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科教长安>>正文内容

    航天基地—西安向上的动力

    作者:贾强 吕武江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28日 点击数:

     

     

    ●寻找两点间最短距离

     

      如果以2006年11月30日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成立为“近点”,把“打造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航天产业新城”作为“远点”,那么,这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什么?

      2009年3月18日,陕西省政府批复认定西安航天基地为陕西省发展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基地成为陕西省发展太阳能光伏和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核心区域,也是全国唯一一家由省政府认定的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

      至此,西安航天基地“民用航天、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创意和服务外包”三大产业格局最终确立。

      建设发展高科技产业园区,产业特色鲜明,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条路径。如何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的航天新城,成为摆在西安航天基地面前第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创业之初,比巨额资金还紧要的是发展思路的问题。在接受美国CNBC电视台采访时,西安航天基地明确向外界传达了“引资重要,引智更重要”这样求贤若渴的期望。在聘请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副总裁王宁国博士、上海半导体产业协会会长邹世昌院士等业界知名专家形成“智库”,并经过对我国民用航天产业的现状进行充分研究和分析后,西安航天基地提出了被媒体评论为中国航天产业发展的“西安模式”的发展战略——“航天产业立区,高新产业兴区”。

      一方面,依托在陕航天单位,发挥多年来西安形成的航天科技优势,建设我国重要的航天产业创新基地、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另一方面,沿着“高新产业兴区”的思路,寻找能够更有力推进航天基地发展的产业。很快,西安航天基地把目光聚集在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上,就是要发展太阳能光伏和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这个低碳经济产业的高端,主要定位于发展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LED的封装、外延芯片研发和设备生产。

      2008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马兴瑞在视察西安航天基地时指出,西安航天基地产业特色鲜明,发展特点可以概括为“快”“实”两个字。“快”体现在大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成效,“实”体现在产业规划和产业大项目引进等方面工作扎实,基地产业发展方向明晰,符合《航天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布局。

      “我们要把西安航天基地建成航天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在马兴瑞看来,西安航天基地必须承担起为中国民用航天产业发展探路的使命。

      截至2009年10月,西安航天基地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42.3亿元,工业总产值累计达67.5亿元,引进外资2488万美元,各项经济指标增速高居西安四区两基地前列。

      西安航天基地终于进入跨越式发展新时期。

      西安航天基地以高质量的增速向着自己的“远点”,昂首前行!

      作为陕西省、西安市确立的以民用航天产业和以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西安航天基地依托陕西、西安科技、教育、人力等资源优势,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创造了大项目开发成就大集团,大集团运作造就投融资大平台,投融资运营大平台实现产业跨越发展和城市价值大兑现的中国民用航天产业发展模式。

      正是在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成的强大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在陕西建设西部强省宏大战略目标的感召下,在西安建设国际性现代大都市雄伟蓝图的指引下,西安航天基地找到了她的“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

     

    ●西安航天基地的创新观

     

      创新,是航天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命脉。

      通过整合高端产业资源,占据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促进技术创新成功转化,并带动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对起步阶段的西安航天基地,殊非易事。

      自成立以来,西安航天基地一直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源动力,从确立“航天产业立区,高新产业兴区”的战略定位,到“四节约(节水、节能、节材、节地)一环保”的建设理念,再到三大产业定位、按功能分区并行有序开发建设模式等等,都是在创新中实现发展,在发展中进行创新。

      在完成发展思路的科学规划后,西安航天基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和项目支撑的问题。在赵红专看来,招商引资工作是一个开发区运营好坏的关键。

      融资的胜利得益于西安航天基地确立了“与银行并肩战斗”的融资战略。

      “我们主张打破传统观念,创新融资载体。以积极的态度与银行一起承担风险,增强银行大力投放资金的信心。这样有利于银行掌握航天基地整体情况,及时把握贷款风险,也有利于银行把整个基地作为一个平台,在入区企业中拓展各项业务。”在西安航天基地看来,只有这样与银行并肩战斗,才能真正增强银行的信心。

      这种创新的融资模式很快取得了成效。

      仅2008年到2009年三季度,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从各银行融资35亿元,为基地保增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保障。不仅满足了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而且保证了土地征用和拆迁安置工作顺利进行,为基地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

      而西安航天基地的融资模式也得到了银行更为积极的回应。

      中国建设银行出版的《机构业务分类指导案例集》和国家开发银行内网把西安航天基地的融资模式,作为成功案例在系统内进行推广。两家银行共同认为,基地管委会创新的融资模式,为新兴开发区提供了成功路径,值得广泛推广。

      另一个引起业界和媒体广泛关注的融资及招商模式是西安航天基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传统能源民资与新能源产业对接路子。

      2009年4月,由陕北一批有识之士入股组成的陕西神光新能源有限公司,与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签订协议,决定投巨额民间资金在航天基地发展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产业。

      “航天基地有产业优势和园区承载优势,我们有资金优势。两者结合,既发展了产业,又能使闲置资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在神光公司董事长冯仗伟看来,选择西安航天基地是一个多赢的决策。

      核心技术、核心发展理念的自主创新,获得产业及园区发展关键环节的自有知识产权,是整个产业及园区发展创新价值实现的基点。但创新的真正门槛是与旧思维、旧机制的斗争。具体到新兴高科技产业园区,创造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之成为产业及园区发展的真正栋梁,才是创新要面临的最大考验。

      西安航天基地终结了招商的模仿时代,在强化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以项目招商、窗口招商等传统招商方式的同时,重点探索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市场化的招商模式,动员、吸引社会力量为基地招商服务,并由此确立了招商工作原则:龙头引领,直指高端。

      在三大产业定位的指引下,基地瞄准可以直接带动整个产业的大企业、大集团,同时注重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引进。对民用航天产业,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4所为主,发展壮大卫星应用产业;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六院、航天时代电子公司771研究所及7171厂为核心,加快航天技术向信息技术、新材料、集成电路、新能源、航天特种技术等领域延伸拓展,重点培育和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民用航天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引进国内太阳能龙头企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投资150亿元建设100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企业;引进具有技术优势的隆基硅单晶硅项目,并引导技术型企业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市场化”的自主创新发挥职能道路。成立至今,基地已经引进储备了70余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航天及高科技产业项目,总投资达400亿元。

      “西安航天基地的发展经验证明:在政府主导下,立足产业开展自主创新的实践,具备一定的可行性。”航天专家欧阳自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他看来,航天产业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是涉及到国家战略的经济先导性行业,能够辐射到很多领域。西安航天基地坚持走自主创新型的发展道路,能够为众多同类园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中国民用航天产业及其产业园区建设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如何进一步提升项目带动、产业引领作用,如何又好又快地提高产业及产业园区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力,西安航天基地用三年来的发展实践,带来诸多启迪。让我们沿着西安航天基地在民用航天产业发展的创新之旅,去感受在古都城南,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对中国民用航天产业实现普惠于民的伟大梦想,对建构中国民用航天产业全球博弈体系的壮志雄心。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区双高普九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
    • 下一篇:2000吨单晶硅片项目在航天基地落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