安(汉长安城)西南四十里。"《诗序》日:"灵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人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暴台乃县为讽涮天象而筑。据住持讲,这儿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灵台周围的蚂蚱不叫唤,问其原因,有老人说,这是因为周文王晚上在此阅读兵书,蚂蚱怕叫声惊动了文王。

    灵台毁于何时,不得而知,关于灵台遗址的存在,北宋宋敏求《长安志》有比较明确的记载:"灵台遗址至贞观(626~649)尚在,故(唐)魏王(李)泰(括地志)日:“辟雍,灵沼今悉无复处,惟灵台孤立,高二丈,周围一百二十步也”。如今灵台略比此小,但相差不大。

    唐代在灵台建有平等寺。据附近的老人说,解放时寺周围有土城墙,寺内有土地21亩,当时住寺的是王和尚,灵台殿前当时还有两棵直径近两米的古柏,寺内除灵台殿宇外,还有老爷庙一座,内祀关公圣帝。寺内有铁钟一口,其大可容四人。寺院有钟楼,寺门很大,门口有高大的皂角树,据说钟毁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大柏树是在1955年左右被伐掉的。寺内还曾出土过铜佛像。

    建于灵台上的平等寺,相传得名始于元代,因阎罗有平等王之号,故名。清乾隆年间(1736~1795),梁鼐曾主持重修,易门额以石,上署"灵台遗址"四字。寺远离村庄,地势孤高,北有阿底村,南有吴家村,西有邱家庄,东有沣河,沣河东有北张村与贺家村。院内西边是平等寺古殿,古殿留下了历次修葺的痕迹,东檐墙镶着简陋的窗子,龙形托墩从做工和木头颜色上看,明显可以区分出是不同时期修葺的痕迹。寺内正门两边各建观音殿、地藏殿-座。建东南观音殿挖地基时,曾挖出半截残碑,碑首浮雕三龙,活灵活现,碑两边都刻有浮雕。中有佛像,两边有侍立小像,上边两角刻有浮雕蟾蜍和鸟。东边空地上放着一个粗麻石碑座,为梯形立方体。1997年挖东殿地基时挖出约直径半米,状如龙身鳞片的陶瓦烧制品。此处还出土过陶罐、陶碗等物。这些出土文物虽不知具体年代,但证实了平等寺在灵台遗址上的存在。如今,平等寺已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院内南北约122步,东西约97步,除原有的灵台遗址外,有新建的菩萨殿、地藏殿、山门房、僧舍、灶房、斋房等屋舍。住比丘尼六人。(常春撰写)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郭杜
    • 下一篇:祥峪森林公园成为旅游新热点有五大原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