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科教长安>>正文内容

    扎根南山脚下 守望一树繁———走近全国优秀教师安红涛

    作者:程静 来源:西安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0日 点击数:

     

      从25岁参加工作的年轻小伙子,到四十不惑的中年骨干,执教22年来,全国优秀教师、长安区滦镇街道鸭池口初级中学教师安红涛一直扎根乡村默默坚守,用无悔的付出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教书就像种庄稼 付出才会有收获

      “那会儿一进教室就害怕,更别说面对那么多学生了。”当记者问起第一年刚登上三尺讲台时的情景,安红涛摆摆手,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因为年轻没经验,刚“上岗”的他有些手忙脚乱。有一次,苦闷的安红涛实在按捺不住快要崩溃的心情,跑回了家。此时的老父亲正在麦田里浇水,或许是知道了他的处境,开导他说:“教学生就跟农民种庄稼一样,不要误了农时,按照生长规律悉心照料,怎么可能生长不好呢?娃们都是家里的希望,做老师的要负责、要找方法……”听了父亲的话后,安红涛茅塞顿开,连夜赶回学校。

      自那之后,在学校的每间教室里都有安红涛的身影,学校里所有老师的课,他都听了个遍,跟着老师们一起开展大家访,进村过巷,足迹踏遍附近5个自然村近200户家庭。

      凭着一股子向前冲的劲儿,短短几年,安红涛在管理班级上已经颇有心得。2018届学生张某患有自闭症,在他的引导下,孩子奇迹般地实现了高中梦,还被评为“阳光少年”;2015届贫困学生黄某屡次辍学,他“一对一”教育扶贫,鼓励孩子重拾信心,最终黄某不仅考上了重点高中,还被评为“西安市最美少年”;他的班级5次获市级优秀班级,先后16人获市级三好学生……他用爱心托起一届又一届农村孩子的梦想。

      以身作则 以校为家

      安红涛在师生们口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称呼——“年龄最大的留守儿童”。

      刚工作那几年,安红涛不仅工作在学校,也把家安在了学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那间小小的宿舍成了他和母亲、妻儿四个人的家。他也成为师生口中的“最美留守儿童”。

      在安红涛的记忆里,曾有过一段特别难熬的日子:在学校发展最为困难的几年中,学校成绩下滑,生源流失,很多年轻教师也纷纷离开,甚至在合校并点中一度面临被撤校的局面。冬天用塑料糊窗户、用蜂窝煤取暖;夏天房顶漏雨;秋天道路泥泞不堪……他和老师们坚守一线,点汽灯上晚自习,用油墨印复习资料,挨家挨户劝学。

      十年磨一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逐渐走出困境,如今的鸭池口中学已经成为长安区的名校、百姓口中的好学校。学校也完成了校园美化、水厕改造、数字提升等工程,完成了蜕变。

      在校长王科眼中,安红涛一直是个“拼命三郎”。“那年中考前夕,组织学生体育训练时不小心左腿骨折,他怕耽误复习进度,坚持拄拐上课直到中考结束。还有一次深冬早操时,他突然右脸中风、嘴角抽筋、口水直流。为了不耽误课程,他上午上课,下午扎针,戴着口罩站上讲台。” 这些细节,王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王科说。

      “我希望每个老师都能做一盏灯,虽然很微弱,但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安红涛说,希望未来能够继续站好讲台,陪着大家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交警进高校开展“高校联盟”交通安全…
    • 下一篇:长安区召开2024年庆祝教师节大会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