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无边风月翠华山(闫群)

    作者:闫群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日 点击数:

    翠华山以秀美的湖光山色和罕见的山崩地貌而著称,既是旅游赏景的好去处,也是秦岭地质研究、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初冬时节,登了一次翠华山。澄澈的天,像一望无际的碧海;阳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清晨的薄雾在山间游荡,如同美女腰间缠绕的薄纱,给大山平添了一份妩媚。放眼望去,层林尽染,满目缤纷。眼前有三条路通向山顶,我们选择了漫长迂回的十八盘,只为挑战体能的极限和多角度领略大山的美景。

      十八盘,顾名思义,即之字形路线,虽山势陡峭,但台阶坡度低缓,也不费力。两人不疾不徐,边走边聊。山风轻拂面颊,脚下是松软的落叶,耳边山泉叮咚,偶尔有松鼠从树丛中蹿出,捡拾行人撒的吃食。五彩的叶子,或挂在枝头或飞在空中闪着光色,伴着风铃一般的悠扬,让人有种想飞翔、想歌唱的冲动。

      大约40多分钟,我们就来到了山顶。与想象中怪石林立、面积狭小的山顶不同,这里一马平川,还有一条窄窄的公路通往山下。沿着公路缓步而行,一汪碧水出现在眼前,这就是翠华山最有名的景点天池,是山崩时在秦岭72峪形成的唯一一处堰塞湖,平均水深7米,水面约5万平方米。天池水面寂静如镜,无风时波澜不兴,水色碧绿,群峰倒映;山崩巨石与天池湖光相融,烟波浩渺,云蒸霞蔚,宛若悬浮在空中的一片迷梦,抑或是海市蜃楼盛景,散发着神秘而静谧的美。环抱天池的群山各具特点,姿态不一。有的巍峨,有的雄奇,有的险峻,有的清丽,连绵起伏,层峦叠嶂。已是中午,阳光挥洒在湖面上、山峦上、树木上,仿佛一幅秀美壮丽的水墨山水画。这里有个翠华姑娘汉白玉塑像。

      翠华山的名字,来源于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相传古时泾阳县有位姑娘叫金翠华,美丽善良,勤劳聪明,与邻村潘郎相爱,她的兄嫂却逼翠华嫁给富家子弟。临嫁之夜,翠华含泪三更逃入终南山。她的哥哥闻讯赶来,追至太乙山中,见翠华坐在石洞中,急忙上去拉时,忽然“霹雳一声山岳崩,地动山摇烟雾腾”,山间出现太乙池,翠华化为神仙而去。从此,人们把这座山称为翠华山;每年农历5月28日至6月2日,山上举办翠华姑娘庙会,人山人海,表达了人们对翠华姑娘的同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翠华山景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处重要的山崩地质景观。山崩遗迹,主要由堰塞湖、崩塌石海和残峰断崖组成。漫步其间,内心不断涌起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叹。这些巨石有些像夫妻对拜,有些像宝剑刺破青天,有些像乌云压顶。石头们在这里静静地伫立着,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自己的前世今生。我看过云南的石林,那些无枝叶的石树,让人感到生命的衰逝;还有桂林的溶洞,那冷冰冰的石笋、石塔在幽暗中枯坐墨守,让人感到岁月的凝固沉闷;贡嘎山海螺沟的红石滩也亲临过,红彤彤如染料浆染过。当石头只是同类相聚时,无论怎样表现,也脱不出冰冷、乏味、生硬。而眼前这片石海根植在青山绿水中,有日月星辰加持,有飞禽走兽相伴,它们栉风沐雨,任沧海桑田,始终守卫着大秦岭。我想,这定是巍巍秦岭赋予它们精气神了吧!

      天池西边的翠华峰,由多个山崩留下的残峰所组成。其中一个小峰孤立于其他残峰之外,昂然矗立,面对群山,此即为“太乙真人”。由此处登上翠华峰峰顶,往东可俯瞰山崩全景图与天池风光,往南可仰望终南之巅,往北可俯瞰关中平原,往西则可以远眺海拔1700多米的南五台。

      这些山崩形成的石海,石头形状各异,千奇百怪,有拱门、风洞、冰洞等景观。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内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因常年不见阳光,夏季与洞外温差可达到20℃以上,冰凉从接触岩石的指尖贯通全身,让人不寒而栗。冰洞和风洞的洞口相距不过几米,此二洞与水、二氧化碳和石灰岩进行溶蚀反应形成的山洞不同,它们完全是山崩形成。想到冰洞里冰天雪地、寒气逼人的样子,不禁有点瑟瑟发抖。

      我们戴上冲锋衣的帽子,拉紧拉链,硬着头皮钻进冰洞,预想中的景象却没有发现。莫说万年玄冰,连寻常小冰碴都一粒未见,不禁有点失望。走了一会却有意外之喜,这个山洞犹如迷宫,曲折婉转,时而攀石上越,时而托石下钻,宽的地方可数人并行,窄的地方却侧身难过,颇有几分苏州狮子林假山的味道,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目之所及,皆是形态各异的石头。它们横亘在蓝天白云下,历经亿万年,抵风霜雨雪,纳天地灵气,蕴日月精华,与花草树木相亲相融,与山川河流同呼吸共命运,在岁月中勾勒出一幅静中有动的和谐画面,让观者无不动容。我不禁陷入沉思。看石就是看人,正如清人赵继恒的诗云:“叠叠高峰映碧流,烟岚水色石中收。人能悟得其中趣,确胜寻山万里游。”细品一方方静石,它居一方经年不动,随遇而安,淡然处之,让人从中觅得坚韧、沉静、低调、朴实、明志之品德。鲁迅先生说:“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这富含人生哲理的感悟,对我们的人生,不也是一种激励和启示吗?

      出了冰风洞,便来到了摩崖石刻。翠华山是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一角,历代文人雅士寻幽探奇、凭吊怀古时题咏之作较多。其中有王维、祖咏、司马光等;现代书画家有赵朴初、雷珍民等。你看,山道旁如山型的巨石上所刻的“中国山崩奇观”,就是一代书圣于右任先生的墨宝,气势雄浑,让来此游览的书法爱好者们叹嘘不已。众多诗人也在此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如李白的“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王维的“白云回往合,青霭入看无”等,都把翠华美景勾画得细致入微,流露出诗人对隐逸自由生活的渴望。

      当夕阳最后一抹余晖洒向山峦,我们也走到了山下。尽管还有气势雄浑的“九天瀑布”没来得及观看,但内心依然充满欣喜与力量。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浩渺的人生写进历史长河,也倾洒在翠华山的沟壑里、山林里、石海里。唯有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买东西与大唐西市(李耀亭)
    • 下一篇:散文:秦岭冬韵(龚宝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