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孙宝田>>正文内容

    孙宝田:闲浪云台山

    作者:孙宝田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16日 点击数:

    人常说:“黄山归来不看山”,那一定是觉得黄山是天下第一名山,势大的很。其实,我却认为是:人看山看得眼满了或者困了,眨了,没有了心劲,俗话不是也说过:“这山看着那山高吗?”

     

     

     

    云台山,在河南焦作市的修武县境内,乙酉年三月,我揩商业的同事乘旅游中巴浪了云台山。七八个小时的行程,在枯躁的车中象囚徒一样无聊,没意思,中途停了两次车,那是解决同事们的内急而停,每次停靠在西潼高速路的服务站厕所旁,导游便宣布三五分钟后启程,同事们便顾不得讲究,鱼贯而入,自顾自的忙活,事毕,长长的出一口气,表现出十分的舒坦,有人说:这是当代最标淮的旅游方式,“上车睡觉,停车尿尿”,时辰末到,导游呼叫。大家便急忙上车,维恐丢下一个人而无法交差,这与乡下的浪和逛去咧,差的远的去了,没了游兴,也就没了意思,好容易挨到离景点不远了,车子也慢了,按照河南人的规矩,要换乘去景点的环保车,接着又下车,又上车的折腾,又换了河南当地的导游,方才罢休,但是,大家听说离云台山不远了,气氛一下子高张起来了,那女导游先是用普通话介绍了景点风光,又介绍了当地的土特产和有名的吃食,其中,土货“闹汤驴肉和松花变蛋”是最有名的特产。大家便一一记下,接着又用河南话唱了“花木兰从军”。我问了司机先生说:“咱河南的导游大部分都是那大学里的学生娃呀”。我感叹:山不在高,有文化则优秀,咱陕西和人家相比差驴把长一截子呢?那么还牛球啥呢?不一会车子到了云台山,那女导游又是清点人数,又是讲解须知,又是买票,又是组织大家合影留念,然后,大家分头游了:红石峡,子房湖,据说,小寨沟还有唐王李世民大战修武时点将顿兵的地方,自然咱老陕听了就感到亲切,可惜我浪遍了沟内,也没找见唐王顿兵的遗迹,只是现代人开发旅游刻了几个字罢了,小寨沟成u字形,半环状天然溪流,崖上水珠成濂,两岸高耸的山头,怪石叠出,沟长三公里,没到一小时很快就浪完了。导游招呼上车,同事们大呼上当,这景色没浪头?简直是掏钱走路,以后失死再不浪这种地方了。怪不得回去人一问:啥也不知道?导游还说:“下次我不带团出来了,长安人难缠”。在沟口,我遇上了一位乡党在这当保洁员,见了乡党我说:“先哭以下吧”,俗话说:乡党见乡党,两眼泪两行。她笑了一下说:“甭哭,怪伤心的,时间呆长了,就习惯了”。戏文里不是说:河南陕西都一样吗?她问:“云台山咋样?有没有翠花山好?”我说“有几分姿色.”用长安话说:就是镣着呢?乡党没忘了长安啊?

     

     

     

    自古有:老陕爱参观的说法,可见秦人见识之广,过去乡里人把上山游叫做:”朝山"不管男女,朝山必要进庙,拜佛,烧香,还愿,给爷的功德箱中撂钱,如果只浪不烧香,拜神,那就叫“:逛山子",其实,现在的旅游多数是逛山呢?可云台山上并没有庙宇,连一棵象样的树也没有,那为何宣传得全国有名呢?人们不是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呢?在路口,我看到了一块石敢当上面刻着:世界级山崩遗址。我的神呀!长安翠花山要是有这么一块石牌,那还不红火死了呢。长安人,守着秦岭不看,却大老远地跑来朝这没庙的云台山,真是怪了味了,其实,这云台山也不过是朱罗纪时期,造山运动后期形成的地质状貌,未倒的山体高耸直立,崩蹋的山石缝中形成了多处泉眼,直观的看,山上荒谅,光秃让人悲伤,全然没有了游兴,但脚下却潺淌溪流,奇石叠障,十分的值得妙游,最迷人的红石硖,并不在于远眺,而在于近游,身临其境方觉得畅神。这脚下的景色翠花山的确是赶不上,就连那宣传,接待,导游的水平,咱还差一节呢?是该认真思考一下了。但翠花山的乱石洼,山崩奇观,还有冰洞,风洞的奇妙,翠花湖和翠花姑娘的神奇传说,长安自古帝王都,人人都是从文化窝窝里爬出来的,秦地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也能讲它个张道李胡子来,不至于把个翠花山弄得只剩下燎着呢了吧?

     

      

     

     

     

     

     

    我看到同事们象完成任务一样,后边的人直瞅着前方人的脚后根,一路不停的走完景点,低头蛮走,连景物也不看一眼,走完云台山,一窝蜂的涌向那土特产的货摊,一咕脑的抡购那闹汤驴肉和变蛋。心中不免升起一种悲谅之感。

    咳,古人有云:观天地造化,必然有得,力求思之深,想之明,而不论地域,夫游者,则兴也。

    此话,我用来劝同事,同事们却横竖听不进去。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孙宝田:家乡的秋天
    • 下一篇:孙宝田:乡党哟 你听我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