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 集结号》中谷子地“现身 ” 一老兵60年执着找组织

    作者:李晶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9日 点击数:

    田增武老人在展示自己的《入党志愿表》

    □文/图 记者 李晶

      81岁老兵田增武就如冯小刚电影《集结号》中的谷子地,他与部队失去联系后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不同的是, 60年过去了,他至今还没有找到“组织”。昨天在蓝田县田家村的家中,记者见到了田增武老人,他透露了自己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从特务连调到通信连  

      老人有些驼背,但是精神头很好,有着与其年龄不符的惊人记忆力。他从青化砭战役开始讲起,谈了自己作为国民党士兵如何行军、怎么被俘、如何参加了解放军358旅714团特务连,细节清晰而生动。田增武讲,自己随后参加了蟠龙镇战役、两次攻打榆林、沙家店及清涧等战役。在攻打沙家店过程中,特务连连长说组织想选个“有战斗经验、口齿清楚、人老实”的到通信连,问他愿不愿意。“干啥都是搞革命,去就去”, 田增武说他就此调到了通信连。这在其子田措施提供的油印粗麻纸的《入党志愿表》中“过去在敌31旅工兵连……后在特务连当战士,3个月后到通信连当通信员至今”叙述一致。  

      瓦子街战役打得惨烈  

      在田增武的印象中,1948年2月底的瓦子街战役打得最为惨烈。当时,我军和国民党刘戡的29军在瓦子街以东的高地交手。团长先让通信连连长带人去送信,结果左等右等不见人回来,就又派他去送口信。当时双方各守着一座山头,我方有两个连队在山下的沟中,田增武说自己奉命要给参谋长传达团部“拿下山头后,有一个人也要守着”的指令。不久,参谋长虽然找到了,但却牺牲了。而此时敌人已开始由下往上攻,山上一片杀声。副团长虽然后来也找到了,但却身负重伤。第二天战斗结束后,漫山遍野都是尸体和散落的枪支。在这次战役中,田增武得知“1”号(指团长,后来才知道姓任)和参谋长都牺牲了。  

      陇东战役改变命运  

      1948年,陇东京川县麦子未黄。田增武说他随着团部在行军,与敌军马鸿逵的部队遭遇,双方开始激战,从中午一直打到天麻麻黑。一个炮弹在不远处爆炸,他右手的一个战士当时就死了,左手的战士虽然头部受伤却一直在坚持战斗,抹一把头上的血打上一枪。自己只听到“轰”的一声,然后右腿就没知觉了,就把枪交给了指导员开始往下爬。后来,碰到了担架队一个排长、一个侦察兵和另外两个伤兵。他要别人放弃自己,那几个人不同意,坚持背着他往下撤,“咱是革命同志,咋能把你撇下”。后来,几经周折,他被当地老百姓白世荣(音)的爹藏到一口窑洞里,养了几个月,当时一个叫邓建川(音)的老汉对他很好,没事常来和他拉拉话宽宽心。因国民党乡长常来盘问,看他是否加入过“组织”,将其应付走后也在那里呆不住了,就转移到了李家村。他受到李国镇(音)一家照顾,直到1949年11月,腿伤自然愈合后才步行10多天回到蓝田家中。田增武说,在上世纪60年代,他还曾重回故地看望曾掩护他的老乡。  

      成了一个没有过去的人  

      田增武说,回到县上他拿着当时京川县开的“沿线吃住找干部”的路条,去找民政局登记身份遭到拒绝——因为没有部队上的证明,而一直随身携带的《入党志愿表》也不管用。因为腿残疾又是个识字不过百的文盲,他只好回家当农民至今。中炮弹后弹片没有取出,他一直饱受伤病折磨,特别是腿部。用田增武的话说,“弹片在腿里住了21年”,到了1969年,当他的腿伤反复发作、愈合后,最后一块弹片和碎骨被他用镊子夹出来,腿居然不疼了。1966年,他曾到咸阳二院拍过片子,据说手术费要170元,就放弃治疗了。前年体检时,他的背部又发现了一块残留的弹片。田增武说他时断时续地打听着自己部队的消息。到“文革”后,一位在西安医学院进修的乡党说同桌是当时省军区司令的医生,常转述首长在陕北的战斗故事。乡党说听起来和田增武的经历一模一样,后来得知该司令员是当时358旅的黄旅长。于是,田增武就托人写了一个材料,转交给医生。后来得到的答复是“事情是真实的,寻部队找政府”,后来该司令员到北京治病就未再联系。而他听说自己部队358旅714团解放后改编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他也曾以此为地址寄过信,却石沉大海。老人说,香港和澳门回归时,358旅去了,他从电视新闻里听到了介绍,说是保卫延安时的358旅,老人脸上露出自豪的微笑。  

      老人很开朗,讲起往事谈笑风生,完全不似历经磨难。他说,自己常会想起曹志刚、孙秦民、王镇海、秦胜祥(这些名字均以发音为准)等老战友,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活着,也不知道过了60年谁还能证明自己的过去。  

      未交过党费的“老党员”  

      □记者 李晶  

      昨天,田增武老人还饶有兴趣地讲起了他的火线入党经历。  

      那是在1948年打瓦子街战役以后发生的事情。在宜川县和洛川县之间的一个不知名的地方,连支部召开了一个二三十人参加的短会,把他个人的情况一介绍,说他仗打得好、任务完成得彻底,同时对党认识得深刻,然后就宣布他为中共正式党员。田增武说自己也表了个态“要为人民服务,不怕牺牲个人”。老人回忆说,其实在瓦子街战役之前,排长、连长和连指导员向徐峰都曾找他谈话,问他对党的看法。田增武回忆说,自己回答说 “要不怕牺牲自己的一切才能革命,做不到就革命不成”。 田增武的次子田措施拿出了当年组织发给父亲的刻版油印麻纸《入党志愿表》。上边写着“田振武”(估计是笔误,应该为田增武)的名字,还写着“识字六十”、“团党委批准为正式党员”等字样,入党理由是“为穷人翻身得自由民主解放”。日期是 1948年3月3日 ,后边还盖有红印章。  

      田增武老人说,当年物资很紧张,打了2年仗发过一次“薪水”,好像是8000法币。那时,因为没有钱,党费也没有缴纳过,组织上说只要你有心那怕缴个瓦片都行。再往后,就因中弹负伤和组织离散了,自己的军人和党员身份不被承认,就一直没有缴过党费。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张逢学成为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 下一篇:“宾竹道人”与《吊翠微宫》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