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风吹麦浪起 再上神禾塬——陕西西安“三夏”见闻

    作者:刘彤 邵瑞 邹竞一 来源:华社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4日 点击数:

    6月1日,收割机在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进行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微风拂过田间,层层麦浪翻滚。孟夏时节的关中平原,进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机收时刻。收割机往返穿梭的场面,在田间随处可见。

      位于秦岭脚下、神禾塬上的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是陕西全省每年较早“开镰”的机收粮田之一。当记者来到这里时,几十台联合收割机错落有致地散布田间,为即将开始的夏收进行着最后准备。

      “去冬今春,风调雨顺是历年来少有的。前期进行的田块测产也表明,只要机收减损措施到位,亩产有望达到近四年来最高水平。”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强,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泛黄的麦田,一边与记者攀谈起来。

      薛强告诉记者,神禾塬所在的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办江兆村,是陕西省粮食(小麦)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区所在地。“一万多亩的连片麦田,立足于高质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目标,是重点推广新优品种、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省工栽培模式的示范基地。”

      随手掐起几株麦穗,看着饱满的颗粒,薛强说,他们合作社种植的一万多亩小麦,去冬播种时,全部采用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品种“西农733”。“这个品种耐旱、耐寒,抗倒伏,抗病性强,是以神禾塬为代表的西安及周边地区小麦的优播品种。因为此前试种后产量不错,我们决定,从去年开始大范围播种。”薛强说。

      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响起,神禾塬上的机收正式开始。片刻工夫,一大片麦田就完成了收割。一亩麦田的产量究竟几何,核心数据才是关键。“今年夏收时的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这三个关键指标,分别为40万穗、40粒、43克。这样算下来,平均亩产超1100斤不成问题,个别田块亩产可达1200斤。”薛强说。

      据了解,神禾塬位于长安区南部古樊川和御宿川之间,是“八水绕长安”滈河与潏河的分水岭,土壤肥沃,历史上就是小麦高产区。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群峰说:“随着神禾塬‘开镰’,‘三夏’也在长安全区全面展开。今年,长安区小麦种植面积24.63万亩。经过测产,今年小麦平均亩产可达360公斤,较上年增产7.9公斤。近40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将在未来10天抓紧机收进程,争取颗粒归仓。”

      记者从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陕西全省小麦机收面积超1400万亩,随着“三夏”全面展开,陕西各夏粮主产区紧盯“收割、运输、晾晒”环节,将通过采取压降机收损失率、提早配套晾晒场地等举措,争取使小麦总产稳定在420万吨以上,确保夏粮丰产又丰收。

      (新华社西安6月2日电)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风吹麦浪正丰收 电力助农满仓归
    • 下一篇:乡村振兴新典范 强村富民展新颜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