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正文内容

    评论:向勤奋的耕耘者致敬(赵建黎)

    作者:赵建黎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0日 点击数: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对董颖夫先生《沣浪集》的出版表示诚挚的祝贺,这样一部洋洋70万字的厚重之作,是一位有担当、有情怀、有抱负、有作为的关中汉子用心血和韧劲儿写成的一部值得关注、值得仔细品味的好书。

    正式出版的部分显然只是他酣畅笔墨、多彩华章中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他写作的初心并不是为了出版,并不是为了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用他的话说,就是喜欢写作,就是热爱舞文弄墨,血液中奔流着文思泉涌,喜怒哀乐,宣泄以文字;有感有悟,必付诸诗文。

    《沣浪集》的编辑出版前后历时近一年,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文学作品出版过程中的诸多无奈和困惑,堪称个人文集尤其是陕西乡土风格的个人文集出版窘境的缩影。面对他内容丰富、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书稿,我们曾经备感纠结,主要原因是对个人文集的出版,管理层和文化学术界目前看法并不一致。作者与出版社编辑以及出版管理部门有过分歧,有过博弈,对所收作品有过一定删改取舍,最遗憾的是邢小利先生那篇快人快语锋芒犀利的序言,最后不得不忍痛割爱。我们也从书中、从书的出版过程中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增进了、加深了对董老师的了解,加深了对脚下这块土地上民风民俗、人情世故的了解。

    《沣浪集》将较长时间跨度内的多种体裁、多种题材的作品汇为一编,以文学为主,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是作者大半辈子人生历程的全景式记录。全书内容实实在在,感情真真切切,不事雕饰,原汁原味,乡土气息浓郁,十分接地气,讲述古老大地上感人至深、引人入胜的中国故事,乡风乡俗、乡土乡音,家世、身世、人间世,乡情、友情、亲情、爱情,熔于一炉,读来十分亲切。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以及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刻,无论就作者个人而言,还是就记录长安大地发展变化历程而言,该书都称得上是一部“史诗”式的重要文献,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折射出长安、陕西乃至全国改革开放40年的沧桑历程,内涵十分丰富。

    作为出版人,我们先睹为快,读着书中激情洋溢的文字,欣然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走进跌宕起伏、峥嵘璀璨的历史时光隧道,触摸感知长安的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脉搏律动。

    首先,我读出了不向命运低头的阳刚血性。他用西北汉子的豪迈倔强不服输,最好地诠释了“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句名言,这种人肯定能干成事,肯定不会沉沦,他众多诗句中令我过目难忘的是“有朝一日笔在手,浓墨重彩绘春秋”(P253)“你说我狂我更狂,指点江山又何妨”,性格鲜明,振聋发聩,豪气冲天,催人奋进,极具感染力。

    二是读出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书中处处洋溢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贯串着文以载道的经典理念,没有无病呻吟之作,没有“闲文”,多是针砭时弊、抑恶扬善或真情流露之作,释放着满满的正能量,格调高扬而又不矫揉造作,使人联想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崇高境界。我曾经以为,他是办厂做生意发财了,附庸风雅,临时客串玩一把文学,后来接触多了才明白,作者原来曾经既是头角峥嵘的文坛闯将,又是初心不改的成功儒商,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写出了多篇颇有水准的小说、散文等,说他曾与陈忠实、贾平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绝不为过。

    三是读出了不因岁月流逝而褪色的文学情结。他勤奋专注、积极作为,不愿碌碌无为,不甘虚度年华,几十年间所做的事情比有些人几辈子都要多。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凭着对创作、对写作的痴迷,他在各种境遇下、各种时空坐标内,各种喧嚣扰攘中,都能敞开心扉纵情放歌。他人在江湖,心系文坛;弄潮商海,而又广结文缘。数十年如一日热心文学公益事业,他出资修建柳青墓园、组织成立柳青文学研究会,设立柳青文学奖,编辑《秦岭》季刊,倡导修建柳青广场、柳青纪念馆,耸立柳青雕像,编撰《柳青研究文集》《柳青纪念文集》《柳青在长安》,编排大型秦腔现代剧《柳青》,任主编编辑《长安百村》《老长安》大型文史丛书等,他为弘扬柳青精神和文化事业奋斗了二十二年。《沣浪集》中多篇文章记录,见证了他的所为所感,读来令人肃然起敬,为之感叹!这些都归因于他那深藏于灵魂深处、深入骨髓、割舍不下的文学情结,对文学的执念。

    四是读出了久经人生历练之后的气定神闲。生长在一个十兄弟姐妹的贫苦农家,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道路曲折而颇具传奇色彩。这些都在作品中留下了明显的烙印。他的小说、散文、诗歌,甚至每一篇文字,都充满独到的人生感悟,透着灵气,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充满激情,传递演绎着顿悟和豁达交融的人生智慧。

    五是读出了淳朴的赤子之心。颖夫先生平素待人以诚信著称,朴实无华,悲天悯人,富有爱心。言为心声,文为心灵的镜子,他创作出那么多儿童文学作品,绝非偶然。透过300首儿歌,我们分明看到了一颗童心烂漫。

    六是读出了长安文脉薪火相传、才俊并起的繁荣景象。长安自古人杰地灵,众多先贤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沣浪集》中有作品全面介绍了长安文学艺术事业60年的辉煌成就,使我们欣慰地看到,柳青的精神在长安大地生根开花,形成了不容小觑的作家群体,颖夫先生并不孤独,《沣浪集》好似一朵艳丽的奇葩,与许多长安佳作一道,烘托出百花满园争奇斗艳的文学春天,假以时日,必将催生更多精品佳作,耸起座座文学高峰。

    我读了《沣浪集》,对颖夫老师的理解一下子加深了,每每被感动,敬意油然而生,其书称得上大醇小疵,那些文字上的错讹疏漏,恰体现出直抒胸臆不暇雕琢的真性情、大格局!他的作品本来就以文风质朴、文字洗炼、构思奇妙见长。当然,由于种种原因,书中难免会有错讹缺漏。假如一定要苛求的话,出版社首先应该做自我批评,我们对这部作品价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编辑过程中注意力更多放在了内容的删繁就简,斟酌取舍上。假如我们的工作再精细一些,在炼字炼句上多下些功夫,这部书就会更少一些缺憾,会更加完美。

    最后,衷心感谢今天参会的领导和专家、文友以及其他嘉宾,你们的到来,既是对颖夫先生的支持和关爱,也是对三秦社的莫大支持。从作者角度来说,今天的会议是作品成果的品鉴研讨会,从出版社角度来说,则不啻是产品鉴定会,要接受各位的评点检验,欢迎大家对我们工作中的疏误提出批评。

     

    2018年12月27日

     

    注:这是陕西三秦出版社总编赵建黎先生在“董颖夫先生《沣浪集》《平凡人生》《沣河之子》首发暨情寄文化五十年笔会”上的致辞。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评论:无限风光在险峰 读《平民记忆》(…
    • 下一篇:评论:在文学与生活结合的道路上坚实的行…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