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石观山>>正文内容

    石观山:元宵节与蜡女灯郎

    作者:石观山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25日 点击数:

    提起我国的元宵节,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当日的热闹场面,几乎每个人都有亲身的感受。小伙子英俊潇洒的身影、姑娘们美丽迷人的脸庞,身穿彩衣,身上透露出春天的气息,仿佛把一年的欢乐都要在这一天玩尽似的。

    小时候我也是贪玩的,随着大人一同上街去看热闹,那敲家伙的、耍狮子的、舞龙灯的、耍社火的把我都看迷了,忘记了吃饭,大人们顺便在街上小摊给我买点吃的,囫囵吃上一顿,就又看热闹去了。 

    到了晚上,大人给我点亮一盏红灯笼,让我挑着上街去玩。那时的灯笼是用竹丝和红纸做的,我看着灯笼里面那根明晃晃的红蜡烛发着亮光,照见笼儿四周那些编笼的竹丝是那么细,心中好生惊奇。走出户外,只能看见面前这红彤彤的一团光,别的地方全是黑的,心里好生自豪。大人逗我用灯笼和别的小朋友的撞,还哄我说灯笼能睡觉,那样灯笼会烧着的,我才不会上当呢!玩的多么开心。

    长大了,我稍微懂点事,看见亲朋好友过年或遇见喜庆的事,门前都要挂红灯笼,而遇见悲伤的事,门前就要挂白灯笼,心想,这灯笼和咱老百姓的心贴的咋恁近啊!

    文革中,一次我从学校回家,路过外村,看见村门口有一堆灰,是有人站在村口,将来送灯人的灯笼踩碎烧的灰,心中疑惑,这也是四旧吗?

    工作后进了省城,我才知道不光乡下人爱灯笼,城里人也爱灯笼,他们闹花灯的花样更多、规模更大。

    以后有了知识,才知道我国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不管是较兴盛的周、秦、汉、唐,还是相对落后的宋、元、明、清,中华民族无论荣辱兴衰,闹花灯的习俗乃是不变的;也不管是贵为天子,还是贱为庶民,甚至有时相互不服气还要打架,但在爱红灯笼这一点却是共同的。现在的海外华人,身在异国他乡,不管他走到天涯海角,点红灯笼这一个爱好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一看点红灯笼,那他肯定就是中国人,由此我想红灯笼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一九八一年三月的一个晚上,我在睡梦中意外的获得《蜡女灯郎》这个题目,欣喜不已,由此深感责任的重大,于是,我发愤了,近三十年来,几乎天天在写、天天在改,终于完成了新编民间爱情故事《蜡女灯郎》的创作,也总算安心了,但总觉得还有不满意的地方,也只好就此为止了。我在创作过程中,受到周围许多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他们免费在报纸、电视上为我的作品作宣传,我内心十分感激他们,却无以回报,深感愧疚,常常默念他们的名字,我想什么是老百姓?咱老百姓别的不知道,就只知道苦干和求富,规矩得连女人碰也不敢碰,否则,连自己也认为是流氓或土匪了,而我写的蜡女和灯郎相对要浪漫些。我虽然写出了这部作品,但目前还未被更多的朋友所了解,更不知道我其中的良苦用心,也还未给社会和周围的朋友们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心里确实感到很难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诗歌)游咸阳湖有感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