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民俗>> 民俗文化>>正文内容

    唐人游春的文化风情

    作者:董长君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点击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人游春的文化风情

    □董长君

     


      踏青男女两情相悦即互赠芍药。王弘力 作

      踏青风俗由来已久,到了唐代则更加盛行。

      如今,春回天地,万物复甦。忙碌之余,人们去游春、赏花,拥抱自然。其实,游春赏花,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是京城长安的一大盛事。

      唐代长安是一座花园之城

      唐代长安是一座花园之城。城北有规模宏大的皇家禁苑,凿池叠山,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奇花异树;城东的灞浐一带有许多皇室园林,是皇家贵族奢侈豪华的游览区;城南曲江的樊川,也是园林胜地。而长安城内,垂柳依依,古槐行行。从宰相等大官僚的私邸到皇宫门口的主要大街上都铺有沙土,以减少灰尘飞扬和雨天泥泞。樊川的桃花,曲江的芙蓉,杏园的杏花,寺院的牡丹,更把长安城装扮得秀丽多彩。当时,风靡牡丹种植,每值暮春时节,牡丹竞艳,游人如织。诗人白居易曾经写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长安的春天非常绚丽,游春赏花乃是倾城之盛举。唐朝诗人王建为此写道:“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桃花红粉碎,柳絮白云狂。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在游春赏花时节,文人题诗咏赞,皇族贵戚炫耀豪华,呈现出一派盛世色彩。

      文人百姓游春之乐

      每年三月三日“上巳节”是唐长安人士游春的季节。游春之人常采摘鲜花插在头上或身上,杜牧有诗云:“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人们踏青于曲江池,于是这里“长堤十里转香车,两岸烟花锦不如”。曲江池,以它美丽的景色,使四方游人陶醉。岸上垂柳婀娜,池中彩船戏逐。髻饰花朵、身着艳装的妇女,也漫步嬉戏于池畔,形成了“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诗情画意的图景。

      唐曲江池西有一座杏园,诗人姚合有《杏园》诗曰:“江头数顷杏花开,车马争先尽此来。欲待无人连夜看,黄昏树树满尘埃。”可见,当时杏园内数顷杏花盛开,是长安一大奇景,引得无数人前来观赏。

      唐长安牡丹种植之风盛行。据载,当时兴善寺内种有很多牡丹,其中有一丛,一次花开1200多朵,成为长安一大奇观;长安城东罔极寺内有一棵牡丹一次花开2100朵,长安游赏人士络驿不绝;慈恩寺内元果院和太真院也种有牡丹,据说元果院的牡丹比一般牡丹早开半个月,而太真院的牡丹比别处的晚开半个月,所以每当暮春时节,长安人士竞赴慈恩寺看牡丹。

      唐时樊川是一条美丽的川道,位于西安城南16公里处。每当春天,樊川十里桃花,灿若红霞,乃京城近郊游春赏花之胜地。当年,唐诗人崔护到樊川游春踏青,因口渴难忍,寻水来到一农家。开门的是个姑娘,在灼灼桃花的映衬下,姑娘面色红润、俊秀非常。匆匆一面,竟生爱慕之心。第二年桃花时节,崔护再次来到姑娘家,桃花依旧,却无姑娘身影。于是,崔护在门上题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从此,“人面桃花”的故事广为流传。

      皇宫贵族游春之奢华

      “上巳节”这一天,皇帝照例要带着后妃在曲江池大设宴会,赐宴公卿百官。据载,春时,唐玄宗要在宫中举行盛大宴会,嫔妃们在头上插上艳丽的花朵,他则亲自捉来粉蝶放飞。还有,天宝初年的春天,沉香亭畔牡丹花五彩嫔纷,玄宗和杨贵妃前去观赏。诗人李白奉旨醉写了流传千年脍炙人口的《清平调》三章;唐穆宗时,宫中百花盛开后,要在栏槛上搭起双层帐棚以保护花朵,并且专门设置“惜春御史”掌管此事。当时把这种活动称作“括香”;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内苑中桃花盛开后,唐玄宗每天都要和杨贵妃在花下饮宴,观赏桃花、饮酒、作诗;又据记载,唐中宗时代,一年春日,在西苑桃花园举行赏花宴会,宴会上管弦和鸣、丝管声声,唐中宗命李峤等人写了《桃花行》一组诗,赞叹桃花“岁去无言忽憔悴,时来含笑吐氛氲”(李峤)、“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苏廷)、“红萼竞妍春苑曙,粉茸新吐御宴开”(赵彦昭)。第二天,中宗又令宫中乐师将这组《桃花行》配乐演奏。

      唐人游春有皇家奢华浪漫的风情,有文人抒春的歌咏,也有普通百姓淳朴、开放的欢娱。透过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我们看到了唐人对生活美和自然美的礼赞。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道情戏
    • 下一篇:端午联趣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