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植物的特性(每小平)

    作者:每小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7日 点击数: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像小草哪样生长,经过四季风霜雪雨,从地下生根发芽,吸收养分和阳光,覆盖着绿色大地。深入地下并扎根的根系,是为了地面上的植物生长、开花、结果和成材。正如一棵树,根扎的越深,越能支撑繁茂的枝叶和绚丽花朵果实。人也如此: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拼博奋斗,绽放出人生的光彩!

    植物是生物界中重要的一大类,有几十万个物种,包含了草本、乔木、灌木、藤类、蕨类、地衣及藻类等人们熟悉的生物。

    万物生灵,多样与共,对人和动物带来有益的影响。植物的的多样性是生命,也是人和动物的生命。人们从植物中获取水果、食物、药品和木材、竹子等工农业原料。同样,多样性的植物,对未来电子技术、基因工程、仿生学等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植物的的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必要条件,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10----30种依附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如果恶性循环下去,人和动物将会失去食品、生活用品、水源、科研药品、建设材料等来源,无法正常生存生活;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衡甚至崩溃,地球也失去生命体的存在……

    人们见到多姿多彩的植物,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过程发展进化而成的,这就是植物的起源。

    莽莽云海,祖脉秦岭。秦岭是中国的地理标识,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秦岭是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华夏之水塔。秦岭丰富多样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散布有70科、210属、1000多种木本植物。其中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占38科、70属、177种;中草药种类1119种,列入国家“中草药资源调查表”的达286种。秦岭真可谓是“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

    秦岭分为狭义和广义上的秦岭。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东西长约950千米,南北宽约100----150千米。广义上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从中跨越青海、甘肃、陕西、重庆、湖北、安徽、河南等六省一市。总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大秦岭是我国的森林宝岛,森林覆盖率约60%,森林面积3.54%亿亩以上,占全国森林总面积10%以上。是我国腹心的“绿色水库”“中央水塔”,供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的人囗用水。

    秦岭植物资源多种多样,通过把秦岭特色植物星叶草、银杏、水杉、紫斑牡丹、珙桐、苏铁等进行艺术化重组,创造出的巨型蝴蝶装置诠释了生命的五彩斑斓。牢记国之大者,保护好各种植物,当好秦岭卫士是我们的职责。守护好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让秦岭成为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家园。

    君不见:干旱缺水时的植物枝叶会卷曲起皱,逐渐变黄干枯,弯下枝头……下雨或浇水后,植物的枝叶会变绿伸展开来,蓬勃生长;开花的植物枝叶间会孕育出花苞,竞相开放,把艳丽的鲜花呈现在人们的面前,随风飘动、似在欢迎人们的观赏。

    根是植物的生命之本,植物的根系错综复杂,通过挖出植物的根多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直根系是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系特征;须根系植物是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根系的特征。无论是直根系甜菜、萝卜、芹菜、胡萝卜、白菜、香菜、菠菜、土豆、南瓜、棉花、蒲公英、番茄等植物;还是须根系的小麦、水稻、苜蓿以及蒜、葱、玉米、花生等植物,都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蔬菜、水果、粮食、花卉,药材等生活品。

    直根系植物的根系由一明显的主根(由胚根生成)和各级侧根组成。大部分双子叶植物都具有直根系,如大豆、陆地棉等。大多乔林,灌木以及某些草本植物,如雪松、紫藤、桃树、紫罗兰、牵牛花、虞美人、石榴、蚕豆、蒲公英、甜菜、萝卜、芹菜、胡萝卜、白菜、香菜、菠菜、土豆、南瓜、棉花、蒲公英、番茄等植物的根系皆是直根系。

    直根系的特点是主根明显,从主根上生出侧根,主次分明。从外观上看,主根发育强盛,在长度与粗度方面极易与侧根区别。由扦插、压条等营养繁殖所长成的树木,它的根系由不定根组成,虽然没有真正的主根,但其中一两条不定根往往发育粗壮,外表类似主根,具有直根系的形态,这种根系习惯上也可看成直根系。

    须根系的植物由许多粗细详尽的不定根(由胚轴和下部的境界所产生的根)组成。在根系中不能明显地区分出主根(这是由于胚根形成主根生长一段时间后,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造成的)。大部分数单子叶植物都为须根系,如高粱、香附子等。禾本科植物各种杂草如小麦、水稻、苜蓿以及蒜、葱、玉米、花生、百合、麦冬、水仙、石蒜、兰花、竹子、丝兰、龙舌兰、玉簮、棕榈等的根系都是须根系。

    须根系的特点是种子萌发时所发生的主根很早退化,而由茎基部长出丛生须状的根,这些根不是来自老根,而是来自茎的基部,是后来产生的,称为不定根。不定根的数量非常惊人,如一株成熟的黑麦草有1500万条根及根的分支,根总长度达到644km,根表面积有一个排球场大,还有0.57立方米的土壤。

    每年的3----11月,遍布秦岭的月季、蔷薇、金银花、郁金香、虞美人、绣线菊、野菊花、百合等数十种花卉相继开放,连绵不断,尤以春夏秋为盛。山峦起伏,山坡竞生;目光所及,百花齐盛。有的一面坡、一条沟都是鲜花盛开,是花的海洋。给人以“花是山谷之主,我是观望之宾”的奇妙意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秦岭最为灵秀特色的“风景线”。

    植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绚丽多彩的植物世界为人类创造了生存、繁衍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因战争、地质灾害和人类对植物的掠夺索取,森林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灾害此起彼伏,地球已伤痕累累。警钟已敲响: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秦岭的一些珍稀植物因自然灾害与人为破坏,与我们渐行渐远,有些留给我们枯萎枝杆身姿的野生植物,用它们即将消逝的生命,诉说着秦岭不为人知珍稀植物的脆弱……各种各样濒危的植物种属,它们是大自然的一个个徽章,如此下去也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人们应为自己无止境的欲望感到愧疚,继而承担起保护植物生命的神圣责任。

    1929年,我国建成了第一个国立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植物园联盟共有包括北京国家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和秦岭国家植物园等122个成员单位。

    朋友:当你读完本文,了解掌握了植物的特性后,是否会产生保护好生态环境,善待周围的各种动植物,让诸多动植物为美化好家园,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水果、食物、药品和木材、竹子等生活用品。

    爱护好各种植物,让动植物为人类服好务!

     

    2024年7月8日

     

    每小平 笔名 每牧 每文 网名 长安美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学会监事长 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文艺评论分会会长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乡土文学委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理事 办公室副主任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西安地名协会特聘专家 杜曲乡贤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秦腔 社火 武术、民协文化方面研究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诗词:庆七一——党旗映照华夏美(每小平)
    • 下一篇:评论:人生哲理经典名言一一一(每小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