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大熊猫的奥秘(每小平)

    作者:每小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2日 点击数:

    佛坪生态游,山青水长流;

    可爱大熊猫,如今成国宝。

    本人兽医师,钻研动物生活奥秘几十年;这次去佛坪参观游览,听讲解、观察和考证;特为读者写出奥秘文稿,让我们共同爱护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在地球上生存了800多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和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大熊猫属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它是“第四纪冰川”走过来的勇士,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现如今仅在四川、甘肃、陕西秦岭等地生存繁衍。2013年底,全囯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375只。

      大熊猫旧称“猫熊”或“大猫熊”,意指脸型像猫但体形又像熊。秦岭野生大熊猫体型肥胖,体重60----70公斤,圈养80----125公斤。体长约1.2----1.8米左右,肩高67----75厘米,胸围87----89厘米,臀高64----65厘米,后足长12----20厘米,耳长7.2----11.5厘米,尾长11.5----20厘米。通常情况下,成年雄性大熊猫比雌性重约18%。

    大熊猫性别辨认从外形上鉴别很难,只能从体型上、粪便的形状等加以粗略估计判断。雄性大熊猫的粪便酷似那种粗短形的,雌性大熊猫的粪便形似细长的。这种外形上的差别在其釆食竹叶时表现明显,但对取食竹茎的大熊猫则较难以区别,严格时只能保定检查确认。

    秦岭大熊猫生活习性是有根据地的,一般分布在海拔1ooo米左右,气候较好的冬居地。大熊猫是一个母性社会,唯一的家庭结构只存在“母亲”和不到一岁半的幼崽之间。幼崽出生时体重约36----296克,是母亲体重的1/900;呈粉红色,5----7天眼圈、耳、前肢、肩部皮肤呈现黑色、白色的胎毛;10----12天,幼崽的前肢可以支撑起头部,后肢的皮肤会呈现出黑色;27天左右,幼崽全身的毛就长齐,黑白色分明;30天体重是初生重的2倍;36----58天两眼睁开;80----90天长出牙齿;80---100天站立;100----120天走动、打滚;120----180天,能够攀爬、跑动。半岁开始食竹叶,幼崽在一岁左右断奶,并一直和母亲在一起到一岁半左右,直至母亲再次怀孕;如果母亲未怀孕,幼崽会和母亲一起生活到两岁半。这时,母亲会将它赶走。独立后,大多数的幼崽在母亲附近居住生活,雌性大熊猫会远离出生地。

    大熊猫的形态特征:唇形似兔唇,有利于剥竹茎;黑色鼻腔很大,以适应高山空气稀薄的适应;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藏、不被天敌伤害。面颊很圆,具有丰满的嘴嚼肌肉以咬断竹子;眼睛小、视力差,但听觉和嗅觉异常灵敏;头大而重,故颈部较粗,肌肉发达;身体肥胖,但全身关节却十分灵活,可用嘴舔咬胯和尾部;皮肤较厚,发达有力的前后肢,相对锋利的爪;四肢粗壮,可支撑笨重身体;四肢向内撇,行走蹒跚,便于漫游、釆食竹子......

    大熊猫的食物特性:因没有专门储留食物的复杂的胃和巨大盲肠,觅食对策是“快吃快拉”。体重100公斤的大熊猫,每天需要花费12----14个小时;食入60公斤以上的新鲜竹子,只能吸收17%;为了觅食不同种类的竹笋,大熊猫会从山下爬到山的中部或更高处,偶尔也釆食其它食物,甚至吃动物尸体或捕食较小的动物。

    “繁殖困难”是大熊猫的繁殖状况。圈养的大熊猫寿命长,但却比野外生长的大熊猫繁殖率低,在野外成年熊猫不论雌雄都参与交配繁殖。雌性可与几只雄性交配,雄性也可与几只雌性交配;交配的季节在春季3----5月份。大熊猫的妊娠期是83----200天。大熊猫的受精卵从着床到生产只有1.5----2个月时间,但配种完成到生产有4个月时间(第一阶段滞育期、第二阶段妊娠期)。

    成年后的大熊猫在3----4岁时性成熟,雄性大熊猫在5岁左右时性成熟。雌性大熊猫在发情期时它的肛周腺会散发出一种独特气味,而它会把这种气味散发在树上或石头上,扩散到周围1公里远。当雄性大熊猫在闻到这种气味都会前来,集中在一起打斗“比武招亲”。最后强壮的王者才能得到交配权。虽历尽千辛万苦得了“爱情”,但它俩“相聚恩爱”通常不超过4天时间。

    幼崽通常在8月左右出生,出生后的巢穴通常是一个隐蔽的树洞或天然的岩洞,里面有大熊猫妈妈精心铺垫的树枝和柔软的干草。幼崽出生后的7天内,熊猫“妈妈”几乎不吃不喝,24小时在自己的洞穴里守护着幼崽,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它的幼崽。雌性大熊猫“东东”曾在1991年到1997年,创造了一连5胎8仔的“奇迹”;到2009年年底,它的子子孙孙已达到54只,占全国圈养大熊猫总数的20%,“东东”被誉为大熊猫界的“英雄母亲”。

    大熊猫善于爬树,以便逃避敌害。沐浴阳光,嬉戏玩耍,求婚配偶。别看大熊猫个体肥胖,爬树却是能手,这是它们食肉祖先的本能,有利捕食,也能躲避敌害。幼年大熊猫就时常练习爬树,掌握生存本领。

     

     

    大熊猫生性孤僻,常分散独栖于茂密的竹丛中,故得雅号“竹林隐士”。雄性大熊猫一年的活动范围在6----7平方公里;雌性大熊猫一年的活动区域在4----4.5平方公里。仅在春暖花开时节为了爱,它们才各自打破鸿沟,畅开爱情之门,相互追逐爬跨,热恋“成婚”。在野外,大熊猫能活到20岁左右,而在饲养优越情况下,大熊猫最长能活到36岁,相当于人类144岁。

    1985年3月26日,在佛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世界首只棕色大熊猫,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大熊猫”,命名为“丹丹”。目前,世界上共发现了5只棕色大熊猫,其中4只是在佛坪发现的。通过多次野外调查,保护和救助,严禁釆伐竹木,划定保护区;建立巡逻队、救护队、监测站、保护站、收容点、救护繁育基地等专业组织,有效增加了大熊猫繁殖数量。

    大熊猫作为吉祥友谊的象征,和平友好的使者,从1958年到1982年,我国总共送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被世界外交史上称为“熊猫外交”,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发挥了卓越的贡献。从1984年起,我国以10年为期,租赁给外国大熊猫,每年租赁一只大熊猫的价格为100万美元,全世界共有9家动物园拥有大熊猫,供人参观。

    有感于党和政府各种保护措施,特作诗:

    山野环境差,熊猫适应它;

    繁殖性能低,保护上等级。

    野生和圈养,措施跟上去。

    熊猫队伍大,生活在华夏。

     

    2024年8月23日

     

    每小平 笔名 每牧 每文 网名 长安美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学会监事长 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文艺评论分会会长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理事 办公室副主任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西安地名协会特聘专家 杜曲乡贤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秦腔 社火 武术 民协文化研究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佛坪生态游散记(每小平)
    • 下一篇:诗歌:每小平新诗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