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郑长春:有一种力量叫感恩

    作者:郑长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31日 点击数:

    有一种力量叫感恩

    西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郑长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感念母恩的诗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泪流满面地行吟着。年少在家读书时,面对满额皱纹的母亲,我却读不出任何惊心的诗意。直到有一天,我因外出求学终于要离开母亲了,村口小桥边,母亲佝偻着瘦薄的身影,夕阳下,一边挥手一边擦着眼角的老泪,一步一回头,我才知道:这世间,最博大的爱、最崇高、最深沉的爱莫过于母爱,最亲切、最真挚的情莫过于母亲热爱子女之情!

    是呵,我们有谁不曾吸吮慈母乳汁,有谁不曾享受母爱之沐浴?谁能说他的成长与作为不包含有母亲的养育之恩?因此,凡正常生活之人,都会难忘母亲的浩浩恩泽。

    母爱是一个温暖的话题。自古至今,颂扬母亲、歌咏母爱的诗篇不胜枚举。昔日孟母择邻,陶母剪发,徐母骂曹、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妇孺皆知。更有中国杰出革命家、军事家朱德元帅一篇《我的母亲》,让多少人泪花闪烁,心潮澎湃。是啊,一个母亲或许很平凡,名不见经传,但她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养育出一个事业有成的子女,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她就值得世人尊敬。更不要说母亲本人或许就有很多令人称道的品德和成果了。朱德元帅在《我的母亲》中说得好,“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人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所以,我们说母亲何其伟大,母爱何其神圣!

    平凡的生活中,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牵挂让我们奋勇向前。其实,那力量、那牵挂就来自于神圣的母爱。那么,我们该如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呢?

    2009年“国庆”前夕,青年作家王秀羚给我们一个特别的回答。她说她母亲突然因病去世了,去世后的日子里,她每天清泪洗面,而且常常在梦中与母亲相遇,梦醒后,她就用笔蘸着泪水写那梦中的喜怒哀乐,以及梦境之外的悲欢离合。她的目的很单纯,也很简单,一则不因无尽悲痛而荒度光阴,一则自己从小爱好文学,以奋发写作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于是,她就开始了追忆母亲的“心路历程”——大作《无限眷恋》应运而生。

    确切地说,秀羚女士的母亲我是曾经见到过的。大约在2006年的冬季,她母亲和她父亲结伴,从千里之外的新疆来西安看望正在大张旗鼓创办《倾心感悟》杂志的女儿王秀羚。一个下午,我去送稿,在秀羚家中见到了二老,一见面,她们竟很随和地和我攀谈了起来,而且一谈到女儿王秀羚的事业,两位老人眼中便闪现出明亮的光芒,那光芒透露着几分高兴和自豪——她们看到女儿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作为父母,当然高兴和自豪!

    可能是因为新疆老家还有许多活儿要做的缘故吧,反正没住几天,两位老人就匆匆乘火车回去了。过几天,我又去秀羚家,听说二老回去了,当时心就猛地一沉,有些抱憾地对秀羚说:“你一天从早到晚总是急着办杂志,父母好不容易从新疆老家跑来,咋不带着她们到城里四处转转!”秀羚一脸疲倦地笑着说:“她们还年轻着呐(尽管两位老人当时都已年过花甲,但在女儿秀羚心目中永远是年轻的),还有机会!”

    谁料,秀羚母亲这一去,却成了跟女儿的永别。2009年4月12日,老人因病,突然离开人世!

    这是一种无法言表的痛,这是一种难以割舍的爱!“此时此刻,我才真正领略到声嘶力竭的痛,肝肠寸断的疼,我顿时像一个瘫痪的小丑,任人摆布,任雨水、泪水、狂风肆虐。生命,您是一个多么奇妙的传奇……”这是秀羚在作品《天之大》中发出的心灵独白,凄凄然,让人读着也倍感戚然。

    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平时多么爱美、多么善良的女子,此刻,面对母亲突然失去的噩耗,真的感到天塌地陷了。母女情深,血肉相连,难舍难分;母爱永存,母恩难忘,至真至纯!一个母亲,在儿女心目中就是一片晴朗的天,母亲的怀抱是港湾;母亲的牵挂是远帆,母亲没了,儿女心中的温馨也瞬间荡然无存,似乎天也塌了,地也陷了,这确实让人一时无法面对,更难以接受!

    但坚强而自信的王秀羚,化悲痛为力量。她不惜笔墨,在《无限眷恋》中,用充满深情的语言向我们展示出一幅幅可歌可泣的母女图。作者试图用母爱这一永恒而深邃的主题,去解读身边的世界,解读人生和命运。事实证明,这种超越于精神层面上的解读是可行的,因为她让我们在重新审视生命与死亡这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时,能够良心发现,“一个人仅仅拥有今生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诗意的世界(王小波语)”。是啊,谁能一辈子离开爱而单独地生存下去呢?没有爱和情的人,是荒凉而可怕的;不会感恩和同情别人的人,是野蛮、自私的。这样的人是一个不健康的人,这样的人生是一个有缺陷的人生。

    从青年作家王秀羚通篇充满悲怆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从母亲离世的阵痛中已经顿悟人生,而且从母亲生前的坎坷命运中,想到了许多许多,她深感生命的短暂和岁月无情,茫茫尘世,只有母爱才是人间的大爱,生命的诞生与失去乃自然规律,无法阻挡。活着的人,也毋须因亲人的离去而把自己弄得神魂颠倒、不可自拔,毕竟,无论世界发生什么,生活总在向前!

    应该承认,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母亲给予的,我们的生命是母亲生命的延续,而博大、永恒的母爱,不是我们儿女们通过写一、二本书就能完全表达出来的。虽然一、二本书还不足以表达我们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但秀羚女士的《无限眷恋》却能冲过世俗的偏见和私欲的束缚,为我们做了一次“出书尽孝”的尝试。这种尝试,尽管语言有些沉重,情感有些苦涩,但其心志所向非当今一些凡夫俗子和文人墨客能比矣!

    对父母的爱是一种崇高的爱,也是一切崇高爱的基础。舔犊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人如果连生养、教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你怎么能指望他爱别人、爱社会、爱祖国?因此,面对秀羚的新作《无限眷恋》,我想,这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纪念品”,而是一部洗礼人类灵魂的“人生教科书”,里面写满了人生的信条和答案。如果秀羚母亲在天有灵的话,也该知足了。但愿母恩长存,美文千古!

    是为序。

     

      (作者为当代实力派青年作家、西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信真鉴弘:月下数流年
    • 下一篇:兰增干:唯有母亲才是真的(代序)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