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方英文:公务酒

    作者:方英文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30日 点击数:

      我的某些行文里,曾对领导发过不恭之词。不过平心而论,要我也当领导的话,我只能诚惶诚恐抱拳作揖道:不敢不敢,谢了谢了!先不说怎样平衡各方利益的复杂技巧,也不说如何应对千奇百怪的场面与事件,单是一个喝酒,我就断然不能胜任。陪领导喝酒,能喝不能喝都得喝,有尿没尿撑住尿,因为只有如此方可表达你对上官的敬仰与忠顺。这么说吧,你分明不能喝却开怀畅饮一副贪杯的样子,实际上是通过折磨自己来博得领导的高兴。下级在上级面前,流露出适度的憨笨与得体的胡闹,既营造了氛围,又能博得好感,往往获取更多的政策支持,比如安禄山陪李隆基喝酒。面对来自下属的敬酒你又当如何?最好喝吧,干不了一杯就半杯,纵然酒精过敏也至少抿那么一抿。否则,你眼里还有人么?你抓管的这一摊事儿靠谁干哩?所以短信里调侃组织部选拔干部先要看酒量如何,我以为并不完全荒诞。

      公务活动也就是所谓的官场上,特别是在县级以下(含县级)的官场上,何以饮酒成风?不得已而为之也。比如来了一个厅长,这可是省城里的大人物,检查工作或考察项目,汇报好了招待美了,几百上千万的资金,就可能一言而到账。怎么招待才算美了?行贿?安排小姐?那等于把厅长掀进沟里,你那资金找谁要去?你早已吹下海口,又如何向地方百姓交代?所以要把厅长招待美,也只能在酒桌上孤注一掷为民献胃了。

      官宴历来不能少酒,除了俗话说的无酒不成席,根本原因是,唯此酒君,方可让各方轻松下来。上级端一个钦差大臣的架子,所说话语如同播音员念社论。下级呢?点头哈腰附和献媚,又是笔记又是簇拥合影——实际上双方都不舒服。怎么办?酒宴上再说。几杯酒下肚,等级就不那么分明了,汇报会上不宜提的要求就可随酒而抖搂出来了。领导表示理解,大显其亲民作风,甚至讲出一个荤段子,举座为之喷饭——尽管这段子大家可能听过八百遍了。刚好一个女士来敬酒,领导说不能喝不能喝,只见那女士一声“先干为敬”,连饮三杯,接着玉手捧杯直抵领导颌下,你能抵挡?除非你是铁人,或者被骟了。一般而言,这位女士总是有几分姿色,属于当地的美女之列,并且也是身在官场,至少一个副科级吧,否则没有资格忝列宴席。让她来陪酒是组织的安排,陪得领导高兴了,就拍她的肩膀,对地方父母官说:多好的同志,建议你们给她多压点担子!算是现场“提拔”了。

      我的结论是:百分之九十的领导都有酒量,百分之九十的领导又都怕喝酒,又都喝了大量的酒。有酒量且爱喝酒且不能自控的人,不是领导的料子。我一个同学,姓谭,大学毕业的当年就当了副科长。可是将近三十年过去,依然副科长。当然最近带了括号——享受正科级待遇。什么原因呢?喝酒不得法。每次酒宴,他总是首先跳将出来打通关,酒政策的执行又严格得要死毫无商量的余地,弄得领导很难堪。他吆五喝六纠缠较真,一圈通关打下来,先把自己放翻,玉山倾倒呼呼大睡于地板上。此时热菜上来,而他虽然经常吃酒,却很少吃过热菜,一肚子凉菜便已醉倒,于是得一绰号——谭凉菜。

      谭科长的这种喝法是诗人的喝法,不顾及别人,只凭自家酒量,但求快速一醉完事。一句话,他是为自己喝酒。而真正的领导多数时候却不是为自己喝酒,该喝不该喝,该喝多与该喝少,以及什么时候敬酒,要不要划拳猜宝打杠子,如果要,则要考虑从何人开始到何人结束,以及中途可能出现什么意外,一定事先想好应急预案……目的只有一个:让上级、让客人喝个高兴。归纳说吧,好的领导从不为自己喝酒,而是为工作喝酒,为争取资金喝酒,为赢得外援喝酒,为化解矛盾喝酒,为联络感情喝酒……至于自己分明三杯酒量结果却喝了一斤,则不能考虑,喝多就喝多,受罪就受罪,随后挂吊瓶好了。

      不在官场的老百姓,总以为当官的经常大吃大喝是何等的快活,其实官员们自身并不总有这样的感觉。他们宁愿在机关灶上自助餐价值不过十元,而对于那些一席几百几千元的酒席,能推托时也尽量要推托的。

      本文所说基本是公款吃喝,属于执政成本的浪费型开支,总归是消耗纳税人的钱。老百姓有意见,身在其中的大大小小的领导们更是再清楚不过其中的害处了,但是谁也没有办法改变,因为这是中国古来就有的吃喝文化。既然是文化,而文化的特点是具有超稳定性,不是写几篇文章开几次会议发几个文件就能改变得了的。待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人们大吃大喝腻歪了,不再有关于饥饿的记忆了,大吃大喝就成了一种“没文化”,甚至成了一种惩罚。

      但是酒,这种粮食之精华、水果之灵气,却不仅不能少也不会少,而且一定要多,并且一定能够越来越多。酒,固然也是一种物质,事实上却归类于精神奢侈品。酒,是浪漫,是灵感,是春季的蝶,是秋天的月。一碟花生米,知音二三人,咸蛋四五颗,美酒六七两,少功利之心,多率性之态,俗味荡然而去,仙气飘忽而来,是为真正饮酒。可惜此种饮法,人之一生是少之又少的,如同爱情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朱鸿:上王赋并序
    • 下一篇:韩邦亭:长安新赋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