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教育>> 院校动态>>正文内容

    山登绝顶我为峰--西京学院的“战国策”

    作者:西安晚报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2日 点击数: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京学院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讨会现场

      西安高新开发区先进制造人才实训基地

      专业实习训练基地


      学生上专业实训课

     

      据教育部2009年3月公布的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成人高等学校413所,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239所,独立学院318所,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906所。同时,据2009年全国高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公布数据显示,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而且在未来几年考生数还会明显下降。

      另据《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介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毕业生就业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情势,大学之间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大学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问题显得尤为紧迫,我国高校已真正步入了“战国时代”。当前,民办高校如何全面加强教育观念、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队伍培养等学校内涵建设,建设并形成自己的特色,真正实现学校学院竞争力的提升,是当前应当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特色为王

      集中优势造“工科航母”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许多学生奔波于各类招聘会而苦求一职,另一方面不少毕业生却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为什么呢?竞争力来源于“有特色”。任何一个学校,不管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都应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把他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特色就是一个学校的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竞争力。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陕西民办高校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成为了中国民办高教的硅谷,尤其是规模较大、成立较早的几所院校,更是被世人称为中国民办高校的“五岳”。在这一梯队中,唯独西京学院走的是“工科为主”的路子。

      西京学院走工科之路可以追溯到办学初期,但走规模化发展的“工科兴校”路子,是从2003年以数控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一批工科专业开始的。院长任万钧说,走工科发展的路子一是学校差异化竞争的需要,二是工科学生就业前景好,三是我自己是学工科出身,对工科情有独钟。

      2003年,我国已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趋势,制造业等高等应用型人才急缺。当时,在南方年薪几十万都聘不到可以开动西方进口机床的高级技术人才,就是典型代表。也就是在这一年,教育部倡导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紧缺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全面启动了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西京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市场培育急需人才,及出于工科学生良好的就业前景,和西京雄厚的工科实力,使工科出身的院长任万钧教授坚定了办工科为主的综合性民办院校的信心。因为工科需要实验设备,投资很大,一些民办院校不愿投资或无力投资。但出于学院持续发展的需要,任万钧敢为人先,立志要闯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任万钧带领西京学院,决心以市场为导向,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大胆把学校定位在以工科为主,理工结合,文、经、管、法、艺术等多学科共同发展,逐步走向综合型民办大学的宏伟目标。

      几年过去了,学院建成了数控中心、汽车工程中心、大学生实训中心等五大校内实习实训中心和100多个实验室,为数十个专业的200多项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提供了硬件条件。在实验实训场所功能建设上,学院立足于既要满足学生教学需要,又要使之成为技能培训、毕业实习(设计)与生产结合的多功能实践基地。在仪器设备添置方面,学院既重视学生技能培训所需常规设备,又注重技能、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的高精尖设备,以体现实践教学的技术含量与技术水平。目前,各中心引入技能培训、科技研发项目20多项,部分还承担专业课程实践训练考核点任务。强大的教学设施设备硬件建设,为西京学院发展工科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业蓝皮书

      工学专业就业率最高

      “就业形势的好坏也是遵循市场规律的。”西京学院就业中心主任告诉记者,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4万亿拉动内需,对于国内贸易、机车运用工程、通讯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工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另外,国家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修路、架桥,这些都是工科的毕业生大为畅销的原因。一些工科专业毕业生不仅不愁“嫁”,而且“嫁”得好。在就业困难时期,工科就业容易就显得非常明显。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调查就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最高,其次是理科,文科最低。

      另据日前发布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统计数据显示,2008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多是工学和管理学。同时,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大都属于文学、法学和经济学科。该报告列举了排名前100位的专业及收入情况。记者细看了下,西京学院2009年开设的专业大多都在其列。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自动化、工业设计、物流管理等等。这些专业全国平均就业率都在92%以上。据政府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西京学院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2.02%,2007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3.26%,2006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2.38%,连续三年保持90%以上,名列陕西高校前列。

      工学结合

      追踪市场需求  培育特色人才

      改革就是革命,就是思想的革命,就是在不断发现和适应新规律的基础上,新思想和旧传统“你死我活”的斗争过程。作为一所现代化的新型高校,市场需求就是教改的蓝本,只有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教学,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中,德国的“双元制”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被西方国家称为“欧洲的师表”。同样,“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受到国内教育界的普遍青睐。“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在于使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既降低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风险,又追踪了企业对口录用的实际需求。西京学院按照以教学促进就业的原则,构建“紧跟市场的人才培养机制”,针对地区差异、行业特色、专业人才需求层次、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与知识点,动态优化专业教学方案,构建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与用人企业共同培养专业人才。最重要的是,改变了使学生远离生产一线的传统教育模式,也避免了传统集中实习所造成的学与用无法及时结合的困扰。

      “我最看好的是西京学院适应市场的好专业,过硬的学生实用技术,还有校园里的几个大型实习工厂”,宁波市鄞州区人事局局长张培民在带领当地几十家企业的负责人到学校参观考察时说。见多识广的老总们不仅惊异于这所高校优美漂亮的校园环境、气势恢弘的建筑风格,更被西京学院的数控厂房、汽车厂房、机加厂房等硬件设施牢牢吸引了目光。学院为学生提供全面可靠的就业、创业必备技能的硬件保障,也替社会培养出了到岗上任的实用人才。

      名师执教是西京学院成功的根本,如李诚人这样的名师不在少数,他们不仅扎根校园教书育人,而且每年经常深入省内大中型企业,在为企业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同时,也带回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也正因如此,在综合每位入学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特长、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制订一整套学习、职业规划,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根据教与学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这样一套培养方法,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普遍提高。

      对口协议

      让无力者有力  让悲观者前行

      “这孩子很聪明,就是心思不在学习上”,高考结束后经常能听到家长们这样的感慨,他们想送子女去接受职业教育,但又担心学费白白打了水漂。

      西京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实施了颇受称道的“对口协议教育”,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家长的顾虑。这种教育方法的内涵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由辅导员一对一针对全体学生开展,通过为学生设计大学人生规划,全面细致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对口教育既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又使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对口协议教育”总体上要求学生学好一项专长,掌握外语、计算机两项基本技能,练好书法、写作、表达能力三项基本功,具备“诚、健、博、能”四项基本品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为目标,强调贴近市场和社会需求。

      西京学院能给你的不仅是让你走出“就业的困局”。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是学院的重要培养方式之一。学院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考,培育并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学院组建有数学建模协会、文化创意设计协会、红楼梦研究协会、大学生艺术团、校园话剧社、跆拳道协会、国旗护卫队、书画协会、动漫艺术社等近百个学生社团,积极繁荣校园文化,推行“学以至真、工以至善、工学结合”的实践活动,鼓励师生参与校内外各项科技和学术服务活动,以造就有服务社会胸怀和奉献精神的人。

      文理工并重

      向一流综合性大学全面迈进

      注重特色,并不等于放弃全面发展。正如航空母舰,还需其他舰艇组成航母舰队群一样,西京这艘航空母舰并没有放弃工科以外的专业。西京人早就提出要创办“综合性大学”的远大目标。随后,又提出了“创办以工科为主,理、工、经、文、管等多科发展的专业群,多科并举发展,办中国高等强校”的思路。推行“主辅修制,文理交叉,多科渗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如今的西京学院除了以工科为主的工程技术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学院、工学院还有经济系、管理科学系、人文科学系、艺术学院、经管文学院,她们也发展迅猛,力争上游。

      莎士比亚告诉过我们:“草木是靠着上天的雨露滋长的,但是它们也敢仰望穹苍。”现在,西京学院正在院长任万钧教授为核心的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有一大批孜孜不倦的优秀教师辛勤耕耘下,西京学院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正如任万钧教授所描绘的那样,我们要不断地提升办学层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经过几年使西京学院成为中国“民校中的名校”;然后再经过若干年或几十年的努力,使之成为中国“名校中的民校”;然后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西京大学成为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相媲美的名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过十多年发展,如今的西京,已经不是刚刚出海的那只小般,而是一艘正在踏浪远航的航空母舰。看,引领中国民办教育前进方向的“西京”号,正在迎来自己更加辉煌的未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西安培华学院速写
    • 下一篇:西安联合学院:五大特色打造职教顶尖品牌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