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生态长安>>正文内容

    高冠瀑布何时统一管理

    作者:杨耀青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3日 点击数:

    位于秦岭北麓的高冠瀑布是我市著名的旅游景点,由陕西旅游年票办公室发行的优惠年票也将其列为“不限次免票”的景区之一,但不少持票游客却在该景区位于长安区的入口处被告知年票无效,原因是景区分属长安区和户县两地管理,年票发行单位只与户县方面签订了合同,且游客无论从哪一方入口处进入景区,若想到对方辖区内游览,还必须付费走过临时搭建的“木板桥”……

      同一景区两方管理

      游客疑惑:到底有几个“高冠瀑布”?

      “看到路边的指引牌上明确地标着‘长安高冠瀑布’的字样,我就把车开上去了,可谁知入口处的工作人员却说年票无效,要进入景区就必须购买每张15元的门票。”5月6日,在高冠瀑布位于长安区的入口处,西安志高数码公司的田桦指着手中的旅游年票告诉记者:“陕西旅游年票官方网站上明明将‘高冠瀑布风景区’列为‘不限次免票’的景点,可到了这里工作人员却说‘俩景点不是一回事’,那么西安到底有几个‘高冠瀑布’呢?”

      记者在该入口处观察了近半小时,发现与田桦有相同遭遇的游客多达20余人。对此,一位自称是售票处管理人员的中年男子向记者解释道:“通往景区的这条环山路是由长安区祥峪口村开发和管理的,高冠瀑布的一半景点也包含在内,你们手中的年票在户县入口处有效,我们这里不认。”据该男子介绍,他们在这里设置景区收费点是经过长安区相关部门批准的,所有手续及提供的门票均合法有效,但由于年票发行方并未与之签订相关经营合同,所以才会出现游客持年票无法进入景区的情况。

      离开该收费点后,记者又向西走了近500米才来到高冠瀑布景区位于户县的入口,出示年票后顺利进入景区游览。记者在此对22位游客采访后发现,持年票在长安区收费处遇阻后转道而来的有近四成,并表示对同一景区两方管理的做法十分不解。

      游览对方景观就得再掏腰包

      记者体验:“收费桥”、“大狼狗”阻止游客过界

      “高冠瀑布有很多著名的景观,例如梅花潭、牛鼻洞、明通亭等等,但除了壮观的飞瀑外,你要是只买了一个入口处的票,其他景观是看不全的。”在该景区位于户县一侧经营小餐馆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要想到对面的景点游览,你可以走‘便道’,不过就是得掏些过桥费。”

      按照李女士的指引,记者来到了瀑布西侧的“牛鼻洞”旁,站在岸边能够看到对面的“水帘洞”景点,但要想到达对岸,就必须经过一条长约10米的木板小桥。记者刚踏上这座简易的小桥,一名50岁左右的男子便在桥的另一头说道:“过一次一块钱。”当记者询问其收费原因时,该男子解释道:“你买的是户县的票,要到长安区境内游览肯定要再掏钱,不过你过桥后还能玩不少地方呢,上面的人工湖还能划船……”记者在岸边粗略统计后发现,15分钟内经过此桥的游客共有19人,其中8人是从户县方向去往长安区境内,另外11人反之,但不论游客行走方向如何,都必须给对方景区的收费人员交1元钱的“过桥费”,且这座简易小桥的两侧没有任何防护装置,游客行走于此十分危险。

      沿河道上行,记者来到了一处水流相对平缓的区域,发现部分游客试图从这里进入河道趟水到达对岸。当一名游客从户县方向下到河道中央时,对岸的收费人员便喊道:“从这里过得一块钱!”记者看到,这名收费人员的身后有一条宽约0.5米的土路通向长安区一侧的景点,但土路中间却拴着两条大狼狗挡住去路,当这名游客上岸付费后,收费人员便临时牵走这两条狗让游客通过。

      记者顺着高冠瀑布景区位于长安区和户县的游览线路分别走了一圈,发现只要有比较容易到达对岸的地方都分布有收费人员,他们通常先查验游客手中的门票,若发现是对方一侧的门票时便告知其交费1元方可放行。同时,每个景点入口处也有类似的验票人员,游客若持有对方售出的门票则需再支付该景点的票款。

      “两方分治”已存在多年

      两地管理者:景区统一固然好,若要实现困难多

      “既然是同一个景点,为何不实行统一管理?现在这种情况给游客带来了很多不便,来往两边还要趟水或过桥,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上海籍游客吴作俊告诉记者:“不论景区管理方有什么样的难处,总该以游客利益为重,希望高冠瀑布能够尽早实现统一管理。”

      对此,长安区旅游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高冠瀑布景区位于秦岭山北麓的高冠峪内,而高冠峪河也是长安区和户县两地的分界,长安区一侧的景区是由祥峪口村负责开发和管理的,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便逐渐形成规模,经营运作都比较规范。“景区实现统一管理固然好,游客可以买一张票就游览高冠瀑布的全部景点。对此,我们也曾经考虑过与户县方面共同开发景区,但景点经营权、运作资金等一系列问题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彻底解决,所以现在这种状况恐怕还得延续下去。”

      户县高冠瀑布景区管理人员郭爱敬女士对此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她说:“高冠瀑布是我们西安人共同的旅游资源,而长安区和户县的景点又各具特色,我们也希望实现统一管理、合作经营、共同开发,但摆在面前的许多现实问题却又难以改变,例如我们这边的环山路,李家岩村的村民修筑、维护到现在已经有近30年了,其间还投资开发了‘天梯’等景点,这些项目的经营权等问题都需要一一考虑……只有将那些历史遗留问题逐一解决了,景区的统一管理才有可能实现。”

      新规划或将解决高冠景区老问题

      市旅游局:环山旅游都将实现一体化管理

      对于高冠瀑布景区已存在20余年的管理不统一问题,市旅游局局长周爱全表示:“要在短期内使景区实现一体化管理,就必须协调双方使之达成一致,这需要两地的共同努力。但我市已提出了相关规划,在不久的将来,不光是高冠瀑布一个景区,整个秦岭北麓环山旅游线都将被纳入一体化管理的范畴内。”

      据周爱全介绍,秦岭北麓的环山乡村旅游带目前已基本形成,同时带动了以休闲、垂钓及“农家乐”为代表的一系列特色产业。按照市发改委提出的西安现代产业规划,我市将在秦岭北麓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区,以保护上述地区生态及文化资源为重点,打造具有人文及自然生态特色的旅游景区。

      周爱全告诉记者,目前整个规划方案正在加紧制定中,同时对沿线各地、各单位等进行意见征询,具体细节现在虽不能确定,但秦岭北麓环山旅游线包含的景点实现一体化管理是可以肯定的,到时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将是一个集水源地生态保护、人文资源开发、森林公园及风景名胜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场所,同时也将带动沿线居民实现增收,使秦岭这个天然的“大公园”展现出更大的活力。

      

      携手绘美景  两地得双赢

      □杨耀青

      一条从秦岭山中淌出的河流,成为了长安区与户县的天然地界,但它奔涌而成的百米飞瀑却为两地带来了宝贵的旅游财富。诚然,河流两岸的管理者都有开发经营各自景点的权力,数十载心血付出也理应从中获得收益,但高冠瀑布毕竟只有一条,游客冲此而来当然想遍览景区内的全部景观,而连接河流两岸的“收费桥”却扫了不少游人的兴致。

      与此同时,不论是在景区的长安区还是户县一侧,记者总能听到工作人员念叨“买人家的票,看我们的景就得再花钱”之类的话语,将双方的“裂痕”毫无避讳地摆在游人面前,这种做法不仅无益于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更破坏了高冠美景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

      倘若双方能形成合力,集中人、财、物等资源共同将景区内的各景点开发好、管理好,对内做到“亲兄弟明算账”,对外树立“一家亲”的景区整体形象,借助于秦岭北麓环山旅游线的一体化进程,“高冠瀑布”这个旅游品牌将会具备更加雄厚的实力。

      经济社会部主办  电话:88220000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野外救回环颈雉孵出9只小宝宝
    • 下一篇:15警民两小时“喊”出迷路3驴友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