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杨广虎>>正文内容

    杨广虎:游天池寺

    作者:杨广虎 来源:长安开发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12日 点击数:

       知天池寺已近十年矣!天池寺虽无“长安八大寺院”之有名,但也算是一古寺。夏日无事,便与友人乘车前往。
       
    兴教寺、香积寺、华严寺均在长安平川大地里,天池寺却坐落于二龙山上,有点坐山俯视长安之意。从太乙宫乘车约行30分钟,一路弯曲不平,陡然而立,只好徒步而行;下车后,看不到寺一点影子,只能慢慢跋涉,多亏夏收的朴素农人指点,野草伴行,长歌而吟,沿着“慢上”的黄土小径,汗流浃背,约行了40分钟终于到达仰慕已久的天池寺。
       
    适逢夏收,寺中正在辗场收小麦。天池寺地理位置的确好,东与嘉午台遥望,西与翠华山玉案峰为临,雄视天下;二龙塔居姣峪口二龙山之尾,天池寺居二龙山之首,首尾相望,遥相呼应,天然造化,不同一般。走进天池寺,平地宽阔,视野宽广,四周一览无余,天池寺傲视雄起之势陡然而生。宋代昙远禅师舍利塔巍峨高大,六面七级,高约13米,上置1米高的铁铸尖顶,每面皆有拱形佛龛,内置佛像,并存清代所建大雄宝殿,两边新修的钟、鼓楼站立,严肃整齐。相传,尉迟敬德的饮马槽在这里,我见到这块舍利塔下的石槽,可惜年代久远,斜倒一旁,如若不知,和普通石槽一样;倒是舍利塔后有一一间房大小的水塘,让我称奇,水呈翠绿,红鱼游泳,据说常年不干,颇为神奇。
       
    天池寺为隋寺,二龙塔为唐塔。相传,唐时,印度无愧(怀)尊者从西藏腾云而来,坐在二龙山一棵古柏之下敲木鱼,木鱼之声惊动了唐王李世民,即率众臣上下寻找,李世民与尊者对起话来。尊者曰:“无立足之地,乃敲木鱼。”李世民曰;“赐予天池寺,并赐一足之地可否?”尊者笑而不语,将足下一毡随手一扔,乃铺平方圆40里。所以,天池寺范围即为方圆40里。据口碑相传,天池寺在明朝时曾存有上寺和下寺两院,房屋120余间,沿山五里金碧辉煌,下寺有大连花寺,池中建藏经阁,上下二寺之间的盘道为石板铺路,曾为长安清寺之首。天池寺曾改名普光寺,历经沧桑,现只剩大雄宝殿。
       
    当地人有“修好了天池寺,吃倒了翠华山”之故事传说,甚至为此骄傲!传说隋朝修建天池寺时,用工千余,伙房做饭者为一老太,老太满头白发,精神抖擞,举止怪异。老太做饭从不用米,将泥沙放进石锅中一捣,泥沙就变成了米,而泥沙来自翠华山的西峰脚下。天长日久,天池寺修建完工时,终将翠华山西峰下的泥沙吃去大半,造成了翠华山山崩。又传老人做饭很奇特,炊锅只漏沙,不漏米和水,而漏下来的细沙刚好用于建房所需;同时,老人一锅饭百人可食,千人可食,万人可食,食之无穷尽,每每吃到最后一个人,无人再用,饭就自去,而锅底干净如洗。天池寺完工之日,众目睽睽之下,老太不翼而飞,众人方才恍然大悟,其实做饭者为观音菩萨化身。故事归故事,传说归传说,但这口大锅据说有一间房大,十几人可在里面洗澡,“文革”中去向不明,倒看到一口小锅,至今依然存在,口宽直径约1.3米,锅厚2公分,锅底有一鸡蛋大的圆洞。殿中还存有一木风箱,长约2米,高约1.5米,宽约1.2米。这些实物赫然于眼前,现实与传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有点迷茫了。
       
    现在寺中自耕土地,由丘尼释净德、释隆安师傅主持,虽想方设法修葺,但破损严重。据讲,寺中金忤杖现存于兴教寺,二龙塔下被人基本掏空,据说有一金扁担,具体详情不知。夏日坐于天池寺,凉风习习,树木遮阴,满眼青翠,爽心悦目,为一修行养性之妙地。现政府已拨20万元对二龙塔进行了保护性维修,而天池寺也急需各方之助。天池寺与翠华山的天池是否有关系,从名字上只是妄断,真实情况有待历史澄清。
       
    下山离开天池寺,回首之际,蓦然看到大雄宝殿有一对联曰:“佛慈通灵植福自然得福;清垂甘露种德必定增德。”,颇有玩味,与众人共勉。沧海桑田,一代名寺天池寺有称普光寺,现已破烂不堪,令人担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杨广虎:想吃娘做的臊子面
    • 下一篇:杨广虎:风雨太乙宫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