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生态长安>>正文内容

    终南山下秋风起 又到一年丰收季

    作者:刘彤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3日 点击数:

    微风伴着稻香徐来,虫鸣和着蛙声远去……如画般美丽的终南山脚下,泛黄的连片稻田里,处处可见农民忙碌收获的景象。为记录一年中最重要的丰收时刻,记者近日来到农耕传统悠久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办刘秀村。

    站在村庄路边,放眼望去,块块田地里:农户们有的挥动镰刀埋头收割,有的双手握紧稻谷用力甩打,有的麻利地将粮食装进背篼……在已经完成收获的一块田边,记者与粮农夏明省攀谈了起来。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办刘秀村收割前的稻田。新华社记者刘彤 摄

    从古至今,关中地区普遍以小麦种植为主,但得益于终南山北麓峪口丰富的水资源,长安区王莽、王曲、滦镇、杜曲、五台等街道,便在水稻种植上留下了印记。

    “小时候,米粒连粘、米香扑鼻的桂花球大米饭,是我们的最爱。但从20世纪末开始,由于水利条件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长安区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少。最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通过修复生态水田,在国家粮食种植政策扶持下,我们这些老稻农又拾起了落下许久的手艺,回归了种稻本行。”夏明省说。

    今年夏明省家的50多亩水田,全部种植的是品相好、口感佳的桂花球米。“从谷雨时节的育秧到插秧、间苗,前前后后5个多月,我们全家人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着这片稻田:为了保留水稻的原生口味与品质,在农技专家指导下,这片稻田尝试了稻虾、稻蛙综合种养,小龙虾、牛蛙以稻田里的微生物和害虫为主食;它们在田里的游弋又疏松了土层,增强了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它们的排泄物为水稻成长提供了充足养分。丰收时的小龙虾和牛蛙,又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掐着指头算起种稻的收益,夏明省说,整个种植过程不使用化肥、农药,这片生态、绿色、无公害的绿色稻田,产量比较理想:800多斤的亩产和牛蛙、小龙虾,每亩稻田纯收入2000多元。

    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俊鹏说,为应对近期连续降雨对秋收带来的影响,长安全区通过调运烘干设施、协调晾晒场地等举措,确保应收尽收、应烘尽烘。“正逢全区稻谷、玉米全面收获,在国家电网西安供电公司及时、稳定的用电保障下,长安全区的粮食收获、烘干正加快进行。确保粮食归仓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统计数字显示,今年长安区应收秋粮17.2万亩,目前已基本完成;应播小麦等夏粮25.33万亩,已播19.7万亩。今年当地玉米平均亩产461.5公斤,总产7.93万吨;水稻平均亩产400公斤,总产600吨;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全年总产完成16.83万吨,完成率达118%。

    西安市长安区副区长吴海军说,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在乡村振兴中,长安区从恢复生态水田入手,于山水之间寻觅新的出路。“在加大水田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长安区出台了水田种植相关扶持政策,发展以种植‘桂花球米’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乡村振兴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

    来源:新华社 记者刘彤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沣峪国有生态林场开展野外巡护知识竞赛暨…
    • 下一篇:秦岭秋色美 红叶入画来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