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生态长安>>正文内容

    “智慧管控”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作者:侯凯奇 来源:央广网西安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1日 点击数:
    在西安,你看到的秦岭可能是这样的:“远山如黛,云雾缭绕,山峦在白云间若隐若现”。而在子午峪保护站,你可以看到林木葱茏,飞鸟成群……
    在西安市长安区子午峪保护站智慧管控平台,进山游客信息、车辆信息、道路实时情况等一览无余。工作人员介绍,通过监控画面,如果发现违规乱挖植物、危险涉水等情况,可以实时在监控室喊话提醒,或派附近巡查人员及时制止。
    “智慧管控就像给秦岭保护工作装配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从监控屏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峪口的一草一木,也能看清楚游客的一举一动。”子午峪保护站站长陈鹏介绍说。
    “你看,有游客下河道。”陈鹏一边说,一边用平台上的语音喊话功能向游客喊话,提醒他们远离河道。不到两分钟,从监控屏幕里可以看到,下河道的游客已经陆续上岸。陈鹏介绍,在子午峪保护站,智慧监控室有专人24小时监看进入峪口的人员活动情况,做到“人过留图、车过留影”。
    除了“千里眼”,还有“飞毛腿”。陈鹏说,以前巡山主要靠两条腿,现在利用无人机对秦岭区域进行飞防,让巡山变得轻松、高效。利用无人机巡山,可以对秦岭区域的植被、建筑物、林区等实况进行直观呈现。
    在长安境内,秦岭面积达87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5%。长期以来,如何对秦岭生态环境实施精准、高效的监管保护,长安区一直在积极探索。
    志愿者队伍正在举办秦岭保护相关活动(长安区委网信办供图)
    近几年,长安区在秦岭保护区重要点位架设高清及全景摄像头223个,打造“天眼”;在空中利用无人机飞防,实现动态实时监测;在沿山峪口建成8个峪口保护站,打造智慧管控平台;组建50名专职网格员、354名峪口保洁员、272名护林员和2.6万人的志愿者队伍,实行点位到人,初步构建起“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网,实现秦岭区域生态环境多元化治理,筑起了秦岭生态安全屏障。
    用好科技手段,长安区在秦岭“智慧化”“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和尝试,不断推动秦岭生态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
    在沣峪林场片区调度平台,工作人员仁鹏飞早上到岗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视频画面,查看平台功能是否正常运行。电子沙盘、视频监控中的越界报警及语音喊话等智慧监管功能,让他的工作实现了“由看到管”的转变。
    “每年驴友出行的高峰期,就是我们发挥管控平台功能的关键期。”仁鹏飞介绍,在前往光头山核心保护区的重要路段,除科研及环保工作外,核心保护区禁止人为活动,部分驴友翻越保护区周围设置的实体围栏,监控平台的电子围栏和越界报警系统就会及时报警及劝返提示。平台自运行以来,该功能配合附近沣峪林场管护站工作人员,已有效阻止13个旅行团、近800多人次的外来人员闯入。
    将秦岭生态保护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长安区积极探索智慧管护秦岭的新模式,建立起“1+3+7”(1个区级指挥平台+3个片区调度平台+7个街道监控平台)的三级联动指挥管理体系,推进“人防、技防、物防”紧密衔接,实现网格员和无人机互补式、交叉式常态巡查,实现对重点区域“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监测预警。努力实现全覆盖、立体化、智慧化管控,为秦岭生态红线、底线保护装上多保险,努力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近年来,在秦岭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频频出现,各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区乡村民宿集群:杏花伴咖啡 诗意与…
    • 下一篇:西安市野生动物救护站成立授牌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