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高亚平:八月的庄稼地

    作者:高亚平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29日 点击数:

    从安然素朴的村庄出发,沿着一条白杨树夹道的机耕路,带着烧纸,带着对逝者的思念,我和弟妹们头缠白色的孝布,向村南走去。道路两旁是大片的稻田,水稻已垂下了沉甸甸的头颅,泛出金黄的颜色。有蚂蚱在脚下蹦,一只两只的,扑棱棱,银色的翅翼在阳光下闪光。有鸟雀在树上叫,叽叽喳喳, 叫成一团,仿佛树木自己在说话。阳光很好。我们边走边说着话,但话多和父亲无关。谁愿把失去亲人的疼痛和对亲人的怀念常挂在嘴上呢?那种心灵深处的隐痛,只有无人的时候,只有一个人静处的时候,或者耳闻目睹到什么与此相关的事情时,才会如水一样,慢慢地洇浸过心头,让人难过、垂泪。其实日常的时候,这种怀想和疼痛,更多的是埋在心底里的。它就像我面前的树木,一年一年地生长,根须也愈来愈粗壮,愈来愈伸向土地的深处,伸进我们心灵的深处。一如我们面前的远山,一如天空的白云和田野四处流浪的清风。

      很快便走到了清澈的小峪河边。这是一条伴随了父亲一生的河。孩提时代,父亲曾无数次地带了我在河里摸鱼逮蟹。记忆中,夏日的夜里,吃过晚饭,拿上手电筒,提上鱼篓,我们便踏着月色出发了。此时,四野虫声唧唧,蛙鼓阵阵,而萤火虫也挑出了它们的小灯笼,在夜色里游荡。那忽明忽灭的萤光,和天上如拳的星星交相辉映,使夏夜显得更加的神秘、美丽。顺着乡间小路,功夫不大,就到了河滩。我们揿亮手电,往水潭中一照,嗬,水中的鱼蟹真多!鱼儿趋光,光到之处,它们便摇头摆尾地游了过来,聚集于手电光圈下,拥挤着不肯离去。用自制的竹网猛然一抄,就可以捞出许多。不过,我们还是把它们放回了水中,鱼儿不是太大,吃了伤生。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螃蟹。夜间,螃蟹仿佛一下子成了呆子,手电光下,一动不动,用手往水里一掏,便被水淋淋地抓上来,丢进了鱼篓中。于是,空寂的鱼篓顿时就变得热闹起来。大约不到一个时辰,便可捉到满满一篓。有时运气好,还可以捉到老鳖......

      “爸爸,你想啥呢?”我正在胡思乱想,走在我一旁的女儿突然问。“我想你爷爷的一些事儿,”我说,“还记得小时候爷爷教你的一首儿歌吗?”女儿一脸茫然。“你得记住。”我说,并随口读出了那首歌谣:“一根草,顺地跑,开黄花,结蛋蛋,名字叫个歪蔓蔓。”“儿歌蛮好听的嘛。爷爷教过我这首儿歌了吗?那是一种什么植物?”“不但教了,当时你还背得很熟,可惜你现在忘了。那首歌谣所描述的植物叫蒺藜草。”女儿有些不好意思。我不怪女儿,女儿在乡间由爷爷奶奶带着时,只有两岁,如今她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成了大学生了。

      说话间,已来到了一大片玉米地旁。这里是父亲的埋骨之地,一年前的八月二十五日,父亲便被葬埋到了这里。当时,我和乡亲们给父亲挖墓时,玉米已生长得密不透风,并且结出了粗大的棒子。我们不得不砍倒了一大片即将成熟的玉米,才给父亲腾出了一块墓地。那天,被砍倒的玉米散发出来的清甜的气息,浓烈至极,至今还时常在我的记忆里萦回。拨开茂密的玉米丛,费了一番劲,我们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墓地。仅仅一年的功夫,父亲的坟头便已长出了半人高的野草,成了真正的青塚。我们那一带乡俗,生前行善的人,他谢世后,坟头会长满青草;反之,则会生满荆棘。见此,我的心里生出无限的欣慰。

      面对坟头,用棍子在地上画一个半圆,点上蜡烛,祭过酒,我们便齐刷刷地跪下去,给父亲化纸钱。当纸灰如黑色的蛱蝶在晴朗的天空飘飞时,我似乎感到了父亲从天界注视我的深情的目光。我的心不由颤了一下。父亲长眠之地,东边不远是一条机耕路,南面是一年四季长流不息的洋峪河,河边是一大片树林,树林里时常有斑鸠鸣叫,再往南,则是清荣峻茂的终南山;西边是庄稼地,紧接着是一个大桃园;北边脚下,便是一条清泠的小溪,沿溪是两排高大苍老的树木,再往北就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还有少陵原。春有花,夏有月,秋有虫声可闻,冬有瑞雪相伴,想他老人家一定不会寂寞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陈嘉瑞:那一曲沉雄悲凉的慢板--读贾平凹…
    • 下一篇:青秋:秋风疾棒打兔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