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陈忠实推出手记回忆《白鹿原》创作

    作者:夏琦 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点击数:

    死的时候:垫棺作枕

    ——陈忠实推出手记回忆《白鹿原》创作

     

    陈忠实  

     

    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夏天,陈忠实住在长安县的一家旅馆里,为了写小说每天去查阅县志和文史资料。某晚,跟一位年轻作家把酒“谝闲传(聊天)”。年轻作家问:“你用得着到长安摊时间下功夫查资料?你到底想弄啥?”陈忠实的回答是:“我想给我死的时候有本垫棺作枕的书。”当时他正准备写的这部小说,就是《白鹿原》。上海书展上,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陈忠实的《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

     

    8个月  40万字

     

    1988年清明节前后,陈忠实开笔写《白鹿原》的草稿。他打开一个大16开的硬皮笔记本,写下开篇第一句话:“锅锅儿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陈忠实说,这是一个全知的叙述视角,人物的人生之谜一开始就撒给读者了。“锅锅儿”是白嘉轩的绰号,在写过几章之后陈忠实又觉得不妥,这个绰号未交代特殊缘由,会造成阅读的烦恼,于是便把这个绰号涂掉了。“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便是发表的《白鹿原》开篇的第一句话。

    陈忠实说,这是连他自己几乎都不敢相信的一次顺畅的写作,次年元月他就完成了草拟稿,大约40多万字,这是他写作量最大的一年。“我的感觉是如同一个连自己都遗忘了的仓库,突然被打开被照亮……”

     

    写完后  刻骨铭心

     

    1991年腊月廿五的下午,陈忠实在原下祖居的屋院写完《白鹿原》书稿的最后一行文字并画上最后一个标点符号,“那是一个难忘到有点刻骨铭心意味的冬天的下午”。陈忠实说,当时他的两只眼睛突然一片黑暗,脑子里一片空白,陷入一种无知觉状态。“眼前的小圆桌上还摊开着刚刚写成的最后一页手稿纸,似乎还不敢完全相信,这个长篇小说真的就这么写完了!”

    他回到城里家中,开门的是妻子。他说:“完了。”妻子也平淡地回了一句:“完了就好。”1992年2月,陈忠实才给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何启治写信,告知《白鹿原》已完稿。陈忠实透露,其实他早在1973年就认识了何启治,在后来的交往中,何启治一直不忘长篇小说的约稿。陈忠实便承诺,如果今生写长篇小说,第一个肯定给他,没想到这一约就是20年。

     

    得赞同  感觉幸福

     

    1992年3月25日早晨,陈忠实提着《白鹿原》的书稿,在陕西作协招待所的房间里,交给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高贤均和洪清波,陈忠实说,那一刻突然涌到口边一句话:“我连生命都交给你俩了。”不过他还是把这句话咽下去了。之后,陈忠实又把一份复印稿交给曾经热情鼓励他写《白鹿原》的《小说评论》的编辑李星。

    陈忠实透露说,在即将完稿时,妻子问他如果发表不了怎么办,他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我就去养鸡”。大约10天后,陈忠实赶去听李星的意见。李星的反应是热烈的:“咋叫咱把事弄成了!”陈忠实用“一种被呼应被理解的幸福感”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后来陈忠实又收到了高贤均的来信,读完信,陈忠实从沙发上跃起来,大叫一声,又跌趴在沙发上。“他的评价之好、之高是我连想也不敢想的事”。平静下来之后,陈忠实跟妻子说,可以不去养鸡了。(记者 夏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崔彦作品屡获全国大奖
    • 下一篇:长安刘欢的新作喜上《西安日报》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