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72个村史馆唤醒乡愁记忆

    作者:高乐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7日 点击数:

      西垇村村史馆展示的旧农具

      

      一部村史,几多乡愁。9月6日,记者获悉,目前,长安区已建成72个村史馆,用照片追忆往事,用老物件唤醒记忆,搭起一座过去与现代之间记忆的“桥梁”,传承乡村历史,留住乡愁记忆,彰显乡风乡韵。

      实地探访

      老物件饱含村民集体回忆

      “这个叫风箱,以前做饭烧火时用,过去生活上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很多农具现在很少见到了……”9月的一天,在长安区西垇村村史馆,西垇村党支部副书记刘良向记者说。

      西垇村村史馆位于村文化广场西南角,包括历史渊源、峥嵘岁月、历史沿革、艰苦创业、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等展区,采用艺术与写实手法,展现乡村生活。一件件物品承载着历史记忆,让村民“记得住乡愁”。

      风箱、马鞍、斗笠、煤油灯、蓑衣……这里更像一个乡愁博物馆,陈旧的农具、斑驳的木制推车,错落有致地摆放着,静静诉说着它们曾经的故事,将大家一下子拉回到过去的岁月。这些藏着旧时光的老物件,让传统文化绽放着别样的光芒。

      “展厅中这些老物件不仅记录着乡村历史变迁,也饱含着村民们的集体记忆。这里常年开放,感兴趣的市民可以来参观。”刘良说,村史馆通过打造文化长廊、摆放文化园艺小品、设置宣传橱窗等,让文化气息无处不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的渗透力。

      村民参与

      把建设村史馆当“家事”来做

      推开长安区四皓村村史馆青色的大门,家风家训文化长廊映入记者眼帘,长廊上悬挂着玉米、葫芦等,展厅里展示着马车车轮、铡刀、纺车等农具,展柜里陈列着历史名人资料以及本村典范的家风家训。

      四皓村党支部书记骆小爱站在村史馆内,望着这些老物件出神。她告诉记者,在村史馆建设中,工作人员通过咨询村中乡贤、老人,翻史书、找族谱,广泛征集历史文化典籍和各种资料,从西汉初年“商山四皓”辅助汉惠帝这一历史典故出发,打造充满历史人文气息的村史馆。

      “为了让四皓村人牢记来时路,村上修建村史馆时,发动村民建言献策,馆内需要物件陈设,大家自愿捐献。旧风扇、老电视、旧箩筐……短短几天后,100余件老物件整齐陈列在村史馆内,上面还清楚地标记着捐赠者的名字和时间。”骆小爱说。

      在多方收集过去的生活用品、农具实物的同时,村上邀请村民参加村史馆的筹建,让捐赠者有一种荣誉感,很多村民以捐赠实物为荣,都把建设村史馆当作自己的“家事”来做。

      留住乡愁

      长安区已建成72个村史馆

      据了解,长安区现辖16个街道232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始终把做好传承乡村历史、留住乡愁记忆、彰显乡风乡韵、激发文化认同作为重要的工作理念和内涵,打造了一批具有浓郁乡风乡情的花园乡村,建设了一批彰显乡风文明、传承文化遗产、展示民俗风情的村史馆、村史广场和村史文化墙。

      截至目前,长安区共建成村史馆72个、村史广场38个、村史文化墙55个。太乙宫街道、杜曲街道实现了村史馆全覆盖。

      在已建成的村史馆中,郭杜街道的香积寺村,太乙宫街道的四皓、东升、新南、新北、太乙等村,子午街道的杜角镇村,王莽街道的韦兆南村,王曲街道的江兆村、皇甫村,五台街道的石砭峪新村,鸣犊街道的黎明村,炮里街道的西垇村,杜曲街道的西江坡、寺坡村,滦镇街道的下滦村,魏寨街道的耶柿村、魏寨村等,走在了全区村史馆建设前列,成为长安区村史馆建设的排头兵。

      村史馆发挥着留住乡愁、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成为长安区广大农民群众寄托情怀的精神家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用公益置换空间 80后画家成社区创客“合…
    • 下一篇:闫群散文集《一半烟火 一半清欢》分享会…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