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长安发现高等级唐代壁画墓

    作者:记者 赵争耀 来源:www.sanqindaily.com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06日 点击数:

    6月5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对外公布,该所在配合西安市长安区经二十二路市政工程中,发掘清理了三座唐代壁画墓(编号分别为M5、M6、M7),从墓内出土的精美壁画约23平方米,成功揭取壁画11幅,其中最大一幅为3.3平方米,为西安市考古所珍藏最大幅面的壁画。考古专家研究发现,此次发掘清理的唐代壁画墓墓主人身份显赫,分别为隋炀帝的弟弟蜀王及蜀王妃彭氏。

     

        三座唐墓曾屡遭盗掘

     

        此次发现的三座唐代壁画墓位于长安区郭杜街道办事处东祝村村北,其形制均为长斜坡墓道,前后室穹隆顶砖室墓,南北向,其中M5墓道有三个天井,M6和M7墓道有五个天井。据当地人介绍,三座墓原来都有封土,平整土地时墓葬上部及封土被破坏,发掘时墓葬上方有多处盗洞,墓室均被盗一空。令考古工作者欣慰的是,编号为M7的墓葬壁画保存较好。

        “编号为M7的墓葬水平全长41.2米,墓道内有六个小龛。壁画主图案以列戟和仪卫人物为主,每幅壁画周围均有红彩宽带边框,整个壁画与墓葬结构共同构成一座地下府邸生活。”负责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兴奋地说,在该墓的发掘中,出土的唐代壁画内容丰富,线条细腻,绘画手法极其精湛,令考古工作者叹为观止。在该墓五个过洞中,壁画内容主要为人物形象。第一过洞两壁壁画中部偏南各立一人,头戴黑色幞头,身穿长袍,脚蹬黑靴,手持笏板,作迎候状,过洞上方正面原有红彩木构建筑图案,现已全部脱落。第二过洞壁画保存最好,两侧各一胡人,浓眉大眼,高鼻梁,络腮胡,头戴黑色幞头,身穿红色长袍,脚蹬黑靴,腰佩刀,一手持笏板,一手握刀,面向南躬身而立,过洞上方正面中部有一大朵如意云纹,两侧各一相向飞翔的仙鹤,仙鹤口衔小花枝。第三过洞壁画保存较差,两侧各一人物,头戴黑色幞头,身穿圆领绿色长袍,腰束黑带,双手拱于胸前,手持笏板,面向南躬身而立,袍下部脱落严重,过洞上方正面图案与第二过洞相同。第四过洞两侧站立两人物,身穿粉红色袍,面向南躬身而立,脱落严重。第五过洞壁画均已脱落,仅可见零星彩绘线条。

        在该墓第一天井壁画中绘制有列戟图,戟架红彩绘制,戟架上插六杆戟,戟刃下彩幡飘飘,幡头饰一兽面。第二天井、第三天井壁画均为人物形象,第四天井、第五天井壁画均已脱落。

        专家认为,该墓壁画色彩鲜艳,浓淡相宜,线条流畅,人物形神兼具,栩栩如生,为唐代绘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同时也为隋唐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墓志揭开墓主人显赫的王妃身份

     

        除M7墓室出土墓志以外,其余两座墓墓室均被盗一空。墓志记载,墓主为彭氏,贞观十四年(640年)九月薨于长安里第,春秋六十二,死后被追赠为蜀王妃,以长寿三年(694年)岁次甲午一月改葬于京兆乾封县高阳原。墓志未交待蜀王姓名及有关信息,考古专家依据墓志知道彭氏生于578年,由此推测墓志文中的蜀王应为隋文帝之子、隋炀帝杨广之弟杨秀(生于573年,卒于618年)。另外,由墓志可知,M7应葬蜀王妃一人,依据三座墓的规格,M6墓葬最大,平面全长43.76米,应为蜀王杨秀之墓,其墓上有封土,墓室为双室砖墓,封门使用石门,墓道有五天井,六小龛,这些也符合郡王葬制。

        M7墓葬壁画以列戟图像和门庭仪卫为主,这是唐代高宗、武周时期关中京畿地区皇室成员和高官墓中常见的壁画题材,其中的列戟图像上共12戟,与永泰公主及新城长公主的列戟数相同,可见蜀王妃与两位公主应为同一级别。

     

        成功揭取壁画11幅

     

        与此同时,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文物保护修复室地对壁画进行了揭取,揭取分为现场壁画表面清理、绘画层的加固、地仗层的加固、地仗层与支撑体的加固、壁画揭取等步骤,成功揭取壁画11幅,约23平方米,其中最大一幅为3.3平方米,为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珍藏最大幅面的壁画,有效地解决了土洞壁画的揭取难题。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副所长程林泉介绍,在揭取过程中,工作人员充分考虑到后期的修复流程,采用了传统材料作为壁画地仗层的加固剂,取代了现在流行的高分子有机材料,在国内还属首次,在地仗层与支撑体之间的加固上,也引进了低分子的无机材料作为加固剂,一次性完成了加固、粘接两道工艺,成功完成了潮湿环境下的地仗层的加固问题,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特点,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另外,在壁画揭取过程中,与国外合作研制了一种纯生物的揭展剂,并在小范围进行了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香积寺见证"福慧放生"活动
    • 下一篇:王勇超获"全国文保"先进个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