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作者:耿杨洋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4日 点击数:

    2月21日,西安鲜花港的工作人员给蝴蝶兰更换花盆。

      近年来,“花经济”热度越来越高。为了让花卉产业持续发力,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全域建设花园乡村,走出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城市乡村自然融合的发展新路。

      此前,长安区“全域建设花园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入选陕西省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如今的长安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迈入快车道,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以花富民助力群众增收

      2月21日9时,西安鲜花港工作人员陈静准时来到园区查看花苗,开始一天的工作。“去年病虫害少,基本没有库存积压,圆满完成了全年的种植销售目标。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她笑着说。

      陈静是长安区黄良街道下北良村村民,已经在西安鲜花港工作8年,主要负责花卉的日常养护——修剪、换土、换盆、防治病虫害和施肥等,每天忙碌而充实。不同种类的花卉生长周期、喜好有很大差异。在花卉培育的过程中,很多细节上的工作,不仅需要效率,还考验耐心。

      “就拿给花卉换盆来说,这个环节就像是小孩子长高了需要换件大码的衣服。”陈静拿起一个塑料花盆介绍,“这个是1.7寸的花盆。现在这批蝴蝶兰苗需要移到2.8寸的花盆里,确保它的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目前,园区内的十几名工作人员都是附近村民,每人每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离家近,工资也不低,每天看着这些美丽的花卉,心情很好。”陈静说。在高峰期,园区内员工将近40人。

      近年来,长安区因地制宜推动花卉产业快速发展,现有花卉企业及种植大户42家,花卉从业人员3500余人。同时,长安区通过“农户+村集体+企业”共建共利模式,盘活闲置宅基地,以花卉产业为依托,打造出云裳花栖等一批高品质民宿,让农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现在,农民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日子越过越好。”陈静说,工作稳定、收入增加、家庭和顺,是她今年最大的心愿。

      花园乡村成为热门打卡地

      花卉产业带动长安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了乡村“颜值”。

      黄良街道仁村党支部书记刘锋说:“2019年,区上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出要建设花园乡村,村子不仅要建设得美,还要建设得有特色。”

      据史书记载,仁村曾设立义仓。依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仁村打造休闲场地,并取名义仓广场,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还让游客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这里虽然没有时尚的建筑,却有着美丽乡村的田园风光。

      “天气一暖和,来村里游玩的游客就多起来。”仁村村民刘红卫说,“现在,村里的环境卫生变好了,垃圾少了,周围的树木、花草变多了,大家的心情更加愉悦了。”

      仁村走出了一条“美”路子。这得益于长安区聚焦“农田景观化、农村景区化、农业现代化”,实施全域环境整治。2019年至今,该村累计“清三堆”“治三乱”6.6万处。

      长安区将乡村美学融入整治过程,注重变废为宝,巧妙借用旧轮胎、废砖瓦、破农具等,打造出199个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花园乡村。这些地方已成为群众游玩打卡地。

      “花经济”振兴特色产业

      如今在长安区,鲜切花、盆栽、绿化苗木产业已成为当地特色产业。和美乡村建设与特色农业相结合,为当地乡村产业发展开辟出一条“幸福花路”。

      位于长安区黄良街道的秦岭花世界负责人杨凯非常忙碌。他指着手机里的视频画面对记者说:“看,2月7日,秦岭花世界门口停满了车,随处可见来买花的消费者。春节假期,这里日均人流量3万多人。”

      春节假期,秦岭花世界共销售315万盆年宵花,总销售额达3.2亿元。盘点过去一年的销售数据,杨凯心里有数:销量好,2023年秦岭花世界实现了18亿元的销售额;品种新,推广蝴蝶兰新品种,丰富了当地花卉市场;农民富,更多当地群众实现增收,附近村镇1000多人有了固定就业岗位。在杨凯看来,现在最大的幸福就是“花好人也好”。

      “除了提供就业岗位,我们不断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杨凯说。2020年,秦岭花世界二期秦岭国际花卉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启动,打造花卉市场交易服务区、花卉艺术展览中心区、花卉文创企业特色街区三大功能区。

      “一景一诗画,一园一天下。”杨凯说出这个项目最大的亮点,“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领略不同风格的园林小品,还可以在艺术网红灯光广场、屋顶花园和休闲中庭游览观光。”

      截至目前,长安区花卉生产面积达1.28万亩,花卉综合产值达13.55亿元,占全市花卉综合产值的68%、全省的23%。

      下一步,秦岭花世界将通过种植、分选、精深加工、保鲜物流、休闲餐饮等项目,丰富群众就业形态,借助花卉产业带来的人气,加强农旅融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耿杨洋文/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社区温馨救助 困境女孩走出阴霾迎接新生活
    • 下一篇:“三步走”推动村级活动场所提“品质”增…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