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人防”+“技防”协力 生态环境治理更精准

    作者:高乐 来源:西安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6日 点击数:

    钻深山巡查保护水源地、155个工地智慧管控“锁定”扬尘污染……9月22日,记者获悉,长安区依托现代科技手段,“人防”+“技防”,为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1-8月份,长安区优良天数141天,同比增加19天。

    钻深山 保护水源地他们这样巡查

    9月22日早9时,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长安分局污染控制科负责人张超和同事来到石砭峪水库进行巡查。

    巡查中,张超和同事们会仔细检查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包括水质状况、水位变化、污染源等方面;对水库周边的非法耕作、钓鱼、排污等行为进行排查,确保水源地的安全。

    “我们巡查的范围一般是10到15公里,遇到车不能进的地方,就得徒步前行,山上全是灌木,还有迷路和遇见野生动物的风险。”张超说,有一次根据卫星拍摄的可疑点位,初步怀疑有人为破坏,他便和同事进入深山排查,在山里待了九个小时,经核实属于山体滑坡,他们才摸黑返回。

    目前,石砭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实现全封闭管理,包括14个语音播报警示器,有25个摄像头,如果监控到有游客,就会发出语音播报及时劝离,实现了一级保护区全封闭,二级保护区部分封闭。

    长安区常态化开展秦岭峪道口、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监测,着重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定期开展巡查和执法检查,通过问题移交、约谈整改等方式,推动水源地水质提升工作。1-7月份,长安区18个峪道口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达标率为100%。

     

    “云监管”助力绿色智慧工地 

    走进大居安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大门口的防沉降降噪棚十分醒目,每辆从工地开出的车辆都必须在这里“洗澡”后才能出门,防止带泥上路。此外,工地还设有三个高8米的自动喷淋雾桩与自动喷淋系统,进行“抑尘”。

    在项目部一处空地上,安装着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类似于一台微型空气质量监测子站,显示着实时风向、颗粒物浓度、噪声等信息,二十分钟刷新一次,与西安市智慧指挥平台联网,当监测的指数大过标准,“云监管”会及时预警并报警。

    “除此之外,长安区自加压力,工地裸土覆盖采用密闭性更好的彩条布,取代过去的滤网,抑尘效果更好。”据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云勃介绍,长安区155个工地一共安装了166台自动监测系统,做到“远程监控”与“现场检查”有效结合。 

    同时,强化臭氧污染管控,上线全市首个“涉气维修企业智能化监管平台”,为58家企业、66个喷烤漆房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远程监管、实时监测、提效降本。

    今年上半年长安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去年同期改善18.4%,改善率在关中63区县中排第一名。1-8月份,长安区优良天数141天,同比增加19天,六项指标“全部下降”。

    “人防+技防” 现代科技手段为环境监管“插上翅膀”

    据了解,长安区依托微子站、走航、遥感监测、雷达扫描等现代科技手段,为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通过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已将全区112个行业、1315家排污单位全部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527家污染企业纳入双随机管理,实现了“人防+技防”监管方式的转变。

    长安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对环境影响大的行业严格把关,对环境影响小的行业进行简化服务。近年来,共完成各类环评审批600余件,环境影响登记备案7000余件,豁免了40类企业的环评手续,降低了51类企业的环评等级,收严了“两高”项目等10类的环评等级,助力高质量发展。

    据悉,长安区将继续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区上塔坡村回迁选房工作完成 1911户…
    • 下一篇:长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活动走进大兆街…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