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钟馗祛五毒铜钱与端午节

    作者:胡克正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5日 点击数:

     


      端午节,民间有悬挂钟馗像的习俗。

      钟馗画像 张韶华 作

      端午节日的风俗主要有龙舟竞渡、吃粽子、插白艾、挂菖蒲、荡秋千、佩香囊、戴荷包、饮抹雄黄酒等,多是为了避邪驱恶、防疫防病。另外,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如陕西、河北、山西、北京等地,人们还有端午佩戴钟馗祛五毒铜钱的习俗。

      钟馗祛五毒铜钱图案是以西安为主的关中地区民间流传的一种辟邪图案,即把蜈蚣、蝎子、蛇、蟾蜍、壁虎依次排列在铜钱的左方,手持宝剑的钟馗耸立于钱币的右旁,“勒令”两字铸于方孔之上,如此奇特的构图布局在一枚直径仅有28毫米的古铜钱上,简洁明快且古朴典雅。这五种有毒的动物与钟馗“同居”于一铜钱之上,蕴含着斩除妖孽、惩罚邪恶之意。据有关专家考证,古时候此类铜钱并不参与流通,而是属厌胜佩戴的“钱币”,它的产生与端午节有着不解之缘。

      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此时,动植物滋生,蝎子、蜈蚣、壁虎、蛇、蟾蜍五毒出入居室,袭扰人类,如何祛之?旧的传统风俗是到了端午节这天,人们要喝几口雄黄酒,或将雄黄水洒于床下、墙角以避毒。明朝的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农历五月一日至五日,涂耳鼻以雄黄,避虫毒。”所以,民间俗语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不少地区的百姓到了这个时节,要用五色纸剪成镇锁五毒的葫芦图,贴在自家的门、窗、炕和墙壁上;小孩子们要在脖项、四肢上拴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身上佩戴香包,并穿戴五毒图案的裹肚、背心和鞋帽,按照“以毒攻毒,厌而胜之”、“一物降一物”的原则,对伤害孩童的邪毒之物加以制约,以达到远离疾病、身体健康的目的。

      端午节期间,有些地方还流行居室中悬挂钟馗像的习俗,据清代《北平风俗类征》记载:“五月初一至初五为端阳节,午时以朱墨画钟馗像,用鸡血点眼,俗称‘朱砂判’者悬屋中,谓能驱邪。”顾禄曾在他的《清嘉录》中也有记述:“适逢端午,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钟馗乃唐朝有名画家吴道子笔下的人物。据宋代《醉翁谈录》云:“除夜,旧传唐明皇是夕梦鬼物,名曰钟馗,既觉,命工绘画之。至今人家图其形,贴于门壁。”相传,唐明皇李隆基一次久病不愈,偶有一夜,梦见一大鬼捉去一小鬼,大鬼声称自己名钟馗,试武举未中,誓为皇帝陛下除天下妖孽。唐明皇梦醒,即刻病好。于是,便命吴道子将梦中的钟馗捉鬼作成一幅画,挂于宫中以避邪和镇妖。

      “上之行为风,下之移为俗。”皇帝用钟馗驱妖,民间百姓也就请钟馗来除魔。唐宋时期,只要一到岁末除夕,人们便挂钟馗像,用以避“年”。到了明清时期,民间百姓不仅在春节挂钟馗像,而且五月初五端午节也“请”钟馗对付五毒,以期拨除不祥、一年顺达。在这种沿袭已久的端午节风俗的影响下,独具慧心的铸钱工匠们,便铸造出了诸如“钟馗祛五毒”等一些属厌胜性质的钱币供人们佩戴。从明清至民国,端午节这天,上至宫廷达官贵人,下至民间百姓,佩戴“祛五毒”钱币已经成为时尚,并将其视作端午节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将钟馗画成像悬挂在居室里也好,铸造成钱币佩戴在身上也罢,请他斩妖驱毒,只不过是古代先民们朴素的美好愿望罢了。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我们过端午节时,应该用科学的方法祛虫驱毒,避免其袭扰人类的生活和工作。这才是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风俗久传不衰的真谛所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端午节文化]"粽子"为何物?
    • 下一篇:张来善长篇小说《命运》出版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