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树立名牌战略 打造西部明星--西安音乐市场呼唤顶尖级歌星

    作者:戴国富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0日 点击数:

    树立名牌战略  打造西部明星

    西安音乐市场呼唤顶尖级歌星

    文/戴国富

     

    在西安音乐界,人们谈起美声歌唱家,一定会如数家珍般说出米东风,安金玉等人;谈起民族歌唱家,更会津津乐道于冯健雪、贠恩凤等全国知名艺术家;可是要谈起通俗流行音乐歌手,似乎很难道出几位歌手的大名。重量级通俗与流行歌手的缺位,不能不说是我们西安流行乐坛的一大遗憾。

    周秦汉唐大长安,自古虎距龙盘,风云际会,阅尽了华夏民族文化的昌盛与繁荣。陕西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西安的流行音乐甚至整个西部音乐文化市场无疑落在了时代的后面,令人沉痛之余而又不得不为之摇旗呐喊以重振雄风。流行音乐,在某些方面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繁荣和音乐文化的发达程度,在青年一代中具有抹煞不掉的人文影响和感召力。其实陕西不乏音乐英才,长安之子赵季平,实乃西安人值得骄傲的光辉典范,而且陕西籍通俗歌星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浮出了水面,他们之中有郑钧、许巍、张楚、李琛、张华敏、孙浩等,但可惜的是大多活跃在北京及南方一些大都市,”肥水早已外流他人田了。”更有甚者,一些有实力,经济充裕的青年歌手,不惜重金远涉重洋去日本、韩国圆自己的“明星梦”。经济实力不丰者,也只好“墙内开花墙外红,背着干粮上北京”。万里迢迢去广州、上海找寻自己的“歌星伊甸园”。尽管西安音乐学院已于1998年开设了通俗音乐专业课,很多高校也纷纷效仿;尽管各级音乐协会、文化部门也举办了不计其数的通俗类声乐大赛,但还是造成了一批又一批有潜能的歌手“孔雀东南飞”的尴尬局面。另有大部分歌手包括一些高等音乐学府的高才生,不是改行就是“沦”为夜总会、酒吧之类娱乐场所的嘉宾或艺员。

    那么,为什么陕西就留不住人才、包装不出全国性的青年歌星呢?陕西有国际知名的词曲作家,更有前卫的音乐制作人和文化策划人,各类影音制作公司和音乐工作室就有30余家。但在多年来旧体制、旧观念的影响下,陕西音乐文化市场的发育还不充分;不仅如此,由此造成市场的调控作用不能充分显现,反使文化音乐市场呈现萎缩状态。一些文化娱乐团体难以为继或解体。在包装方面,多数唱片公司或音乐公司重女轻男、重少轻老、重利轻才的现象比较严重,过于注重歌手的年龄(18岁以下),因此造成一批又一批大赛中获奖的歌手,因不符合包装的先决条件而与明星无缘。另外经济落后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即就是出现了有潜质的歌手,也因无资包装只能望“星”兴叹。文化大气候更是一个歌手成名的重要前提。我们应建立一种有效的协调机制,让各种艺术种类都有充分发展空间——只要符合“二为”方针。陕西有那么多人喜爱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应在陕西乐坛有自己的地位。如果我们一味地沉湎于古老文明比喻为盾,那么现代前卫流行音乐就是我们手中的矛,只有我们手中既有盾又有锐利的矛时,我们才能攻防得体,陕西的音乐艺术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才能使我们这座古城的艺术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既有厚重、深刻的传统文明,又有充满现代气息与青春活力的当代文明。近年,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了我省经济与文化实施名牌战略的发展方针,要求各地各部门,以培育、发展各类名牌为契机,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省委、省政府的英明决策,无疑给陕西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大好的契机。我们相信,陕西这块自古人杰地灵,现在文化教育也十分发达的土地,同样能造就出堪与香港、台湾“天王级”歌星比肩的流行音乐歌坛巨星。因此,我们应尽快完善和重新组合陕西的演艺队伍与音乐资源,打破传统的固步自封的保守观念与复古观念,在影音制作方面多一些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让那些有志于投资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事业单位,能一如既往继续关注优秀歌手的成长,相关部门从政策方面多给歌手提供一些展示才艺的舞台与空间,全社会从新人的挖掘、培训、经纪、宣传、包装、演出等各个环节,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呵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这样,陕西的流行音乐市场就能繁荣、活跃,从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由于经济与文化的相互渗透作用,音乐的繁荣也会对我省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段革书:论书法之道
    • 下一篇:戴国富:西部流行音乐 走进“造星时代”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