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兰增干:燕的遐想

    作者:兰增干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05日 点击数:

    秋末的一个周末,我站在阳台上,望着窗外的秦岭,心底徒地生出一丝幽怨来,我不知这丝幽怨来自何方?走出老家的屋檐,来到这座都市,我一直是个奔波者。为工作、为生计……当有一天疲惫时,我忽然想起幼时屋檐下的燕子。但我再回去时,哪个屋檐下的燕巢仍在,却许久没有见到燕子的归来。是我回老家的时间不对?抑或燕子又飞走了,去了遥远的南方?我不得而知。

    燕子是季节性很强的候鸟,记得祖母很早曾讲我的故事:燕子和麻雀一起叼谷给农民,可麻雀不仅吃掉了它的那粒谷子,还骗走了燕子的谷子,让不清楚真相的玉皇大帝表扬它,批评燕子。但老百姓知道事情的真假,从来不伤害善良的燕子,非常爱护它!祖母还说,燕子的记性很好,无论飞多远,哪怕隔着千山万水,第二年它们也能够靠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返回故乡。

    古时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都是描写燕子的。特别是春天逝去,秋天来临,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之凄惶。

    有时我也想,是否自己也是一只燕子,飞得疲惫了,总得要回去,那里有我的父母,有我儿时的记忆……

    在我幼时的记忆里,老家屋檐下的燕子总是热闹地聚集在屋檐下的电线上,或梳理他们的羽毛、或彼此在一起鸟语、或做栖息状……屋檐下潮湿的砖铺地上,总是有两排整体的燕粪,和上边的电线保持平行。“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自古以来,人们乐于让燕子在自己的房屋中筑巢,生儿育女,是件很吉祥、有福的事。尽管燕子窝下面的地上常被弄的很脏,人们也不在意。老家的这个燕窝,在我记忆里,好像很早就有了,我也不记得那年那月那只燕子开始在那里筑巢,修筑他们的爱情家园和生活家园。春天他们回来、秋季他们飞走,总是双栖双飞……但如今,他们的巢在,却再也没有见到他们。燕巢里的杂草、羽毛、破布 、蒿叶却经常被老鼠还是什么搞下来,落在地上……

    如今在城市,已经很难看到燕子的身影了。我不知道是我远离了燕子,还是燕子远离了我。《诗经·谷风》里咏叹,“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表现的是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相传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人们称它“报春归来的春燕”、“翩然归来的报春燕”等。只要见到燕子,似乎就是提醒人们:春天来了!古人曾有:“莺啼燕语报新年”之佳句。

    等到春天,我也回趟老家,看看屋檐下,是否有燕子归来?他们飞得太累,该回来了……

                                 2008年11月6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许小平:一个死刑犯的最后陈述……
    • 下一篇:车宝仁:人杰地灵神禾原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