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佘震宇>>正文内容

    楹联及楹联求对

    作者:佘震宇 来源:bbs.yzs.com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08日 点击数:

    楹联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体,俗称“门联”、“对子”、“对联”,源于“神荼”“郁垒”守门御鬼的故事。“桃符”式的门联(在桃板上书写二位门神的名字)乃是楹联的雏形。大家公认的第一副门联是五代时后蜀皇帝命令臣子辛寅达书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楹联是人们公开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常见之于庆典、迎新、祝寿和哀挽活动,故有“贺联”、“春联”、“寿联”、“挽联”之别。爱好风雅的人更喜欢在堂屋和客厅悬挂对联以修德明志,便又兴起了富有哲理性的所谓“堂联”。  

    楹联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一致、平仄相反。这些特征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至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完全成熟。唐宋时,楹联的修辞手法又被吸收为诗律和词律的组成部分。研习楹联,自然也成为诗人和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必修之课。开展楹联创作,就要兼顾其基本特征和要求。能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谓之“工对”;基本符合或大致符合的谓之“宽对”。个别奇联,因其意境极佳,联界对它的要求放得更宽,只要上下联词性一致,各音节停顿处的字又平仄相反,其它位置的字的声调皆可不论。  

    楹联写作和楹联求对,是文人雅士的嗜好之一,也是一种休闲娱乐的形式。自古以来,文人相聚,君臣出游,朋友兴会,常常以“对对子”为乐事,留下了许许多多饶有风趣的故事。笔者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才女苏小妹与智僧佛印的对答奇闻。据说苏小妹有一次去看望哥哥苏东坡,见佛印大谈什么“佛法无边”,就拟了一个上联嘲讽:“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她很想打佛印一个闷棍。佛印读罢,很快反唇相讥:“女卑是婢,女又可称奴。”二人的才气连大名鼎鼎的苏东坡都不能不为之折服。又如,清帝一次殿试一个叫刘凤诰的考生,见刘是个独眼,有意出联难为人家说:“独眼不登龙虎榜。”刘不假思索对曰:“半月依旧照乾坤。”他的敏捷、智慧,竟使清帝下决心钦点其为“探花”。巧对就这样成全了一个残疾考生的仕途之梦,留给人们茶余饭后一段佳话。今人中也不乏即兴求对的传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就是一例。他一次同钱三强、赵九章等几位科学家出国访问,途中出了个“三强韩赵魏”的上联求对,见大家没有对出,随自对曰:“九章勾股弦。”联中嵌了钱三强、赵九章的名字,又紧扣内容,韩赵魏是春秋战国时三个强国,勾股弦是《九章算术》中的几何原理。用语双关,巧中出奇,令在座者无不叫绝。  

    现今,随着电脑的普及,在网上发帖求对的事屡见不鲜,广大诗歌爱好者争相参与。尽管应对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对楹联一知半解,但其积极参与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通过应对和相互学习,自会不断提高。这里有一个态度问题,那就是:在应对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我们应该切忌文人相轻和相互讥讽。从求对者的角度讲,对某些不甚和谐的音符,也要大肚能容。对那些初出茅庐者,更应热情欢迎,积极引导,共同提高。切不可夜郎自大,妄做井底之蛙。对那些违拗韵律的地方,应给予以理服人的解释,形成一个健康的文化讨论氛围。笔者前几天就在网上发了个上联求对,应对者不少,借此机会特选几副自己认为较佳者,抛砖引玉,并期诗友们进一步完善。  

       

             小生岂小小生情钟小诗小诗可容天下
            
    大道真大大道缘起大爱大爱乃成造化  (白鹿小生与月下吴山)
                         
               
    小生岂小小生情钟小诗小诗可容天下
             
    白鹿焉白白鹿口衔白玉白玉能雕新图(白鹿小生与晚春轩主)
            
              
    小生岂小小生情钟小诗小诗可容天下
             
    花旦何花花旦甘做花絮花絮来现古今 (白鹿小生与bi jin)
            
              
    小生岂小小生情钟小诗小诗可容天下
             
    妙笔绝妙妙笔意幻妙境妙境自有神仙  (白鹿小生与寒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七绝 题首届“黄土情”杯西部诗歌征文大…
    • 下一篇:七律.竹园会友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