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孙易天:长安美术概况

    作者:孙易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26日 点击数:

    二零零零年以来,长安群众美术在历史上真正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局部到整体,多角度、多层面的变革。这一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性改革成果,源于几代长安画家们辛勤开拓的努力。新世纪的到来,我们已经看到,这种努力大大缩短了近代中国美术与世界文化的思想距离。

    放眼新世纪,如何继承我们的民族艺术与传统文化,认清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掌握这座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群众文化发展的真正坐标,发挥群众美术在现代社区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是历史赋予每一位群众美术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笔者近年来一直在认真地寻找群众美术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定位,追溯延伸的历史痕迹,评估现在及将来的发展走向,其目的也是为了给现阶段群众美术的更大复兴找到准确方位和切入点。

    长安美术状况

    长安美术创作独树一帜,人才辈出,所开创的新风气和拓展的艺术空间曾一度走在全国前面,这其中原因可能秉承了长安画派的革新思潮,也可能是长安这一方水土养育的画人气静心清,务实善变,善于掌握创作规律,它推出过大量“主旋律”作品,领导着全国美术潮流,长安一度成为“美术时期”的大户。在当时书画家能被选入官方组织举办的展览或得奖,或被美术机构收藏、报纸杂志以及电台电视台推介,便被视作成功,而且是衡量一个画家的唯一标准。

    艺术市场的开放,更是促使我区美术创作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在广大美术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长安群众美术创作在历史上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多角度、多层面的全面发展。

    提起群众美术创作,长安曾有过的群众美术创作火热情景。那时书画家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题材方面倾注极大热情。他们描绘了生活中平凡的劳动者形象,赋予真实的本质,体现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和热爱;更重要的是他们用业余爱好者最朴素最单纯的技法实践探索,创作了一大批反映自己身边生活的美术作品。

    当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西方意识形态也迅速进入。长安的美术创作队伍也受到了冲击,不少书画家重新审视自己坚持多年的创作思维、审美标准,或调整创作思路,以追上这股潮流。由此,长安美术界出现一类作品,打着“创新”的旗帜,一哄而上追随新潮,它不需要写实基本功,不需作画的技巧,画出来毫不费力,人物形象甚至丑陋无比,风景则像噩梦景物,但它却风行一时,在区内范围内迅速扩张发展,直接导致了美术“怪现象”的出台。 “新潮美术”对长安艺术家们的影响确实引起过不小的震荡。但这类作品有它致命的弱点,由于过分强调个性而舍弃共性,忽视观者的同感与共鸣,故未能形成主流。

    现在的“中国画向何处去”的讨论,现在看来,这实际上是当时新一代中国画家对近几十年中国画坛现状不满的反思,同时也象征着新一代书画家的日趋成熟。长安的书画家在此期间也经历了一段时间反思、困惑,因而到现在长安书画创作仍处于一种创作低谷状态,与油画的繁荣兴盛形成强烈对比。

    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浪潮,经济转型牵动社会架构的改变。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文轻商,也轻视商品艺术,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艺术品也成为商品,艺术家逐渐靠作品供养,成为直接的生产者,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画家成为艺术个体户,靠卖画求得生存空间。

    当内地画家风风火火地酝酿现代主义美术运动之时,长安美术同仁却随着经济改革在调整创作心态,市场经济使原来热衷于主题创作的画家不再心安理得地追随政府行为,而逐渐转向顺应艺术市场,创作一些满足人民大众审美、文化生活需求的作品。也正是这些功利与非功利的探索,使长安美术界在几年中迅速呈现了兼容并蓄、生动活泼、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在各种“思潮”所带来的困惑中慢慢踏出一条阳关道。

    发展有长安特色的群众美术

    进入新世纪,无数次这样或那样思潮此起彼伏,长安美术工作者已学会用相对平和冷静的心态去承受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他们有自己的艺术观与人生观,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如痴如醉地坚守这片艺术文化宝地。

    长安地区先后成立了长安书协、长安美协、长安中国画院、长安书画协会、长安印社、长安书画艺术教育研究会、长安书学院、长安古都书画院、长安油画院、长安东方书画协会等书画机构。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其中在全国书画界知名人士有二十余人,省市级知名人士有七十余人,这一点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是屈指可数的。

    2006年又成立了长安美术馆,馆内展厅面积300余平米,展厅硬件配套一流,设有空调、音响、防盗监视系统等。是长安第一座设施完备的美术展览馆,是由政府部门主管的以宣传、交流、创作、展览为一体的书画研究机构,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集书画研究、展览、比赛、收藏和为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的综合性书画发展机构。

    美术馆集收藏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精品展览、对外交流及文化服务诸功能为一体,主要收藏、陈列和研究我国古代美术遗存、近现代美术精典、当代名人佳作和陕西民间美术精品,是博古藏珍、继往开来的文化窗口,是国内外艺术家展示自己成就的艺术殿堂,馆内常年陈列书画家作品并免费开放服务。收藏有当代书画名家作品一千余幅,书法拓片百余幅,硬笔佳作数百幅,艺术类书刊若干,为加快西部文化的发展,更好的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服务。

    自美术馆成立以来组织开展大量的美术活动。主办或联办10余个展览并出版画册,如:首届长安书画精品展、长安文化馆美术干部作品展及两次个人专题展览等,参观人数达1.5万人次,展出作品近千件,组织长安书画作品参加其他省市美展。举办研讨会近十余次并开展多种形式艺术交流。组织深入生活采风活动,并努力面向社会服务。努力培养新一代的美术人才。

    首届长安书画精品展在全区甚至省市都引起强烈震动,首届长安书画精品展展出活跃在长安地区部分书画家的作品,展览作品质量高。受到省市专家和观众的很高评价,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三秦都市报》、长安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推介。

    “刘超山水画作品展”是长安美术馆举办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同样受到省市专家和观众的很高评价,西安电视台、长安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推介。在五一期间又成功的举办了第二次个人画展——赵柱子山水作品展。

    现在长安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开始洞悉:时代的发展需要有正确的导向,只有把握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才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先进的群众文化,是长安文化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内容。

    事实上,正是由于近年来长安文化主管部门对群众文化加大了投入,有力推动了群众美术创作。当一大批业余美术爱好者在率先摆脱贫困,步入小康之后,产生了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强烈意识,转向文化艺术更深层次的探索,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严肃主题的创作之中。他们秉承历史上长安画派的优秀艺术传统,兼容文化优势,潜心钻研长安画派特有的绘画技法,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目不暇接,从近几年省、市美展的送件情况中可以看到,主要的群众美术群体有:

    (1)学院派:近现代文化的发展主流往往发源于那些聚集众多文人学者的地方,美术创作亦然。长安地区有一大批美术院校毕业生,他们在进入学院前后,经历十载寒窗,其审美境界、文化素养与传统技法都是普通业余美术爱好者无可匹敌的,他们将是今后长安群众美术发展的原动力,他们对普及推动长安地区群众美术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以现代都市为主要审美对象的地域性美术创作,在充分表现创作主体意识的前提下,刻意描绘现实生活的客观特征,显示作者独特的审美姿态,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2)长安画派:近几十年,“长安画派”一直作为长安特有的民间画派形式在民间徘徊,游离在美术界内外,这种体系中的一部分画家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开拓创新、融合中西,逐步摸索出一套成功经验。但相当部分长安画派传人”却只会不断重复前人的画法,依样画葫芦,给这个具有光荣历史的画派带来消极影响。

    (3)职业画家群体:这类画家有强烈的商品意识,技巧较成熟,但普遍缺乏艺术探索性,不管油画国画,均由市场价值决定创作方向。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与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推动艺术市场的开拓发展。但正因如此,它们也就一直徘徊在商品层次上,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市场。

    瞻前回顾,艺术思潮、流派此起彼伏,受世界文化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长安群众美术在随时代变迁的实践过程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不同画风的流变初步形成了群众美术创作的多元化格局,可以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到今天才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但“长安特色”仍然是画家们乐于探索的课题,长安的广大美术工作者要以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向世人宣示其精神观、物质观和审美观。

    总结和回顾长安美术创作的经验教训,分析近代中国社会体制变革使艺术观念发生的种种突破,我们不难体悟:美术要进入博大精深的境地,要靠伟大的民族精神支撑。要寻找真正的长安画家精神,就必须从古长安的发展历史轨迹中去找;从酿造长安人独特审美理想的传统血脉中去找,长安拥有众多的美术家和群文工作者,坚信这领域仍有充分表现的无限空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长安也许是得益于古长安久远的历史文明,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艺术也得天独厚的受到其滋养,并且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显得格外富有生命力,这一点在长安书画家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用他们的心灵在画画,其构图、色彩、造型、图案、纹样可以清楚的看出长安书画家不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更具有现代艺术气息,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它抒发长安人民对新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它歌唱着自己日新月异的美丽家乡,闪耀着现实的美好与理想追求的绚丽色彩。

     

                                                 (作者 长安美术馆—孙易天)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青年书法展”参展者风采
    • 下一篇:陕西有座地上“兵马俑”博物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