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陈武涛:一个80后诗人的人生剪影

    作者:陈武涛 来源:左岸文化网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3日 点击数:

     

    一直说给秦豫写一篇评论性的东西但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没有动笔,今天看到秦豫在报刊杂志上发来的诗歌,看了看,颇有感觉,于是便起笔为其诗歌说上这么几句。秦豫是在西京城里上了几年学之后才回到商洛家乡的,受了高等教育再返乡的这类人群我是佩服的。透过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灵。在秦豫的诗歌中我可以读出秦豫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大山带给秦豫的那种仁者气度。很多时候我读秦豫的诗歌都能感受到他住在山里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自乐的心情。当然说到秦豫的文字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诗歌中体现出的那种大山的豪情。和秦豫的交往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对于大山的那种爱恨交织的情愁。作为一个80后的为文者秦豫是勤奋的,我常常有感于秦豫那种孜孜不倦的努力,说实话现在能够安静下来为文的已经为数不多了,特别是在文字上不断鞭策自己前行的文人更是少之又少。秦豫应该就是这个少数人中的一部分吧。当然秦豫作为一个后起之秀还需要历练不管是从文字的运用还是文字的深度都应该更深层次的去挖掘,这样秦豫肯定会成为一个佼佼者。

     

               秦豫的诗歌具有田园性

     

    最近我在写的另一篇文字中提到所谓的“小隐在山野,大隐在市朝”在当下的社会已经不复存在。身处被经济主导地位封杀了城池中我们已经很难找到那些真人了,相反的很多人早已选择了远归山林。在距离西京城不远的终南山中我就曾遇到过真正的隐士,作为现代隐士他们更多的是对现代城池中浮躁气息的愤慨。很多人在我面前提到过文人清高之类的话语,其实文人并不是清高,真正的文人所做的都是那些别人很难摆脱的东西。我认为社会之所以有文人存在是为了让大家净化心灵。而深处秦岭山中的秦豫虽说不是一个隐者却远离了城市的聒噪,于是文字中有了更多的干净淡雅素净,而辞藻也为文字增添了一定的田园色彩。当代的文字能够去除城市浮华和社会性浮躁是非常难得的。这一点我们从秦豫诗作《大地的母亲》中不难发现。月牙儿、田埂、麦苗、春雨等意向的运用使得文字充满了盎然的生机,也烘托了文字要表达的春是大地的母亲这一主旨。是春唤醒了这一切田间所有的景象,又是这些景象告诉我们大地又在孕育新的生命了,于是春成了大地的母亲。作者在这首诗歌中表达出来对美好的向往,我们似乎能够看见诗人脸上洋溢出来憨厚而又可爱的笑容。农人的思想这时成了作者的思想,农人的向往也成了诗人的向往,作为农民的儿子,作为一个能够返乡的高校学生,作者有着比生命更加深刻的生命认知。春吹生了大地,大地孕育了果实,在一首《大地的母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田园的表达上还有一首名为《山旮旯的绿》更为精彩。它的首句是这样写的:“夏日的正午,碰翻了山旮旯的瓶口:”。将山旮旯比作瓶子,这种独特的想象只有深处大山深处常常回望常常思索的人才能写得出来,我相信这是作者的直觉感受。碰翻这个瓶子之后,作者然后就描写他都看见了这个瓶子里边倒出来些什么东西。诗中表现出来的淡雅素净却只有身在秦岭上中生长的秦豫才能够觉察得到,才能够感受得到。现代诗歌特别是80后诗人中我们已经很少能够寻找得出这样淳朴的文字,没有功名之争,没有利禄诱惑,很纯的文字表达。这首诗中对于秦岭山中作者的所见所闻描述相当的真切,给人的感觉更是惬意悠闲,可以说是现今生活中难得的悠然情调。

    在我所读到的秦豫的诗歌中存在着大量的田园诗歌,而且带着很深的情感诉求。秦豫为80后的诗坛增添了一丝清新,一丝淳朴。

     

                               秦豫诗歌中情感的充斥

     

    大家公认我也一直说情感是诗歌的核心,不管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或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还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等无一部充斥着真挚情感。秦豫诗歌中的情大概有这么几类。一是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是大山带给秦豫的豪情,当然还有儿女私情。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我们透过《洛河走笔》一诗可以真挚的了解到。秦豫的家乡在洛河的发源地洛南县,作者在诗中多次都提到过洛河,特别这首《洛河走笔》。作者站在洛河边从女娲到洛神从夏陶到三彩回望了中国的文明,并且深深地表达了自己身为中国人身为洛南人的自豪之情。就像作者开始与结尾所表述的“他们说这里是中华民族的根/我来寻找一个民族的灵魂”、“走笔,只为走出风月低迷/只为触一触文化的触须/只为走出过去的自己”。读了这首诗我想如果有人觉得因为是中国人而困顿的时候,我们不妨去一去洛河,不妨寻一寻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山里娃》一诗能够体现出秦豫身上那种大山的豪情以及大山给秦豫的仁者风度。诗歌描述了一个山里娃来到了城市,城市的生活让山里娃感到苍白的时候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个时候他就主宰了季节。在城市中活着不易,特别是山里娃来到城里活着更是不易。我本身就是在农村长大的,我知道农村人进城后那种不甘心不平衡的心态,我更知道农村孩子看见城里后那股倔强。在作者说他们只是“一遍遍的宣读/他的故乡”,而他们为何宣读?那是因为故乡带给他们了大山一样的豪情,给了他们仁者的风度。我们可以想象作者要表达的是自己来到城里后思想上有了新的冲击,于是世界观人生观有了新的变化,他最终选择带着梦想回家也与此有关吧。除了这些情感以外就是作者情感表述上还有儿女私情。毕竟是处于青春这个懵懂的年龄阶段这种情愫给秦豫带来的是更加丰富的创作素材,深深地夜里给心爱的人儿写上那么几句那是一种特殊的享受。

    除了以上说的田园性和情感表达外秦豫的诗歌还有歌唱性。秦豫诗歌在音律上有着本质的追求,那种追求不仅仅局限于诗歌的韵律还有着特殊的音乐性,这也许与他的歌词创作有关,他最早曾与作曲家穆真(西安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合作谱写过几首歌曲,现在广为流传。

    秦豫的诗歌耐读,深意的品,有茶香的味道!显然他的诗歌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秦豫的诗歌就是无懈可击的。文字是一项艰苦的活儿,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经过长期磨练的。我们相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和提高秦豫在80后诗人中也会有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天地。

     

    本文来自[左岸文化网] http://www.eduww.com  版权归原著者所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温暖的人生--读王小虎的文章
    • 下一篇:薛保勤:送你一个长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