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话说长安>>正文内容

    秦岭北麓抱龙村:山青水美 以“绿”生“金”

    作者:刘雪妮 见习记者 王子莹/文 记者 谢伟/图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6日 点击数:

    抱龙村的特色民宿。

     

          一面秦岭苍翠,一面水流奔腾。好山好水中,长安区子午街道抱龙村沿着山水走向延伸,一路拔高通向抱龙峪。

      金秋时节,村里随处可见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红彤彤的惹人喜爱。在村里参观走访了一圈,记者恍然感悟:这柿子不就是抱龙村村民的生活写照——日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让人眼馋!

      

      秦岭是故乡也是精神家园

      记者采访时,秦岭山下迎来了阴沉沉的天气。“天要下雨,我们接到通知,让注意防汛防灾。”抱龙村党支部书记强权民打开微信工作群让记者看。“祖祖辈辈紧挨着秦岭住,大家早都习惯了。过日子,小到今儿天气咋样、出不出门,大到地里种啥、大家靠啥过活,都和这山密不可分。”强权民向记者诉说着大家依山而居的生活智慧。

      经历过现代都市的喧嚣与繁华,在“80后”村民赵坤眼里,秦岭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内心深处那缕说不清道不明的精神依恋。“我在这儿出生,现在又回到这儿工作,我仍然像小时候一样热爱这里。”37岁的赵坤说。

      赵坤透露,当年和媳妇处对象的时候,他带着媳妇几乎逛遍了秦岭周边的所有景点,城里的景点却很少去。“我就喜欢这种很安静、很接近大自然的生活。”他说,以前在城里上班,休假一回到村里精神就特别放松,感觉像是给人的精神充上电了似的。

      曾经的进山“过路村”变成观光“留客村”

      秦岭北麓,山谷密布,抱龙村坐落于秦岭七十二峪之一的抱龙峪峪口。曾经,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囿于地理条件,村民生活得并不容易,抱龙村还一度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

      2019年,长安区启动“花园乡村”建设,抱龙村被选定为创建重点村。陕西省村镇建设研究中心北斗城乡工作室受邀入驻,全面主持抱龙村的乡村建设工作。四年多时间,村里沿路两侧的农宅有了新样貌,抱龙广场从无到有,“龙墙”创造性地呈现在乡间路旁守护着大家的安全,穿村而过的马路铺上了柏油,还专门划出了步行道……

      如何探索出一条沿山乡村振兴之路,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长安区在这里开辟了一块“试验田”。西安市山水长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文旅公司”)副总经理王海军提供了一个时间脉络:2020年8月,公司租下抱龙村2个农家院,开始着手改造。当年年底,民宿云裳花栖呈现在人们面前。目前,长安文旅公司已经在抱龙村发展了7户宅院,涉及住宿、餐饮、会议、休闲等业态,并计划继续扩大。

      在王海军看来,他们的探索最大的突破就是将抱龙村由一个进山“过路村”变成了观光“留客村”。“以前大家真的只是路过,根本留不住人。2020年我们进村的时候,周边村农宅年租金都在2万元左右,抱龙村仅三五千块。到现在,咱抱龙村的房屋租金也基本到了2万元左右的水平。”他告诉记者。

      有了长安文旅公司的示范效应,截至目前,抱龙村陆陆续续开起了18家民宿,成了远近闻名的民宿村。这18家民宿,是村里的招牌,也是100多位村民的生计。仅长安文旅公司一家,就带动当地及附近的14名村民持续就业,年劳务支出40万元左右。

      他们一起为抱龙村注入新活力

      村子变了样,村里人的心也活泛了起来。记者采访时,35岁的田沙青正在云裳铺子里忙碌。在这里,她兼咖啡师、茶艺师、服务生、保洁等职责于一身。再往前数,她是在家带孩子的全职妈妈。丈夫工作忙,两个孩子的吃喝拉撒都得她操心。

      如今,田沙青是村里年轻妈妈们艳羡的对象。“从屋里过来上班就几分钟,上班顾家啥都不耽误。平常工资3000余元,旺季的时候能拿到4000元出头,我挺满足的。”田沙青将对工作的珍惜融入到了一杯杯咖啡里。做咖啡从零起步,跟着网络视频一遍遍练习,如今咖啡的各种口味,她也分析得头头是道了。

      返乡人赵坤,是民宿良溪山院的经营者。民宿经营之路的开启,更像是“瞌睡遇上了枕头”。大学毕业后,赵坤一直在西安从事网络通信方面的工作,回乡前,他经营着一家小公司。

      “那时候,有朋友在西安热门景点旁开起了城市民宿,我当时就想,咱是不是也能弄一个。后来村上云裳花栖民宿开起来了,再后来,街道和村上就动员村民自己开民宿。”赵坤说:“人家都有成功案例了,咱跟着走就行了,还有啥犹豫的!”

      2020年,赵坤成了村里最早“吃螃蟹的人”之一。现在,他已经做起了2个院子,共有民宿12间。“收入跟以前比还有点差距,但趋势是稳中有进,我对未来的发展信心很足!”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将壮大乡村产业、持续赋能乡村振兴摆上重要位置,乡村民宿产业发展迅速。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目前,全市备案的乡村民宿共有233家,其中等级民宿134家,非等级民宿99家。

      “你下午干啥,我们下午约了吃饭,咱一起?”采访间隙,赵坤和北斗城乡工作室的韩璐博士悄悄开启了“私聊模式”。韩璐解释说:“村里开民宿的十余位年轻人经常聚会,一起讨论经营新点子和下一步发展。”见状,赵坤说出了心底的想法:“咱开民宿是为了解决一家子的生活问题,但是有机会了,还是想看看能不能做得更好,带动我们村子也变得更好,这可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啊!”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全市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专…
    • 下一篇:秦岭脚下的“欧洲小镇”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