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还“老师”这个称呼应有的尊严

    作者:魏剑美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10日 点击数: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标题叫《“老师”的尴尬》,说的是现在社会上随便什么样的角色都被称为“老师”,只要是喜欢抛头露面的,贫嘴主持也好,“麻辣评委”也罢,甚至像芙蓉姐姐、杨二车娜姆这样的“另类明星”,都被人家一口一个地叫着“老师”。有人开玩笑说,现在要恶心谁就叫他“老师”,据说最狠的话是“你是老师,你们全家都是老师。”

      与此同时,真正从事教书育人职业的却很少被叫“老师”,而代之以“院长”、“书记”、“处长”、“主任”等职务,或者“博导”、“教授”、“博士”、“老板”等头衔,据说对有这类职务或者头衔者叫“老师”是颇让一些人不快的。我自己就碰到过这样的人,刚刚升为副院长,我再叫“某老师”他就不答应了,非得要改口叫“某院长”才行。大学里这样,一些中学据说也不例外,连一个年级组长都有强烈的身份意识,叫他“某组长”肯定比叫“某老师”显得更恭敬。我自己读高中的时候,一次在街上叫某老师,他明明听到了但却没有搭理我。事后同学告诉我大庭广众之下你得叫他“书记”。我这才想起他是学校的团委书记。下次改口叫“书记”,他果然就笑容可掬地答应了。

      长期以来中国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所谓“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被抬举到一个很高的地位,直到史无前例的文革将教师打为“臭老九”。拨乱反正后,教师的地位得以重新确立,并设立了专门的“教师节”用以表达社会性的尊敬。但在迎来第23个“教师节”的当下,“老师”的称呼却显得更为尴尬:一方面既不是教师职业也谈不上德高望重的艺人戏子等被口口声声尊为“老师”,另一方面正儿八经的老师却希望被别的什么名分所置换。不能不让人感慨,“老师”到底怎么啦?

      记得我自己读大学那会,从副校长到系主任,一律都叫“老师”,只有不上课的行政人员学生才叫他“处长”、“书记”什么的。这算得上是我所受的最初的平等教育,也正因此,我对那个时期的大学和那个时期的大学老师始终有一种特别的敬意。

      关于“老师”的称呼,有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湖南师范大学原副书记、副校长戴海,我和他本来素昧平生,但他得知我在报纸开杂文专栏时,身为学校高层的他居然主动找我联系,当时我还只是一个在读研究生。从周围的同学那里得知,和他接触的学生都叫他“戴老师”,没有一个叫什么书记校长的,只有校外的人才称呼他的职衔。一次席间我见来客称呼他书记便也随口说了一句“戴书记”,他马上停下筷子,很认真地看着我问:“你刚才叫我什么来着?”我马上改口叫“戴老师”,他这才恢复笑呵呵的神色。

      另外一个是我大学的班主任陈仲庚老师。毕业多年后师生聚会,其时陈老师已经由当初的普通老师升迁为教务处长。一个在官场混的同学马上“紧跟形势”,改口叫“陈处长”,没想到一向儒雅的陈老师怫然变色,当即表示反感。

      我不止一次地暗自思忖,这些原本宽厚的长者何以对学生叫自己的官衔如此过敏呢?恐怕不仅是对阿谀倾向的警惕,更是源于一种职业自尊和被认同的内心期待吧!因为“书记”也好“处长”也罢,仅仅只是一种官衔,而“老师”这个称呼却包含着称呼者内心的敬重与温情,也能引发被称呼者的尊严感和成就感。

      “老师”,这个融普通与尊贵于一体的名词,应该是每个教书育人者引以自豪的称呼,是学生和社会表达敬意的一个称呼。无论媒介、社会公众还是权力机关,都有责任捍卫它质朴的意义,不能任由随便什么人来玷污。与此同时,为人师者也要有起码的职业自尊,那些津津乐道于被称为某长或者“博导”之类称呼的人,展示的其实正是媚权和媚俗的卑贱。

      该是还“老师”这个称呼以应有尊严的时候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王秀羚:长安的变化
    • 下一篇:樊耀亭:诗二首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