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陕西书坛的王江“旋风”

    作者:吴川淮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26日 点击数:

     

    【王江在为本站题字  许海峰摄】

     

    2005年,中国书协所主办的展览每次张榜之际,我总想看到一个名字,结果每看每有,一次都不少。这让我想到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一个人物李莫愁,小李飞刀,刀刀见血。而此人谁也?王江。

    王江在2005年创下了一个大满贯的记录,中国书协主办及联办的8项展览全部入展,还有两项获奖。就象《水浒》中的小李广花荣,箭箭中靶,箭无虚发。这对陕西书坛是一个很少的而又特殊的现象。王江也成为书法界行内人议论的一个热点人物,他还让人想到了当年围棋圈内的聂卫平、江铸久。王江给陕西书坛刮来了一个不大也不小的“旋风”。这股“旋风”给人刺激,也让人思考。如果陕西书坛年年都有十个、二十个、五十个王江这般的人物,陕西书坛何愁不雄风再振呢?

    王江貌不惊人,形象也有些单薄,但很有“内功”。虽然非常年轻,但弄书法这一行也有十几年的道行,属那种愈败愈战,愈战愈勇的健将型的人物。八届国展轰轰烈烈,他没有上展,首届青年展纷纷扬扬,他也没有上展,但打那以后,似乎是突然顿悟,立地成佛,成了决了堤的河,一发不可收拾,连发连中……

    王江成了王江现象。如要陕西评年度文化上的新闻人物,让大家推荐,我一定会推荐他,并会以事实鼓动一批人去投他的票。如今新名词有“感动”一说,王江至少是感动陕西书法的一个年轻人。王江的屡屡成功,至少在书坛上可以说明这么一点:有功力才有实力,有实力才能有资本,有资本才能自我实现。

    中国书协所办展览,请的评委总在不断地换,评委各有不同审美观念,对书法家来说,入一次两次,甚至三、四次都可以,但次次都能入,都能入不同评委们的眼,这就有些特殊。特殊在哪,就要研究一下王江的字。

    王江的书法,不是那种造势的字,但非常抢眼,细看来又吸收的不同的滋养。他的书法既有魏体的形,又有张瑞图的简约,还有赵之谦的一些用笔,还有隐含在其间的篆味和汉简的感觉,所以,他的字看起来方正,道道还真不少。尤其可贵的是静气十足,用笔爽直干练,不拖泥带水,很合乎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所以才能在众多的作品中能凸然而出,特别地惹眼。王江的成功似乎也在提醒我们,既不能太杂,但决不可过于纯粹,结合得既要自然,还要显自家面目。是一个多元的方程式,有解,但亦要曲折含蓄。当代书法雷同或面貌相近的很多,王江至少是让人看到了一种特殊,这种特殊并不是蓬头垢面,倒是温文尔雅,合乎规矩又杂揉多家,魏碑的用笔,隶书的韵味,还有帖的底子,这便是他的成功之处。

    在书法的探索上王江是沿着不同的路径跋涉的一个年轻人,不行了,再来。他的“内力”来自于一种韧劲、锲而不舍。我曾在其家中见过他几年前自己在竹板上用汉简风格刻的诗,笔划相当到位。自己做、自己刻是相当要功夫的,但王江就那样自力更生地做起来。凡和书法有关的他都有兴趣,他喜欢收藏碑石、碑帖,有上百中之多,而且还时时研读,很有心得。王江说话不快不慢,细茶入水,条理性还很强。

    清初周亮公所篆《尺犊新钞》有一首诗:“铁干银钩老笔翻,力能从减意能繁,临风自许同倪瓒,入骨谁评到董源”。我自信,王江的笔虽不是“老笔”,但可以说是“铁干银钩”,是“入骨”层面上的功力和境界了。造境写境,合乎自然还要邻于理想,都需要用时间之火再把自己“煎熬”一番。……“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著,婀娜愈刚健”。(刘熙载《书谱》)

    不论怎样,王江在陕西书坛刮来了这么股子旋风,而且风头正劲。“满郭人争江上望,来凝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王江,看你的了。

     

    (吴川淮:陕西省文化厅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少陵原读《少陵原之风》感赋
    • 下一篇:成德奇《少陵随笔》出版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