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金苗>>正文内容

    金苗:子午谷口小五台

    作者:金苗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2日 点击数:

    小五台属秦岭北麓,位于长安区子午镇,距西安市23公里。海拔1530米。山间林木繁茂:千年柏、1300岁婆椤树、400年南洋连理枝……溪水潺潺,庙宇其间,奇石相伴。(2007版《长安导游图》)

    樊耀亭老师在其《终南山佛寺游访记》书中,称小五台自隋唐就有庙宇。并简单介绍了其中四座:睡佛殿9米长睡佛、十多尊罗汉,清乾隆五佛殿,明代玉皇楼,均毁于“文革”。普陀寺建于唐代,今成废墟。

     

     

     

    4月11日9:30,320公交车在“北豆角村”站经停,进南豆角村。有一北一南两老门楼。上南门,屋墙上有两份布告:《南豆角村村委会1985年实施计划》写于元月20日,《南豆角村关于用电的有关规定》书写日期1985年2月2日。当年村委会办公地。屋子凌乱,小账本丢得到处是。

     

     

     

    王作兆2005年出版《长安史迹纪略》中说:子午镇置于宋景祐三年(1036)夏,并在西侧一河之隔设杜角镇。(“豆角”当是“杜角”讹音而来。)官道通南北,村子四周有门楼,今余其二。说北门楼刻有“胜利门”三字,是解放军为纪念1949年7月11日小五台战斗歼灭胡宗南三个团2100人;南门楼砖刻“南极生辉”。可能是我眼力不济,看不清楚。

    南门楼以南100米,有大头爷石像、胸围4米的两棵古柏、2002年立“南豆角志”碑,还有一碑“决(?)山镇定风”。

    大头爷,又叫舍公爷,《西安古树名木》中说是为纪念这位爱护庄稼的县官而刻立。还有人说是西周农业部部长后稷“社谷爷”。当地人说这爷爱护百姓,临死时要求把他的头搁在地面,看护庄稼。不知石爷原在何处,现系移栽。看石刻头饰,似为唐代官帽形制,相貌威仪、夸张,似带笑容。有人说双柏已千年。此处曾有大庙,毁灭时间不详。

    从水库右边,过西村村部,路边及附近停车场停车当有50部。进子午峪,11:05从拦河坝沟底石上溪流处上山。11:26,半腰有两户人家,农家乐生意红火。左边这家,老汉,可能已经“退居二线”,搭一小板凳,在地边看啥书,丝毫不理会院坝里的热闹。从他家房背后继续上。沿路有石砌平台三处,应该有过建筑,被毁。垃圾随处可见。

    12点到达文殊寺。寺地基也为山石垒砌。建筑三层,上为佛殿,中为生活用房,下有地下室。佛殿门口右边窗户上,其中一幅照片,似为长安观音山法华寺比丘尼圆照法师(1900年6月19日—1993年6月l2日)。

    点香、磕头,不亦乐乎,多是些年轻的女娃娃和中年男女。善财不论多少,哪怕块把儿,投入功德箱,法雨师父都会击磬回报。塞入20元,不磕头,师父竟然未击磬。是他没有看到我塞钱,还是我不磕头就不击磬?忘了问问。煤炉子上,开水随时在烧,多少管你够。用水系天雨储存,师父说住庙两三年,未曾断过。DVD播放着佛乐,师父不停地击磬,很是忙碌。座壶里的水冒着白汽。我提起灌进暖壶,再加水,拿拖把拭去地上水迹。看见师父笑了,但没有口头表扬我,只是问正在向他咨询命运、婚姻的我的女同学:喔小伙是你男朋友?师父猜错了。同学很虔诚,接过师父翻开的书,上面有现成的“命底”,抄下。师父说,49岁上,家里人出了车祸,之后他出家;儿女双全,都有自己的事。回来上网,竟然检索到“长安子午文殊寺”博客(http://blog.sina.com.cn/cazwwss),上面说,1960年建子午小学时该庙被拆除。2001年—2003年建成。博文区区三篇,2008年10月14日后,再无人打理。

     

     

     

    20米外有台,名五大菩萨殿。值守人老百姓打扮。香火不旺。

    下阶右行,穿过三厦房间的一人宽小道,又是一佛堂。门楣上是没名没堂的牌匾,书法拙劣。房檐下有砖摞,上写:凡所带砖的善人可到弘菩殿喝水用饭。原来,这些砖都是游客从山下一块一块捎上来的,台沟口有专人负责捆扎砖块。

    出后门,过石坊,上5米台阶,到弥勒殿。后门外,埋锅造饭处,有灰色石壁,题刻漫灭。再出小门,可登五台制高点黄白巨石远望。如上房顶,交钱1元。下楼,到南峰禅寺门口。一老僧手持佛珠,追出殿外,似乎是在抱怨一游客拜佛不诚心。此山梁上五座小庙宇,呈“ㄥ”状,折转高低,参差错落,都是前殿后门连着后殿前门,别无他途。

    折返,从石坊处下坡,沿梁下行800米,两座庙宇一字排列,各有各院,互不牵连。

    红丝殿,三进院落,前客房,中起居,后佛殿。中院墙壁嵌《立契出卖山坡文字》碑铭,8开纸大小:张益道“因为不便,今将自己山坡地一段,土木相连庄前小五台东岭,其山东山河心西止河心南山岭北心凹,四山分明,今情愿出卖于红丝殿名下永远为业”,“价银捌钱整粮一升”。顺治十一年(1654)七月初二日经手。殿名由来已久,有何出处,院里居士答不出。有网友说是给有情人牵红线的地方。想想,似乎是那么回事。看来古人婚姻职介之发达,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和浪漫。有心踏进婚姻殿堂的男男女女,真的应该来这里见证一下。院子里晒着“猫儿眼”,说是做药。中草药,学名狼毒,“根入药,能逐水、消肿、通利二便。主治腹水胀满、二便不退、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浮肿”(百度百科)。

    玉皇楼门口对联:“远逐狼儿三千里,近保人民百万家”。从联意推测,似为当年解放军手笔。对仗极工整,气势豪迈。七进院落,楼上楼下,神像几十尊,塑工不差,面貌也还生动。师父头发是道姑打扮,装束谈吐却是普通人模样。问其字辈,她说忘了,在本子上记着呢。墙上挂有信士所写《爬山十三首》,得知庙为此姐弟俩所建,姐已“耄耋年”。八十至九十岁称耄耋。若如此,这位师父精、气、神果然不差,看上去六七十岁。墙上六块牌子,落款“长安区宗教局”,走过的各庙都有,师父说,六块牌子要交六百块钱。小五台,不是热闹繁华地,自给能力差;驴友路过,也只是看看,香客多来自周边农村,供养不会多。宗教局这样雁过拔毛,实在可恶,鄙视一下。

    告别师父,从此处下山,20分钟到三圣殿。我踩在菜地边的新砍木头上拍庙全景。一小和尚过来晒衣服,很凶地嚷着:“嗨,你踩着我的菜苗了!”我连忙辩解绝对没有,很是无趣。

    5分钟后,到斗母宫。《重建斗母宫记》碑说1949年打仗时毁于战火,1991年3月重建。

    斗母,也写作:斗姆、斗姥。“姆”“姥”拼音都为mǔ,年老妇人的意思。斗姆,道教女仙,北斗众星之母,主天地万物之生,三目、四首、八臂,生日农历九月初九。临潼骊山老母宫、老母殿,就是供的这位神仙。

    宣传板上却写做“渡姆宫”或“度姆宫”。原来,道观已做了佛寺。墙报《山月梵波》到2009年3月,已经是“第十一期”。 主人释演明,学养深,“诗二首”为证:

    《答长安田秘书》
    田君莅古寺,老衲合十迎。千年婆罗树,不老更郁荣。摇钱树七百,满山金银铜。紫薇生紫烟,弥漫度姆宫。细说小五台,盅盅相对茗。贫僧尽应有,都在禅意中。东去春风至,重彩山林容。后日君再来,同念弥陀经。(按:“田秘书”指长安终南山佛教协会秘书长)

    《答安斋人》
    客人远道来,闻叩山门声。蒲团拜尊释,热炕茶几盅。古稀遇知己,智达悟觉诚。宫内放光明,甘露紫薇红。终南修道地,佛缘接友情。

    《浅说看破红尘与四大皆空》一文中,师父认为,“就是要破我的自私,放下为我的名利,悟到四大皆空,认识社会和自性,达到无我利他利社会。因此,理解佛理是人生的积极追求,而不是消沉或泄(应为懈)怠”。可见学佛之洒脱,与时俱进。

    吃了居士师傅烧柴蒸的凉皮,谢过,告别。一路上,有学生娃娃卖野菜,游人走拢,却并不主动招呼,只忙着写字。你挨个儿问野菜的名字,他们倒会一一说出来。问了不买的多,一个是没零钱,一个还是嫌弃。可怜那些娃娃,好不容易热乎起来的心劲,又被掐灭了。

    台沟口,两棵巨柏下,需要运上山的砖块就在这里。今后上山的朋友,一定别忘了,举手之劳,成佛之美。

       
    说明:上小五台有两条路:过南豆角村,进子午谷,从大坝后面石溪处上山;或者,过南豆角村,从水库左边进沟。两条路均可以原路返回,也可以互相穿越。

     2009.5.10于长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金苗:户县“白马招觉院”
    • 下一篇:户县五泉岭艰难穿越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