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评论:“风”里的真诚和深情——吕维《山顶上有风》序(王宏哲)

    作者:王宏哲 来源:西北作家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7日 点击数:

          读吕维的文字我眼前总是浮现出吕维的影子,他仿佛就藏身于那一堆茂密的文字后面,用他的极富感染力的嗓音在深情款款地说,推心置腹地说;我甚至能洞察到他说到开心处眉梢上无所顾忌的笑意,甚至能捕捉到他说到伤心处欲盖弥彰的泪水——确是如此,倘佯在这部三十余万字的散文集《山顶上有风》构建的世界里,我无法不被打动,无法不被感动。

      我这样说的结果一不留神泄露了我的阅读偏好,那就是,我喜欢并推崇那些能读出作者“我”的文章,简而言之就是文中有“我”。“我”是独一无二的,“我”用我的语言写的是“我”的发现,“我”的感受,“我”的体悟;那么“我”的文章一定具备着“我”的脾气,我的性情,“我”的长处以及“我”的缺点。这样的文章无疑彰显着鲜明的个性,洋溢着毫无掩饰的真诚。读这样的文章就像是和一个活生生的人对话,和一颗赤诚的心灵对话,和一个坦荡的灵魂对话,你听到的肯定是实话,是真话,是发自肺腑的,带着体温的,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话。

      的确如此,个性,真诚,深情,是我对吕维散文的基本认定。吕维的个性首先体现在他来自于口语提纯的简洁而又精准有力的独特表达,这种表达既不花团锦簇金玉其外,也不虚张声势故作高深,而是贴着生活贴着叙述主体,甚至贴着作者的思绪和作者的呼吸;它看似素朴实则繁华,看似平淡清淡实则味浓,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一句话,那是需要功力的。吕维显然深谙此理,并且进行了一番扎实的修炼,因而,在他的写作中显然贯穿了对语言一以贯之的追求。汪曾祺对语言有一个论断,大意是,语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内容。读吕维的文章,你会体会到,那种个性的语言无疑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真诚是为人为文的根本,缺乏真诚的人不受欢迎,缺乏真诚的文令人生厌。吕维是真诚的,他的真诚几乎是一种触目可感的真诚,这种真诚大约源自于血液,源自于十八年的乡村生活经历。以至于以后做教师,写材料,坐机关,这种种的周折不但使他的真诚未曾消弥而且与日俱增。他真诚地面对生活,面对生活的芜杂和生活的荒诞,爱就是爱,憎就是憎,喜笑怒骂皆凭本心,从不遮掩,从不修饰。他的这一为人秉性显然也成为了他的文章的基本基因。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花拳绣腿,更没有故弄玄虚,而是想啥说啥,咋想咋说,说的都是真心话,良心话。譬如“我没山可靠,也没树可依,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比别人多干活,干好活,把自己弄得像一只勤奋的耗子,晨昏都在奔走操劳。(《病中散记》)”再譬如“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敢指着我的鼻子数落我,但我仍时常感到莫名其妙的惊恐与沮丧,甚至萌发出生无可恋的念头。只是小时候我至少还有片芦苇荡可躲,现在呢,我还能逃到哪儿去?(《一苇轩记略》)”……

      我之所以欣赏吕维的真诚,还因为真诚应该是为文的根本操守,几乎是一个常识,但遗憾的是,读某些人的文章,看似花花绿绿而其实满纸虚情假意,好在文字不会作假,是鲜花还是塑料花,一看便知。

      在吕维的这本厚书中,我最看重的是第一辑里的篇章,我之所以对这些篇章情有独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被这些文章里漫溢的扣人心弦的深情打动了。他无限深情地回眸故乡村庄的《槐树岭》,讲述槐树岭的一株树,一棵草,一缕风,以及一个在槐树岭越走越远及至突然消失的父亲的身影;他不惜笔墨地讲述《老赵》的卑微木讷,讲述自己曾对老赵由抗拒到接受的漫长过程,一句:“大,我想吃西瓜”让人心里五味杂陈;《栽一棵枣树》他深情地回忆起了七婆和七婆后院的枣树。七婆给我兜满衣襟的枣,父亲蹬一脚枣树,唰地下一阵枣雨,满满的都是情,都是爱。而如今斯人已去,村庄不再,想起槐树岭,“我”满肚子的眼泪只化作了一个梦中的画面,“只是,我还是会时常梦到槐树岭,梦见那些绿油油的庄稼,梦见一只野兔从井台边飞奔而过,父亲在后面举着锄头高喊:吆呵呵……(《槐树岭》)”。

      类似的佳构恕我不再一一复述,吕维文章中的这种真情深情无疑让他的文章增加了血肉,增加了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一篇文章具备了个性、真诚和感情,在我看来已然难得,更难得的是,写作时间不算太长的吕维一出手就是几篇结构比较复杂的“长篇”散文,《槐树岭》如此,《老赵》如此,《甜水井》等等也是如此,这就使得他的散文具备了厚度。

      除此之外,吕维写人的功夫和对细节的运用也让我吃惊,譬如“老赵进我办公室,坚持蹲着吃饭,以至于我不得不关上门,怕被人看见笑话”;再譬如“一会儿到村口的时候,你放下车玻璃,我要让人看看,看我儿是怎样对他大的……(《老赵》)”。类似这样的神来之笔在吕维的散文中随处可见,这些细节的成功运用既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也丰富了人物形象,令人过目不忘。

      想起来,同吕维相识应该已十年有余了吧,这十几年的时光让我充分地感受到了吕维的善良、聪颖和勤勉。吕维应该是那类才子型的作家,他酷爱阅读,涉猎广泛,而且善于独立思考,这就决定了他的文章有着炽热的温度、开阔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然而低调的吕维似乎缺乏应有的野心,只是谦逊地待人接物,默默地务劳文字。我就想,对于一个真正读书写作的人这也许是最好的状态;野心是野心家的事,而对于一个深爱文字的人来说,保持着这份实实在在的爱,并且享受着这份爱,还图什么呢?

      且与吕维共勉,并祝贺《山顶上有风》结集成书。

     

                                               2023年4月9日

     

        作者简介:王宏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首届百优计划”入选作家,陕西省文学院第四届签约作家,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和杨旦没完》《空场地》,散文集《旧光阴》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秦岭冬韵(龚宝年)
    • 下一篇:诗歌:春游长安土门峪(刘省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