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朱鸿:岁月漏光--读赵心琴的散文

    作者:朱鸿 来源:朱鸿的博客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8日 点击数:

    现在有一种主题散文,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写作并成书,其题材相近,笔法相似,甚至连每篇的字数也相当,从而制造集束炸弹,产生轰动效应。赵心琴的散文还不是这样。如果按传统观点分析,那么她的散文所呈现的是怀人之作,记游之作,抒情小品,艺术随笔。有信马由缰之爽,有随物赋形之效,很能惹人目,动人心。

    掩卷而思,我感到有光从岁月的裂缝或孔穴漏出来,悄然带着赵心琴内心深处的终于没有湮灭的爱和恨,或是感伤的幸福和快乐。给我这种印象的作品多是写故乡和童年的散文。显然,一旦赵心琴拨动了故乡和童年之弦,她就沉浸其中,弹奏出真且美的乐曲,并给予人以共鸣。

    《二舅的箩筐》是一篇情满故乡意浓童年的散文。四五岁的时候,总是喜欢居外婆家,因为那里除了有玉米和红苕可以吃以外,还有樱桃,枇杷,桃,李,杏,石榴,柑橘,黄瓜,西红柿,瓜果之盛,口味之香,往往使自己乐不思蜀。回到自己的家遂盼二舅能接她走,甚至给二舅取烟添茶,也无非是想让他带自己往外婆家。最感动自己的是,二舅担着她走二十五里山路,一端的筐里坐着她,一端的筐里蹲着石头,以保持担子的平衡。斯文不但表现了自然而然的人情,而且表现了人情的纯度与深度,从而既有一种历史感的,也有一种现代性,因为今天的人要体验这种人情是非常困难了。《等二姐》尽管不是直接写故乡和童年的,然而二姐到西安来看自己,带的是酸菜和豆面,这种只有故乡才有的并在童年充饥求生的食品便成了情意之物。作品温馨而欣悦,仿佛涂了一层发光的暖色。《尴尬的爱美》表达了对美的源于天性的追求,可惜不遂人愿。五岁那年,有一次,赵心琴觉得母亲给她梳的小毛角很是土气,便坚持要母亲按她的想法扎辫子,不料母亲急着做饭,不但没有按她的央求把小毛角从侧额移到后脑上,反而生气地用梳子在她的后脑上磕了一下。小学三年级见一同学的发型好,便打听是谁剪的,并在星期天步行十五里路,到一家理发馆去剪发。原想自己也会有一个像同学一样漂亮的发型,自己美,他人羡慕,岂不知张师傅根本就未在意她的标准,一推子下去,就把她想象之中的齐耳发型给毁了,使她委屈得偷偷流泪。其美不得反而要在春天戴一顶草帽遮丑,真是倒霉透了。此文十分细腻,把一个女孩对美的敏感和向往的心理,刻画得形神兼备,惟妙惟肖。《那个严冬》叙述的是上山砍柴的旧事。一个十四岁的女孩砍下48斤柴,从山上担下来,在山村也是经常有的,似乎很平淡。实际上并非如此!上山之前是饱餐了一顿酸菜蒸饭的,也还拿了两三个红苕以补给,因为上山累,翻沟攀崖砍柴更累,担柴下山尤其累,不食两三个红苕是根本没有劲把柴捆牢并担下来的,然而当自己过去要拿红苕吃的时候,林鸟已经把她挂在树上的红苕吃得剩下渣子了。虽然已经消耗了体力,不过怎么不能空手下山,何况伙伴早就呐喊了,遂咬牙下山。她的感受是:“前心贴后腔,虚汗直冒,浑身哆嗦,几次试图从肩上取下被汗水浸湿的棉袄重新披到身上,以抵挡阵阵刺骨寒风的侵袭,却无搁柴之处。”人生之苦,从十四岁就开始了。然而苦并未使人退缩,相反,它哺育着一种珍惜生活的习惯和奋斗的精神。作品不但有欣赏价值,也具一种认知价值。《八爷》写乡村大夫如何用偏方膏药治疗疖子之故事,有民俗及传统文化的元素,十分亲切。《葡萄熟了》所写驱赶鸦雀,保卫葡萄,非常逼真地反映了一种少儿心理,其中骂鸦雀一举,真是妙趣横生。《心中有盏灯》是哀悼并纪念父亲的散文。作品如水,原是嬉戏而流,没有浪花,也没有波澜,然而一旦触击逝世的父亲,立即惊涛骇浪,何止千堆雪!叙述父亲的聪慧,得意扬扬,表达对父亲的钦佩,诚心诚意,控诉父亲经受的欺骗,唏嘘叹息。当然,文章也有恨。有一年,父亲外出做手艺,返乡之后给一个当权派上缴了外出期间的款项,这样他便可以得到工分。不过那天当权派声称有事,让他改天过来拿收条,再补记工分。父亲认为当权派不至于赖帐,便空手而归。然而再登门向当权派索取交款收条并记工分的时候,此当权派竟翻脸否认有交款之事,而且当众侮辱父亲不交钱还要工分,是不要脸!行文到此,作品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一种义愤,甚至弥漫着一种强烈的不平之气。感情饱满,时空转换,人称反复变化,从而提升了艺术感染力!《姨妈离婚》其文,叙述姨妈仅仅因为生不出孩子便遭毒打和遗弃,无意之间便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以无后为不孝的黑暗,具有以小见大的效果。《凡人大舅》多少有魔幻意味,大舅故凡,然而冬夏背未婚妻过河,由此患关节炎和肺结核,但他却乐观人生,好音乐,让为乐器里有小人唱歌,能雕刻,为自己所制作的盒景而手舞足蹈,竟吓瘫了看到他狂欢的人,终于以野生娃蒜充饥换肺以求病愈,不果,溘然而逝,有迷漓奇异之魅力。

    赵心琴的其他散文也是亮点闪烁,有的还熠熠生辉,不过我以为以故乡和童年为题材的作品,应该是她散文的主体,可以代表一种风度,尽管这一路的作品未必是多数,因为其他类型的散文赵心琴也能写,然而关于故乡和童年的散文,也许谁也无法流淌着像赵心琴那样一种真挚之情,浓郁之情,谁也没有她的一种体验。她的这一路作品显然展示了一些独有的特点:亲历性。她的散文,没有虚构,尽管虚构也是散文可以采用的方法,多是她的所见所闻,更多的是她的体证,是她的生活。这样,她的作品就不但流着泪,也滴着血,从而揭示了生存的本质,也解剖了人的灵魂。向善性。赵心琴所叙述所表现的生活,是普通人的生活,是山里人的生活,是底层人的生活,甚至是穷人的生活,然而她采集着这种生活之中的积极之感而不是消极之感,健康之感而不是病态之感,扬善之感而不是埋怨之感。生活是苦涩的,甚至偶尔也让她恨,不过种种丑陋终于在作品之中蒸发和消融,留下的都是向善的结晶。她的追求,显然暗合了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中国诗教。真淳性。古人有言,豪华落尽见真淳,无非是指天然的真淳的作品,有艺术的欣赏价值。一种真淳的味道,可以是屏弃豪华之后而得,也可以是生而自带,总之,有真淳便好。赵心琴的散文,她的主体散文所展示的亲历性,向善性,真淳性,足以使她成家,因为三足鼎立啊!我热忱祝贺陕西出了一个新的女作家!

    实际上我和赵心琴早就认识。1986年,我陪 和谷先生到安康去,请当地官员审读和谷先生所写的反映安康水实的报告文学,逗留旬日,有机会见到了赵心琴。当时她在安康地区群众艺术馆工作,是一位画家。印象之中,她的神情内敛而自制,不过我也发现她有隐隐的振翅之力,发奋之心,甚至有区区秦头楚尾之汉江如何能让我安闲之志气。数年之后,她便携夫君之手进入了西安的文化圈。她既从事版式设计,又绘画,又写作散文,确实是一位有才华的孜孜以求的日日进取的有建树的女性!

    愿她的散文在春梢上招展,在秋枝上飘香。  

                                       2008年10月23日于窄门堡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陈忠实:激情赋华章--《秦•赋》序
    • 下一篇:朱鸿:上王赋并序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