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1644的崇祯皇帝

    作者:杨广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01日 点击数: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晚,就是这一晚,让历史风云突变。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躲躲藏藏,心力交瘁,万念俱灰,疲惫之极。李自成大军号角声声,锣鼓阵阵,这些不绝于耳的声音让北京城的夜晚有些聒噪,让一代皇帝,正直壮年的崇祯夜不能寐,思绪万千。明知已无回天之术,力挽狂澜,也无法改变大明的末路;在极端的悲怆绝望中,这个幼年丧母、内心柔弱的皇帝子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曾经一夜之间铲除了阉党魏忠贤之流,这个好爱面子,对谁都不相信的大明天子,虚伪的苟活着。面对内有“流寇”李自成,外有后金(清朝)皇太极的大举入侵,老百姓生灵涂炭的多难之秋,还频加赋税,“辽銄”、“剿銄”、“练銄”不断增加,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国破不堪。对李自成剿抚不力,与清军大战连连失败,冤杀袁崇焕,卢象昇战死疆场,洪承畴兵败降清,陈新甲议和被诛,历史一页页重新回到眼前,试图勤勉的崇祯皇帝实在太累了,眼睁睁看着大明气数已尽,无法收拾这个多病的“烂摊子”。

    过早的经历了“妖书案”、“梃击案”、“红丸案”等宫廷事件,五岁生母刘贤妃抑郁而死,幼小的心灵布满恐惧;战战兢兢的童年生活,让崇祯变得异常的敏感和冷漠。整顿内阁,频换首辅,倚重内臣,政体日坏,生性多疑,山河破碎;朋党之争,滥用“廷杖”,最终出现了“崇祯五十相”的可悲景象。

    1644年,关外清军虎视,李自成大军而入,大明坐以待毙,三股力量走在一起,进行对抗。崇祯不敢用外廷臣僚,不相信大明老百姓,“守陴者仅内操三千”。这些徒有虚名的宦官岂能拼杀?几乎在各个军事重镇均有宦官太监监视,人心涣散。在同命运,共存亡的危急时刻,宦官们竟然大喊“诸文武何为?且言官止内操。我甲械俱无,奈何?”对皇帝,气焰如此嚣张。

    身边最近的人,有奶便是娘,充分暴露了奴才的本性。在火光冲天,杀省阵阵,一片混乱中,34岁的崇祯已感前途渺茫,自己多年的挣扎,就是这样无可避免的结果。他邀来周皇后、袁贵妃等在乾清宫共饮,天下最后的宴席很悲壮,空气凝重,他连饮数杯。似有醉意(其实心里很清楚,故意麻醉自己),但却不忘自己的太子和俩皇子,命其换成布衣送到外戚家,设法逃跑,以图东山再起。多么虚伪的皇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带着对生命的眷恋,带着几分侥幸的心情,不忘记大明的延续。后宫声音凄惨、哀怨无比。借城破之后免受侮辱,明智的周皇后先自缢而亡。崇祯很满意周皇后的榜样作用,又把15岁的长平公主召来,挥剑砍下其左臂,剑落尘起,公主昏厥,捡条性命,却在大清抑郁而死,这是后话。崇祯有命袁贵妃自缢,不巧,她又苏醒,崇祯生气了,拿剑乱砍,狂杀嫔妃无数,血肉横飞,不足怜惜。这个及其偏执、封建、狭隘的“杀人皇帝”,对臣民滥用重刑,许多人不明原因便死于棍下,轮到自己选择死亡的方式了。

    崇祯还想有一丝希望,带着太监王承恩几十人,换上衣服,准备冲出东华门,可命当于绝,守城人以为是内乱,拒不开门。一代皇帝在自己的领土上无法自由行动,很是悲哀。万般无奈,崇祯面对众叛亲离、萧杀冷清的处境,走上了万岁山(有称煤山),凌、凉风佛面,天色将亮,放眼四方,双目紧闭,在一棵槐树上带着无限遗恨自缢身亡。有着仇恨、有着遗憾、有着无奈,以一种无法描述的心情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司礼太监王承恩吊死在其对面,效忠主子。这个平日作威作福,崇奉道教,后改信奉天主的多变之君,光左脚,右脚还穿一红鞋,不知预示什么,在其前襟写着遗书:

    “朕自登极(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复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另,还有一行小字:“百官俱赴东宫行在。”

    矛盾的崇祯,虽想爱民,但已经无力体恤;把一切责任退给了诸臣,而有希望“东宫再兴”,大明永续。他虽没有汉献帝的软弱,死后,老百姓的口碑也不错。作为皇帝,他一直镇压的是李自成“流贼”,没有认识到清朝的虎狼之心,实在可悲。好在李自成进京搜出三个皇子之后,没有立即杀害;又接受部下建议,将天寿山田妃的墓穴打开,合葬崇祯和周皇后。让其体面的死去,可能崇祯没有想到,不是敬畏他,而是要让他这面大明的旗帜活在老百姓的心中,对付大清。

    生前无钱练兵,一再向老百姓伸手要钱。死后,却被大顺军查处内帑三千七百万有奇!捐其奇零,即可代二年加派。这个口口声声自称“朕非亡国之君”的皇帝倒不是多么贪恋女色,可贪恋金钱甚于江山!

    1644年,甲申之年,天象所示让崇祯心惧。“正月初一庚寅,大风霾,震屋扬沙,咫尺不见。”接着“文武百官乱朝班”,中都凤阳地震,之后南京有震,祸不单行,一连串的异常,让人心慌。虽说不祥之兆有些迷信,但心神不定的崇祯还是噩梦不绝。梦一“有”字,传到一解梦人处,道:“有字拆开,则大不成大,明不成明。”亡败景象如土崩瓦解之势,扑面而来。

    种种失误,讲和,迁都。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的崇祯只能坐以待毙。三月十五日,密诏驸马都尉,询问南迁之事,但已失时机。驸马回话:“今贼已逼近京师,人心瓦解,从行之人大概只有臣了。”孝敬祖宗的崇祯,多疑善变的崇祯,死爱面子的崇祯只有自己死了。

    无限不甘心的崇祯自缢而亡。南明的福王也是短命而死。吴三桂带清兵入关,李自成死于九宫山(这一历史有待考证),他华丽威严的宫殿被付之一炬,“城头变幻大王旗”,崇祯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大明被大清政权替换。

    历史总有些巧合,在1644年,出现了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最终也因为崇祯的昏聩早早断送了大明的江山。大明这台生锈的国家政权,迟早需要更换,不想在他的手中被大清的铁蹄踏得粉身碎骨。

    崇祯曾手迹“九思”,即“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岩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气。”可惜,他徒写于之上,不得其要义;或者有所领悟,隐藏太深,在暗处看明处的臣民,生杀予夺,实可恨之君。

     

                                   2009.7.31夜于长安

     

    赘:我读明清1644年上下30年历史已经有二年多,越来越觉得明清更替历史的风云诡秘。写此文,权作一笔记,思考之。

    来自杨广虎个人博客:blog.sina.com.cn/yangguanghu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给老外“免门票”,河南安阳的无奈之壮举
    • 下一篇:瓦片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