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堡子》系列之《小张堡旧事》

    作者:孙宝田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1日 点击数:

     

    《小张堡旧事》

     

    小张堡村据清嘉庆《长安县志》载,小张村以姓氏得名,既以姓氏得名,全村清一律的姓郭?为何不姓小也不姓张?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玄机呢?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也许是昔日毕塬上树木参天,涓水流荒,周文王东征带走了大部分军队,留守老营盘的老兵与当地土著成婚,怕有朝一日周文王凯旋归来查处,遂改姓氐。郭者廓也,也就以城廓为姓,隐名埋姓繁衍于此。有古志中也称其为小张口村,至于真正怎样演化,这其中必有神秘和莫测的道理,咱学问浮浅,大字识不了几斗,还是有待于历史学家去研究探真吧。

    210国道从毕塬境内通过,横过秦岭直通四川,就在约15公里处,新设了过境收费站,路西是甫张村和三张小学,路东就是有名的小张堡村,距郭杜镇2.5公里。这堡子怕是得了周王的风脉,得了西万路的恩惠吧!古老的村堡如今洋气了许多,后来的古街巷经过搬迁改造成了一排排的漂亮的楼房,农村人叫平房,一边盖的蓝瓦红砖土胡基的厦房,现在已经为数不多了。随着发展不久将悄然退出人们的生活领域,由于民族居住条件的改善,也正在改善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过去那些土话、粗话总是和堡子搅在一起,七十年代农家子弟到大堡子(西安城)里工作,学说个普通话,甚为稀奇,立马显得洋气,好象变成了城里人,把“昨天晚上回来的”说成是:“坐里碗回来的”,人们一听这酸溜的味就知道吃公家饭的,如今这话已赶不上趟子了,觉得还是土气了许多,如今村里后生进城打工叫劳务输出,腰里别个手机,嘴上说的“拜拜”呀、“哇塞”啦等时尚语音,乡党们也都融入了都市的潮流。

    过去那熟悉的锣鼓调已经不再敲了,人常说庄稼要得好,取水罚马角。聚雨本是农事的一项重要活动,具有迷信和神密色彩,小张村的聚雨马角那是方圆十里有了名的。先是要请角子,十几人关在庙里,家伙敲着,鞭炮放着,庙外跪满着善男信女,黄表纸烧得乌烟瘴气,当角子在燥声中微闭双眼,一会儿吹气一会手腿颤颤,在晕乎状态下一个个马角就被请下凡来,说来也真够绝妙的,尤其是三张黄表包在烧红的铁铧上拿在手中亦然无事,据此聚雨队伍列开,前面是二天神开道,黑污稍居中,把个丈二长碗口粗的麻鞭甩得吧吧直响,其余天神,天尊一次排开,居士们排尾抬着静水瓶,浩浩荡荡向南五台进发。听说每次取雨都得二三十天呢,到了南王台做了法事,拜了各汤房的尊神,到神水泉取水,各村府寨都有取水队伍,要是碰上了还要表演绝活,比上高低。不然水瓶就别想回,好不容易迎回甘露,供奉在东头庙里,要是走在半道下了雨,就算成功了。要是无雨,大家一直在庙外跪着乞求,不跪它个七七四十九天,不罢休。其实这都是迷信,只不过是美好愿望的祈盼,是一种民间文化活动罢了,民国18年(公元1929年)遭年精,三年大旱,光长安县就死了52512人,各村取雨队伍全都出发了,也没能取得半点雨救命。这些流传民间的活动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成了昨日旧事,再也流传不开了。但是家乡的变化却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家乡变了,变得像谜一样的不认识了。我已经在外干事近四十年,家乡的阔气劲儿我确实印象不深,我记忆中的旧街巷已经找不到了,在这片土地上的发展模式大致是一样的,回乡村认错了道也是常有的事。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堡子》系列之《毕塬之谜》
    • 下一篇:《堡子》系列之《堡子的记忆》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