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人物>> 历史名人>>正文内容

    长安籍名士冯从吾与关中书院

    作者:aet-6768 来源:百度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04日 点击数:
       进了今西安书院门不远处,有一处货真价实之古建筑。门面不大,装饰却极富明清特色。其门侧有一牌匾,曰: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此校前身既为明清时期在全国范围颇具影响,在西北地区大名鼎鼎的“关中书院”!上世纪初,此校曾更名为“陕西省第一学堂”,辛亥革命又改名为“陕西省第一师范学校”及至解放。据悉,该校在西安乃至陕西同类学校中至今仍是实力最强。然本文今日要叙述的,非该校现状,乃其前身——关中书院。
        说起关中书院,则不得不提与该书院关系非常密切的一个人:冯从吾(1556—1624)。此人字仲好,号少墟,是陕西长安人。他是关中大儒,万历进士,算是一个很有名气的教育家,据载为人非常耿直。
        然而,在冯当时生活的哪个年代——明朝,已是大厦将倾,问题丛生。虽然经历了一个“万历新政”,出现了短暂的中兴迹象,但那个皇帝老儿即明神宗朱翊钧刚愎自用且昏庸异常,他等张居正死了后,马上废除了张主持的种种新政。而他自己则深居后宫,沉湎于酒色的诱惑而不能自拔,致使朝纲废弛,奸佞专权,弄的社会千疮百孔,危机一触即发。冯既耿直,当然不愿看到这种现象,于是上书朱:“勿以天变为不足畏,勿以人言为不足恤,勿以目前晏安为可恃”;劝朱少酗酒勤政事,不要被表面上的繁荣而迷惑。
        结果是可以预料的,这为乡党惹怒了皇帝,当下就要用廷杖处罚他。若非同僚苦求,冯从吾估计难出朝门。虽如此,他最终还是被朱罢免了官职。
        被罢官后,冯回到了西安,闭门谢客,开始专心研究儒家学说。当时中国,儒家学说已有很多派别,大体上有周敦颐的濂学,程颢、程颐兄弟的洛学和南宋朱熹的闽学、以北宋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三苏父子为代表的蜀学等。而关中地区自北宋张载以来,形成了总要的儒家学术派别——关学。关学在我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经历了金、元两代,至明中期时还相当沉积。
    冯从吾是明代关学中的重要学者。他继承关学的传统,吸取同时代其他学派之长,把关学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冯从吾认为,要解救明王朝的危机,就应大兴讲学之风(呵呵,这与张居政的主张截然不同),即使皇亲国戚也应倾听学者的讲座,从中弄清国家兴亡的道理,以采取明知的措施,保持王朝的兴旺。
        冯为了宣传他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便借用西安城南门内的宝庆寺(今西安市书院门小学)作为将学场所。冯的追随者很多,不久,听众即达几千人,当时的陕西布政司汪可受、按察使李天麟也来听讲。当他们看到几千人挤在狭小的寺院内时,就向冯建议另辟宽敞场所,并把宝庆寺以东的小悉院交给冯建立学校。这样,在冯的主持下,关中书院应运而生了。
        书院建成,冯从吾亲任主讲,由于他的学时和情操声蛮临省,这里很快成为一所颇具影响的学术机构,并与附近的西安府学、长安县学、咸宁县学等构成了当时陕西的文化中心。就是川、鄂、陇、豫、晋等临近省份的学生也来此就读。日益扩大的影响使关中书院成为明中期我国北方享有盛名的学府之一!如此,在关中书院很大的带动下,明清两代的陕西理学得到崛起并刺激了当时文风的昌盛!这也使得“耕读传家”成为关中地区最为常见的门匾!(呵呵,我们村以前残存的一些老房子就有呢。)
        到了明熹宗,太监魏忠贤当权,并大肆镇压东林党人和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封建),曾坚决反对冯从吾和关中书院自然在劫难逃。公元1624年,也就是明天启四年,魏忠贤派爪牙到陕西,强行拆散可关中书院,冯从吾痛心疾首,最终饮恨而死,享年68岁!
        至清代,关中书院几经扩建,陕西(主要是关中)的著名儒家学者李禺(关中三李之一,周至人)、刘光贲(贲,音ben,咸阳人)、牛梦周(蓝田人)等都先后来此讲学,进一步促进了关学的发展及关中书院的壮大。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废科举、兴学校,通令全国各地书院改学堂。1903年关中书院改为陕西师范学堂,培养中、小学师资。解放后改名现校名至今,现在人们仍依稀可见关中书院当年的布局和景观。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清朝著名将领乌大经
    • 下一篇:[中华上下五千年]李泌归山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