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人物>> 历史名人>>正文内容

    革命人物魏炳文

    作者:方建章搜集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26日 点击数:

     

    魏炳文(1904~1971)字朗轩,陕西长安人。

      毕业于黄埔军校1期,参加过东征北伐,曾任国民党军团长、师长、军参谋长;第36军及第16军副军长,北平警备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任国民党第18绥靖区副司令官,中将。后去台湾,1971年6月20日病逝。

    魏炳文病逝前,曾嘱咐家人保管好他抗战时期收藏的一把日军侵华屠杀中国107位同胞的罪恶军刀。不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历史,它是日军南京大屠杀血的见证。

     

    新闻索引:

     

    六十几年前,一把罪恶的日本屠刀砍下了107位中国同胞的头颅。作为这把凶刀的追踪调查者,南京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吴建华1995年、1997年两次赴台,2001年赴日本调查取证,追查军刀的来龙去脉。历时8年的调查采访事件是否有了进展

      南京电视台在宝岛台湾为期16天的采访即将结束,临行前一天吴建华终于通过“台湾黄埔同心会”查到魏炳文为原国民党第16军中将副军长的线索。

      1945年冬天,在中国境内投降的日军尚未完全解除武装,时任国民党第16军22师辎重兵营营长的余鸿成奉命去河北定县接收日军第一旅团的全部军马。在军马移交完毕后,日军联络官代表旅团长向余鸿成上交了10把军刀。事后,余鸿成每把刀都抽出来看过,其中就有沾满中国军民鲜血的这把刻有“南京之役杀107人”的凶刀。

      据余鸿成回忆,这把杀107人的凶刀样式明显区别于其它的军刀。当时,余鸿成深信这把凶刀不吉利,他就拿出其中5把,包括这把凶刀,请一起来接收军马的军工兵营营长李福堂带回上交军部。

      以后,这把凶刀被当时任16军中将副军长的魏炳文(陕西西安人)留下来收藏,之后,又辗转带到了台湾。

      魏炳文之子魏亮介绍说,五六十年代,台湾有家电影制片厂拍了一部影片叫《扬子江风云》,曾经借这把刀当道具用,片中出现过这把刀的特写。有个日本人看到这部影片后,到处打听他们家的地址,三番五次找上门来要收购这把刀。为此,他父亲先后搬了4次家以躲避骚扰。

      这把军刀为什么这么招日本人的关注?魏亮告诉吴建华,出于好奇,1971年魏炳文先生去世后,他曾让台北一家索斯比(拍卖)公司估价,当时他被告之,至少一百万美金。魏亮吓了一跳,回家告诉母亲后,母亲还误会他,发了脾气。魏亮对我说:“给多少钱也不能卖,那些被砍的人死得多冤,我怎么能忍心拿他们的血腥钱呢?如果要卖的话,这把刀早就不在我手里了!”

      1987年4月,魏亮的母亲魏常莲去世,临终前交待子女把凶刀捐献出来。生活并不富裕的魏亮经与他哥哥、姐姐商量,在抗战40周年的时候将军刀捐献了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事后还有一个日本人来找魏亮要买这把刀,魏亮对此非常警惕。台北的这把“南京之役杀107人”的军刀持有者,一个罪恶的屠夫,在战后的50多年里,却成了一条漏网的“大鱼”。

      故人已去,魏炳文将军及夫人魏常莲,子魏亮等声讨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军民暴行所表现出的骨肉亲情,让我们深深地感动。

      魏炳文,陕西长安人,少时在户县苍溪小学堂和三原渭北中学求学。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安讲武堂,1924年5月赴广州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同年12月结业留校,先后任第三期校长办公厅中尉副官、第四期步科第一团第九连连长,后升任营长、团长,参加了东征战役和北伐战争。1930年杨虎城主陕时回陕,任省会公安局局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十六军第二十八师参谋长兼陕西省防空司令部参谋长,后升师长、军参谋长和秦岭守备区司令。1940年9月任第三十六军副军长。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调任第十六军副军长兼北平警备区副司令。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第三天,魏上古北口巡查部队,一个拒不放下武器的日本军官手握长刀向他劈来,被他的侍从官挡住,缴获了长刀。这把长刀上刻有“南京之役杀107人”字样。据被俘的日本军官供认,此刀原为南京大屠杀时率先进行杀人比赛的日军少尉向井敏明所有, 共砍杀中国百姓470人以上,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进行南京大屠杀的铁证,魏一直收藏在身边。1948年晋升陆军少将衔,次年任第十八绥靖区(宝鸡)副司令官、陕西省学生总队总队长。曾捐款修复战时被破坏的户县苍溪小学。1950年去台湾,1954年以无职军官退役,在家种菜、养鸡,以补九口之家生活所需。后又被当局任命为台湾“总统府” 参议。1971年6月20日去世前,他将那把日本长刀交给其夫人魏常莲。魏常莲临终前托子女将长刀交给台湾“国军”历史文物馆,成为日军屠杀中国人民的重要物证。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革命人物路孝忱
    • 下一篇:翰林院大学士张恩荣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