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清明节前祭柳青

    作者:魏宝荣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1日 点击数:

    2025年3月30日中午,春风骀荡,鲜花盛开,柳丝飘拂,麦苗青青,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清明节前祭柳青,给著名作家柳青扫墓,寄托哀思,表达敬仰之情。

     

    编者按:2025年3月30日,柳青文学研究会组织社会各界来到柳青墓园,清明节为柳青扫墓,宣读柳青生平事迹。

    柳青生平简介

     

    柳青,原名刘蕴华,1916年7日2日出生于陕北吴堡县寺沟村。少年时,柳青在本村念书三年。1928年到米脂县上高小,他大哥在北京大学读书参加共产党回陕北。受其大哥影响多次参加社会活动,接受了革命教育。1928年5月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他考入绥德师范开始阅读《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籍。1934年柳青初中毕业后来到了陕西省会西安,考入西安高中,对文学的兴趣更大,阅读了大量的苏联文学作品。升入高二不久,发生了“一二九”学生运动,西安学生积极响应,他负责西安高中的学生刊物《救亡线》编辑工作,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年负责学生会的《学生呼声》编辑工作,随即被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在上海《中学生文艺季刊》秋季号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待车》。1937年又到《西北文化日报》副刊当编辑。又考入北师大、平大在西安办的临时大学。后转至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协工作。1939年至1940年以随军记者,文化教员身份转战山西抗日前线。出版《地雷》小说散文集。延安文艺座谈会后,1943年的三年,柳青深入生活来到陕北米脂县民丰区三乡作乡文书。根据这一时期的生活积累,他在乡下写成了长篇小说《种谷记》的初稿。1945年9月,组织上调他到东北,他把初稿带到大连,他负责接收和整顿一个书店。1947年出版长篇小说《种谷记》。随之又回陕北。于1951年写出了以战争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铜墙铁壁》。

    写成《铜墙铁壁》的当天下午,他就参加创办《中国青年报》的工作,担任报纸的副刊主编。半年后他又要求离京回陕,他要从互助组起,参加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全过程。1952年到长安县担任过县委副书记,不久就在皇甫村安家落户。

    柳青认为:作家要认真生活,不认真生活的人就不可能认真创作。直到1966年“文革”被迫离开长安,他在长安整整工作生活了十四年。

    1956年他将合作化初期完成的几篇散文收在《皇甫村三年》一书。1957年写成《狠透铁》:

    1954年他就写出了《创业史》初稿,经多次修改,1959年倾注他六年心血的多卷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出版。

    1966年以后,柳青被关进“牛棚”,身心受到了巨大摧残,面对邪恶他表现了一个真正作家的铮铮铁骨,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周总理关心他的创作和健康,1974年又重返长安,在病床上修改《创业史》第二部,为给人民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他奋斗到生命的最后。

    1978年6月13日,柳青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63岁。遵循柳青生前的遗愿,柳青的骨灰安放在皇甫村神禾原畔,永远和长安人民和皇甫村群众生死长相守。

    柳书记,站在你的墓前,我们告慰你一件好消息:

    2024年,你195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佚作《在旷野里》,时隔70多年之后被发现,由柳研会送交《人民文学》发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立即引起全国轰动和巨大反响,普遍认为《在旷野里》是一部出自文学大师之手的大作品;一部严肃而真诚地向生活提问的小说;一部文学价值很高、文字安静又充满大地生机的作品;一部同时代没有参照项的敢为人先之作,新中国文学史上的遗珠《在旷野里》。

    我们告慰人民作家柳青的在天之灵,你的遗愿实现了,请柳书记放心,你的精神和你的作品将永垂不朽!

     

    本次祭奠活动由柳研会名誉会长董颖夫先生主持,柳研会党支部书记杨广虎先生给大家介绍人民作家柳青的生平简历。柳研会副秘书长苗晓瑛女士当众朗诵了董颖夫先生创作的长诗《先生,请听我们叙说》。

    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陕西散文学会、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长安区作家协会、长安区王曲街道办、咸阳市秦都区作家协会、咸阳市中华社区作家联盟等单位的有关人士出席了祭奠仪式。

    另外,还有来自商洛、宝鸡、咸阳、渭南等地的文友一起参加了祭奠活动。

    大家站在柳青墓前,怀着对作家的深深思念,集体行三鞠躬礼,并在墓碑前敬献了花篮。

    柳青精神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我们弘扬传承柳青精神,目的是繁荣文学创作,写出更多、更好弘扬正能量,歌颂主旋律的优秀作品。

    最后,大家手捧花束,肃穆庄严,饱含深情地围绕柳青墓转了一圈,并将花束放在了墓地边的松柏丛中。祭奠活动结束,大家心里默默念叨:柳书记,我们还会来看您的!(作家柳青曾挂职长安县委副书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大学生智慧助老 让银发族畅享数字生活
    • 下一篇:为老服务办“食”事 让爱与美食同行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