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人物>> 文化人物>>正文内容

    文坛新锐,青年才俊吕虎平

    作者:张艳茜 来源:本站综合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3日 点击数:

       

    吕虎平,作家,生于60年代,长安区细柳人。1989年开始诗歌、散文、随笔写作,有70余万字散文、诗歌散见于《美文》《延河》《延安文学》《小品文选刊》《福建文学》《阳光》等报刊杂志,多有获奖,也多有选载。著有散文集《棉花》《吹进院墙的风》《穿过夏夜的黑》等。作品收入《镜像的妖娆》《手稿》《九作家散文选》《网络散文精选》《望海散文选》《我的恋爱》《长安风》等书。

    现任东方航空四川分公司党工部副部长。  

       

       

    把乡村当作女性看待  

    ——读吕虎平的散文集《棉花》  

       

       

        认识吕虎平,是在很多年前了,却一直没见过面,我所说的认识是从文字上。因为他早几年就在《延河》杂志发表文章。那时对他的认识,除了文字之外,就是知道他是杜爱民的同事,却没有机会面对面相识。一次,甘肃一个作家路过西安,一起吃饭,他说到“云中飞鸿”,而且一定要见云中飞鸿。这时,我才知道云中飞鸿就是吕虎平。那天到了晚上吃饭,就见到了吕虎平本人,这时我才知道他在网络上已经大名鼎鼎了。后来,和他在网络上的交往比较多。吕虎平给我的感觉不像60年代生人,在他的博客里,他很有冲击力,如他的名字,虎虎有生气。他富有活力,生活也很丰富,比如,经常登山运动啊,骑着摩托回乡下看母亲啊,还时常和文朋诗友聚会啊……所以感觉他应该是接近或者就是70后的。
       
    不久前,《美文》杂志社召开陕西散文创作研讨会,黄海将吕虎平新出版的散文集代转我。我在吕虎平的博客里,了解到的是他的日常生活状况,认真读了他的散文集,发现他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前几天我去周至参加采风活动,看到农户门前挂着一串串饱满的包谷,那感觉特别好。有粮食挂在门前,让人觉得日子特别踏实、特别温暖、特别充实。其实我小时候生活的环境也是在农村,因为我父母工作的单位就是华山脚下,是农村的边缘,也可以说就是乡间。我对农村的那种环境还是熟悉的。因此,我在读他的散文集《棉花》的时候,感觉吕虎平的文字就如饱满的包谷,无论是他的叙述状态,还是情感的表达,都很饱满、很踏实,他是实实在在饱含真情向你展示农村的那种生存状态。我对他写作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他写乡间的生活时,很从容,没有矫情,没有那种突然很隔的感觉。
    在阅读中,我发现,吕虎平是把农村当作女性来写的。他是以男性的视角看乡村的,那么,当他把乡村看作女性的时候,乡村就很有色彩了。无论是大自然四季的色彩,还是乡村悲苦灰暗的色彩;无论是丰收的喜悦,抑或窘迫的家境,都在他笔下产生了色彩感。
       
    读他的文章的时候,你会很容易发现,他描写的那些庄稼就是人,那些人就是庄稼。比如,他祖父去世的时候,他写到:“父亲种下庄稼,生长的还是庄稼,种下祖父,祖父再也没有生长起来。”还有其他的地方也有类似的写法。庄稼和人,在吕虎平叙述中很自然地融为了一体。
       
    说吕虎平笔下的乡村具有很丰富内涵女性的感觉,我想这可能和吕虎平恋母情结有关。我在读他文章的时候,发现太多的文字涉及到他的母亲,表现出对他母亲无限的爱和深深的依恋。我本人有很严重的恋父情结,我对父亲的依恋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所以,我能体会到吕虎平对母亲的那种情感。我很羡慕他把这种恋母情结顺利完成,得以实现。也可能是他的这种恋母情结,造就了他从一个男性视角和态度看“女性”的乡村。这样去看待乡村,自然,乡村就丰富了起来。把乡村作为女性,除了女性丰富的色彩之外,女性的柔情、女性的宽厚、女性的温暖、女性的体贴,这些女性特征在吕虎平描写乡村时全部呈现了出来,并且表现得非常到位
       
    同时,在把乡村当做女性看待的时候,吕虎平就有一种有责任的男性对女性的疼爱,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爱,其中包含着很丰富的疼在里面。这种疼感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比如城市对乡村的侵蚀、包围,就能读出吕虎平对此发自内心的疼。像方英文刚说的:有一种“美丽的忧伤”。我读《棉花》的时候,时时能感到这一点。
       
    女性的特征中,往往表现的是一种忍让,善良,还有服从,所以女性最容易受欺凌和侮辱。对于“女性”的乡村正在被外界侮辱、包围、侵略,吕虎平以一个男性的目光目睹这一切的时候,对乡村的疼爱就愈加强烈。同时,吕虎平也很理性地认识到,乡村正在无奈地出卖着自己的“肉体”,甚至出卖着自己的灵魂。乡村似乎也在搔首弄姿地向外界展示着自己,向城市谄媚。很多自然的,悠久的,优秀的传承也在中断,在消失。这些在吕虎平的文字里完全能体现出来。
       
    我非常羡慕很多人都有家园的感觉,我没有。我从小随着父母漂泊迁徙。我一直在寻找生活根源的时候,我羡慕吕虎平找到了,或者说,他不用找就存在于他的生命之中。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对这个世界的表达方式,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对我来说,都是找不到根源的。吕虎平不存在这种困惑,即便是漂泊多年,故乡对于他,就如母亲手中的那根线,无论放出多远,那个风筝总能回到母亲手中,总能被牵回来。无论在外面游离多久,都能够顺着自己走过的成长之路,回到生根的地方。我有理由相信,吕虎平会按照乡村赋予他的很多美好文化的传承,还有乡间纯朴民风的滋养,能够创造出更好的东西。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区摄影家协会秘书长董寒光
    • 下一篇: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雷涛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